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491)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文兵朱姗颖何华纲刘永吴岩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光解酶基因的功能鉴定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研究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lbi NPV)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hja NPV)的光解酶是否具有修复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功能,本试验分析了2种光解酶基因对大肠杆菌和家蚕(Bm)细胞抵御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源于Thja NPV的野生型光解酶基因(Thjaphr)的表达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的光修复能力,而来源于Clbi NPV的突变型光解酶基因(Clbiphr)没有光修复功能。在紫外线处理的Bm细胞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光解酶基因均没有表现出光修复活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hjaphr及Clbi NPV光解酶基因大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2)定位于家蚕细胞的细胞核,小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1)仅在细胞质中积累。
- 朱姗颖吴晓倩葛娇娇何华纲王文兵
- 关键词:杆状病毒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杆状病毒ctl基因的进化分析
- 2017年
-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 MNPV)芋螺毒素类似多肽(CTL)具有酚氧化酶抑制剂活性,在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揭示杆状病毒ctl基因的进化特点,对杆状病毒CTLs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杆状病毒CTLs可分为Ⅰ型、Ⅱ型,2种类型的CTLs都具有相同的二硫键骨架,但涉及昆虫酚氧化酶抑制剂活性的酪氨酸残基在2种类型CTLs中的数目、位置明显不同;另外,Ⅰ型CTLs、Ⅱ型CTLs的理化性质也存在明显差异,疏水性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1.3%,净电荷平均值分别为-3.56、+0.507,等电点平均值分别为3.86、7.32。由此推测,Ⅰ型CTLs、Ⅱ型CTLs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重要分化。
- 朱姗颖康启鑫武亚楠陈奕蓄王文兵何华纲
- 关键词:杆状病毒进化
- 杆状病毒GP64表面展示元件与L-天冬酰胺酶Ⅱ融合表达的初步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GP64是Ⅰ型杆状病毒的主要囊膜糖蛋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gp64中插入外源蛋白基因,二者在病毒表面融合表达活性肽或蛋白质,可以免去纯化表达产物的繁琐。L-天冬酰胺酶Ⅱ(ASP)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利用家蚕杆状病毒(BmNPV)GP64展示系统表面展示ASP,探讨以表面展示有ASP蛋白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生产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 Bacdual-gp64sp-asp-gp64ctd,并转化E.coli DH10BacTM,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DNA,将重组杆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Bm N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大量感染Bm N细胞后72 h,收集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纯化BV。采用奈氏试剂法检测接种重组病毒的Bm N细胞内表达融合ASP的酶活力为1 788.4U/mg;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的BV中含融合ASP蛋白,然而BV中的ASP检测不出酶活性。试验结果提示,构建的杆状病毒GP64展示系统可以将ASP转到BV上,但产物的活性保持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孔莉吴岩刘永乌慧玲朱珊颖王文兵
- COLD-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低变性温度下的复合PCR(COLD-PCR)技术是一种新开发的PCR方法,能够从大量野生型DNA中选择性扩增低水平未知突变。该技术显著地提高了低浓度突变的检测灵敏度,已经被应用于医药的很多领域,包括肿瘤检测、产前诊断以及传染性疾病检测等。同时COLD-PCR可以与很多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在临床诊断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COLD-PCR技术做基本的介绍,并结合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 徐琳琳王文兵
- 关键词:突变肿瘤
- AcMNPV类芋螺毒素多肽的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类芋螺毒素(CTX)基因存在于多种杆状病毒,编码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从AcMNPV中克隆了ctx基因,利用AcMNPV杆粒操作系统构建了重组病毒Ac-pFastBac1-Pie1-ctx-eGFP和Ac-pFastBac1-Pie1-ctx。绿色荧光蛋白介导的亚细胞定位显示AcMNPV CTX定位于Tn细胞的细胞膜;抑菌实验表明,重组病毒Ac-pFastBac1-Pie1-ctx感染的胞外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等临床致病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 曹青吴岩刘永吴俣王文兵朱姗颖
- 关键词:ACMNPV亚细胞定位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