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G[2010]7001)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元龙伍孟银傅晓平杨宇宁杨兴莲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阳学院深圳仙湖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8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清虚洞组
  • 5篇寒武纪
  • 4篇生物群
  • 4篇化石
  • 4篇寒武系
  • 4篇宏观藻类
  • 3篇藻类化石
  • 3篇宏观藻类化石
  • 2篇三叶虫
  • 2篇凯里生物群
  • 2篇埃迪卡拉纪
  • 1篇陡山沱组
  • 1篇生生
  • 1篇蜕壳
  • 1篇牛蹄塘组
  • 1篇下寒武统
  • 1篇庙河生物群
  • 1篇寒武统
  • 1篇XIAO
  • 1篇CHEN

机构

  • 12篇贵州大学
  • 8篇贵阳学院
  • 6篇深圳仙湖植物...
  • 2篇贵州科学院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12篇赵元龙
  • 8篇伍孟银
  • 6篇傅晓平
  • 5篇杨宇宁
  • 4篇彭进
  • 4篇杨兴莲
  • 2篇潘永金
  • 2篇罗绣春
  • 2篇张培兴
  • 2篇王平丽
  • 2篇刘兴尧
  • 2篇毛永琴
  • 1篇朱雅杰
  • 1篇孙宗元
  • 1篇孙海静
  • 1篇朱伟华
  • 1篇闫旭
  • 1篇郑昊林
  • 1篇蒙信礼

传媒

  • 4篇古生物学报
  • 4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寒武纪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的固着器被引量:7
2010年
固着器(holdfast)或附着盘(attached disc)是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的两个称谓,用于吸附固着在泥砂质海底或其他动物体上。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与茎连在一起,但其形态构造,特别是功能作用和茎不一样,应作区别于茎的独立器官。贵州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化石十分丰富,大部分属种具有固着器。可分为长茎小固着器及短茎大固着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凯里生物群中的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及杷榔动物群中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后者以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 glob-ulus)为代表。少数球形球状始海百合固着器与围岩之间存在过渡带,证实寒武纪早期始海百通过固着器分泌胶质固着在基质上的推论。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固着器幼年期大,可能是为了固着器帮助其稳定,成年期相对变小。固着的基质为软泥沙和生物化石腕足类、三叶虫、软舌螺的骨骼碎屑。贵州寒武系始海百合类固着器是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最原始的固着器官,它的特征及固着基质为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固着器及固着方式、固着基质的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闫旭毛永琴赵元龙彭进伍孟银
关键词:寒武纪
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纪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描述了贵州金沙岩孔镇长岩沟下寒武统(纽芬兰统—寒武系第2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中呈碳质薄膜保存的宏观藻类化石,共3属3种:美丽遵义藻Zunyiphyton pereleganus Yang et Zhao,1999,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et Erdtmann,1991,文德带藻(未定种)Vendotaenia sp.。该组合中主要分子是Zunyiphyton pereleganus和Vendotaenia sp.,它们也是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中最主要的分子。而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的另一特征分子贵州约克那斯藻Yuknessis guizhouensis及底栖固着型藻束状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omet在金沙岩孔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中未见,说明产于浅水台地的牛蹄塘生物群宏观藻类组合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刘兴尧王平丽杨兴莲
关键词:宏观藻类牛蹄塘组下寒武统
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 and Xiao,1994)在凯里生物群中的发现被引量:1
2012年
蓝田植物群处于宏观藻类第一个繁盛期的前期,化石类型丰富,属、种众多,形态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器官分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植物群。其中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Xiao,1994是最常见的分子之一。凯里生物群中的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与安徽蓝田组的模式标本相比,藻体形态一致,仅有细微差异,即扇形发散角较大,藻丝直径较小。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不仅安全渡过而且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说明该类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演化上的保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伍孟银赵元龙傅晓平
关键词:寒武纪凯里生物群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叉尾虫科Dorypygidae三叶虫被引量:5
2013年
贵州剑河八郎松山"清虚洞组"中产有包括软躯体化石在内的特异埋藏化石群,三叶虫是其中的主要类群。本文描述的叉尾虫科三叶虫有2属2种1相似种2未定种:副合格拟油栉虫Olenoides paraptus,湖北拟油栉虫O.hubeiensis,横宽拟油栉虫(相似种)O.cf.transversus,库廷虫(未定种)Kootenia sp.1,K.sp.2.Olenoides的丰度、分异度较高,其中O.paraptus和O.hu-beiensis 2个种均见于上覆地层凯里组,O.cf.transversus与产于凯里组的O.transversus很相似,两者组合特征相似,说明凯里组叉尾虫科主要分子Olenoides层位已下延至"清虚洞组"。Ole-noides的出现,不仅为"清虚洞组"的三叶虫组合及生物地层提供了新信息,也为叉尾虫科三叶虫在"清虚洞组"至凯里组形成期间的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罗绣春赵元龙王平丽杨宇宁张培兴潘永金
关键词:清虚洞组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拜如尼亚虫Byronia Mathew,1899的发现被引量:6
2013年
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泥岩、灰岩组成,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泥岩、灰岩互层,顶部为中层白云岩。上部含有大量的莱德利基虫类、耸棒头虫类和褶颊虫类三叶虫及带软躯体动物多门类化石。本文报道的拜如尼亚虫Byronia Mathew,1899产于清虚洞组中部及中上部,分异度低,仅1属1相似种,即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Liu,1986.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化石保存较好,管壁保存有横脊。剑河八郎松山清虚洞组的拜如尼亚虫是贵州杷榔组和凯里组之后另一个产出层位,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清虚洞组生物群的组成,同时亦为贵州乃至全球寒武系拜如尼亚虫Byronia的演化、埋藏特征等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张培兴赵元龙杨宇宁罗绣春潘永金
关键词:寒武系清虚洞组
黔东北江口陡山沱组庙河生物群中的革辛娜藻Gesinella Steiner et al.,1992
2012年
贵州江口埃迪卡拉纪的江口庙河生物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早期后生生物群,不仅含有大量的宏观藻类化石,还发现了可靠的、重要的动物化石。宏观藻类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整,类型多样,提供了早期后生植物研究的极好材料。本文研究的江口庙河生物群中的大量碳质压模保存的湖南革辛娜藻Gesinella hunanensis,与产于湖南留茶坡组的模式标本相比,整体形态特征虽然一致,两者却存在一些差异,如江口的Gesinella hunanensis叶状体表面较光滑,碳膜厚度从基部向上逐渐变薄,边缘较中部厚,未见乳状突起及侧枝,但可见明显的碳膜压叠现象;叶状体周期性生长明显,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叶状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窄;宽度从几个毫米至几十毫米,变化较大;固着结构分为须根状和盘状两种形态,固着器与叶状体之间为加厚的固着蒂,固着蒂之上的叶状体边缘呈波状。与带状棒形藻Baculiphyca taeniata明显不同,尽管整体均呈棒状,但度量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具独特的周期性生长方式,碳膜中部薄且时有叠压现象、而端部和边缘厚的特征显示其叶状体可能是中空的囊状,与Baculiphyca taeniata的叶状体碳膜极厚乃至保存为块状的特征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Gesinella hunanensis的形态趋于多样性,证实了Gesinella hunanensis与Baculiphyca taeniata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宏观藻类。
伍孟银赵元龙彭进傅晓平
关键词:宏观藻类庙河生物群陡山沱组埃迪卡拉纪
贵州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裂散长索藻Longifuniculum dissolutum的分布及其形态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地球生命演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时期,贵州地区众多后生生物化石群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宏观藻类,这些宏观藻类不仅在早期植物演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探索动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也能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文中将分布于贵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及凯里组的裂散长索藻Longifuniculum dissolutum化石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纵向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自陡山沱组至凯里组沉积期,裂散长索藻的形态变化趋势是藻体逐渐变短变宽,藻丝逐渐变细。这种变化趋势有可能反映L.dissolutum与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也正由于L.dissolutum自身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使其能够顺利跨过新元古代—寒武纪的重大转折期。从而证实,裂散长索藻L.dissolutum是一类环境适应较强、遗传相对较稳定的一类宏观藻类。
伍孟银赵元龙傅晓平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丘尔藻(Chuaria)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丘尔藻Chuaria Walcott,1899是宏观藻类中研究最早、延续时限最长的一类宏观藻类化石,它是新元古代赵家山生物群、淮南生物群及西陵峡动物群的代表分子之一。寒武纪第3世凯里生物群中Chuaria化石的产出,不仅是其最年青的代表,也是凯里生物群中宏观藻类组合中较为重要的分子之一。凯里生物群中Chuaria化石呈黑色、深褐色圆—椭圆盘状炭质薄膜,轮廓清晰,边缘圆滑,无皱纹或环纹,边缘内侧盾面光滑,与元古代Chuaria化石特征极为相似。生物圈的面貌在进入寒武纪之后发生了非常迅速的显著变化,藻类的演化也是如此,但是Chuaria显然是个例外,其形态特征没有多大变化,表明它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演化上的保守性和环境上的适应性。Chuaria在寒武纪第3世凯里生物群中的产出对研究Chuaria化石及早期多细胞宏观藻类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刘兴尧蒙信礼
关键词:凯里生物群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单板类化石Oelandiella被引量:14
2012年
贵州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都匀阶"清虚洞组"上部三叶虫Redlichia(R.)guizhouensis-Redlichia(R.)nobilis顶峰带产包括软躯体化石的多门类化石组合,文中描述其中的单板类化石小厄兰岛螺属(Oelandiella Vos-tokova,1962),含2相似种和1未定种:Oelandiella cf.accordinonata(Runnegar and Jell,1976)emended,Oe-landiellacf.taijiangensis(Mao et al.,1993)emended和Oelandiellasp.。讨论并确认Oelandiella和Latouchel-la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同缘褶横过背脊,后者的肋突分布于壳两侧,背脊光滑无饰,从而指出国内过去归入Latouchella属具横过背脊同缘褶的种不符合Latouchella的属征,应予甄别。新分类研究表明,毛家仁等(1993)在同一剖面"清虚洞组"顶部所鉴定的Helcionella terraustralis Runnegar and Jell,1976应定为Oelandiellacf.ac-cordinonata(Runnegar and Jell,1976)emended。具细密环纹锥管构造Oelandiella在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发现,为寒武纪单板类的分类学、形态学及其演化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化石材料。
杨宇宁赵元龙彭进杨兴莲
关键词:寒武系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都匀阶“清虚洞组”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被引量:16
2012年
文中首次报导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或乌训组)宏观藻类,计2属2种:环圈螺旋抚仙藻Fuxianospira gyrata Chen and Zhou,1997和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and Erdtmann,1991,它们是澄江生物群最常见的两类宏观藻类具有澄江生物群宏观藻类的组合特征。"清虚洞组"位于黔东统上部,介于杷榔组和凯里组之间,该组宏观藻类的发现,为寒武纪宏观藻类演化链的完整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朱伟华杨宇宁
关键词:宏观藻类清虚洞组寒武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