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X053)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高新民张卫国王世鹏宋荣李艳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本体论
  • 2篇哲学
  • 2篇思维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信息哲学
  • 1篇虚构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解释
  • 1篇语用学
  • 1篇哲学探究
  • 1篇真理
  • 1篇正本
  • 1篇智者
  • 1篇释学
  • 1篇思维内容
  • 1篇情结
  • 1篇自然化
  • 1篇谓词
  • 1篇例示

机构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7篇高新民
  • 2篇王世鹏
  • 2篇张卫国
  • 1篇沈学君
  • 1篇宋荣
  • 1篇熊桂玉
  • 1篇李艳鸽

传媒

  • 2篇常州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信息哲学与自然化运动
2012年
"信息哲学"从渊源上看,是分析哲学和自然主义传统主导下的自然化运动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信息哲学与自然化运动的内在关联性,可从其逻辑起点的发生学演进中获得确证。作为自然化理论之一的信息哲学,并非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未来能否出现独立于自然化运动的"哲学的信息转向",既取决于信息哲学自身的发展,又取决于其他自然化理论的发展。
王世鹏
关键词:信息哲学自然化分析哲学
思维内容的民间心理学情结被引量:1
2011年
民间心理学的核心实质是带有二元论倾向的意向实在论。思维内容的民间心理学情结主要是通过心理语言进行隐喻式的描述体现出来的:或者把思维内容描述为像物理实在一样的东西;或者把思维内容当作是小人世界中的小人运用搅拌机所搅拌的东西的综合而已;或者将"思维"一词描述为与其他非心理语词的用法一样;等等。每一个人都有对思维内容的不同的隐喻式心理描述。
宋荣高新民
关键词:思维内容民间心理学
虚构、科学与真理——虚构主义关于虚构话语的“新思维”被引量:1
2011年
从哲学层面反思人类的虚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虚构对象和话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虚构哲学的诞生。虚构主义是其中层出不穷的大量竞争理论中的一种最为激进的倾向。它不仅关心一般虚构哲学所重视的那些虚构对象,如虚构的人物、事件和可能世界等,而且把虚构主义解释的触角伸向了科学和真理,试图发现科学中的虚构对象和话语,重新阐释真假和有无的本质,以建立一种囊括所有虚构话语的最一般的真正的虚构哲学。虚构主义即使有极端化倾向,但至少值得严肃地对待和思考。其诞生、发展以及对它作出对话性研究是有益于认识发展的。
高新民张卫国
关键词:虚构
科学对“无”的“思入”及其本体论意义
2012年
19世纪末以来,非存在或"无"已成为虚构哲学、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本体论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科学对非存在的"思入"既是必然的,又是有用的。人的科学认识过程是一个"有化"与"无化"、去蔽与遮蔽的一体化过程。没有非存在,就没有对象的现实显现,进而不可能有科学认识的开始和现实完成。科学要不断向常识和传统存在观所认定的存在之外的非存在进发。这样做不仅对科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有可能使我们彻底改变对存在本身的认识,超越传统的以个体中心论为核心的存在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存在的多样式、多级性。
高新民李艳鸽
关键词:非存在本体论
谓词逻辑视野下的“being”意义问题
2010年
Being一词兼有多种含义,但作为本体论研究对象的being指的就是存在。英美分析哲学对"存在"意义问题进行过大量的、值得深入挖掘的探讨。弗雷格对谓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哲学家们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存在"不是一阶属性,而是二阶属性或谓词。由他的谓词理论所引发的对"存在"、"实存"等词语性质的探讨,成为后来分析哲学切入本体论研究的主要路径。
高新民王世鹏
关键词:BEING本体论弗雷格谓词
心理副现象论威胁与行为的因果解释
2012年
心理因果性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心理事件由于与物理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因果关系的法则学判别标准,而被副现象论者认为是一种没有原因作用的副现象。麦克唐纳夫妇根据"共例示"原则和随附性原则说明了,在反击副现象论的攻击中,心理事件的原因地位如何可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的心理因果相关性学说,不仅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常识心理因果性,还促使人们重新反思哲学基本问题。
张卫国
关键词:因果关系
虚构现象的哲学探究
2011年
虚构哲学是在反思虚构现象的过程中,在与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非存在研究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它有两大走向,即传统的语义学走向和语用学走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后者,此即本领域所谓的"语用学转向"。西方哲学围绕虚构对象的本体论地位、因果作用等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最新研究与争论对我们重新思考存在、事实、真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解决认识对象的范围、种类及其本质规定性等问题无疑有借鉴作用,值得关注。
高新民沈学君
关键词:本体论语用学
智者的佛教解释学及其对佛教解释的清原正本被引量:3
2012年
在文本意义问题上,智者不仅认为存在着客观、自在的意义,还从佛教解释"不达圣意"或"得文失旨"的现实出发,通过分析法本、教本、行本、义本各自的本质及诸本之间的关系,探讨佛教文本意义的实质、特点,以及客观理解此意义的可能性,揭示接近、会通"大旨"的解释学条件、原则和技术——形态学方法。把理解与解脱统一起来,既是智者佛教解释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其世界观、本体论和解脱论乃至全部人生哲学的轴心或拱顶石。不注意到这一点,既不能理解他对佛教"大旨"、佛出世本悟的解释,也不能理解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实践。因为"理"指的是万事万物的实相或谛理。而谛理是"诸佛所师",开示悟入此谛理是诸佛出世的唯一的"大事因缘"。佛之所以为佛,就是因为他彻底解了、证得了这谛理,故智者说:"相尽解极,即是为佛。"这种解是诸种理解中的最高的理解,即"顺理"之解。故智者常说:"顺理为解"。做到了顺理而解,甚至达到了"解极"是体,其用是"累尽苦灭、寂然永乐",是彻底、究竟的解脱,亦即超凡入圣而成佛。反之,"邪心观理"必迷理,而迷理必"倒相纷然",执幻虚我法为实际,远离自己本具的谛理,生起见爱等种种烦恼,直至轮回六道。
高新民
关键词:解释学
新心身二元论的量子力学路径
2012年
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新的动向是,心身二元论现在不仅死灰复燃了,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论证、走向和样式。借鉴、利用量子力学的成果,根据心灵哲学的需要重构"新物理学",以之说明意识的本质及其与物体的关系,是新二元论的多种路径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形而上学的运思方式,特点是根据量子力学成果修改不利于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原则,二是实证的运思方式,特点是根据对量子力学具体成果的特定的解读,或者直接论证二元论的结论,或者改进、充实二元论的论证方式。
高新民熊桂玉
关键词:本体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