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2090)

作品数:20 被引量:308H指数:12
相关作者:聂德新任光明巨广宏宋彦辉王毅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岩体
  • 5篇裂隙
  • 4篇地质
  • 4篇岩体结构
  • 4篇结构面
  • 3篇软弱
  • 2篇弹性半空间
  • 2篇地应力
  • 2篇岩石力学
  • 2篇岩体裂隙
  • 2篇岩体卸荷
  • 2篇软弱夹层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电
  • 2篇重力坝
  • 2篇斜坡
  • 2篇卸荷
  • 2篇滑坡
  • 2篇混凝土重力
  • 2篇混凝土重力坝

机构

  • 24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四川省投资集...

作者

  • 23篇聂德新
  • 7篇任光明
  • 3篇宋彦辉
  • 3篇符文熹
  • 3篇王毅
  • 3篇巨广宏
  • 3篇王晓春
  • 2篇唐良琴
  • 2篇冯庆祖
  • 2篇韩爱果
  • 2篇孙冠平
  • 2篇尚岳全
  • 2篇张斌
  • 2篇张景科
  • 2篇李雪峰
  • 1篇吴志勇
  • 1篇胡涛
  • 1篇刘高
  • 1篇谢嘉琼
  • 1篇陈龙

传媒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弱结构面粒度成分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8
2003年
软弱结构面一直是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取合理的力学参数对大坝建基面的选取及未来坝基抗滑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 ,研究了沉积岩地区某重力坝电站坝址区软弱夹层粒度成分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不同稠度状态下的相关方程。并结合《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用粒度成分定量指标选取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 ,对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唐良琴聂德新任光明
关键词:软弱结构面粒度成分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性
反倾向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被引量:27
2003年
以黄河上游某电站库区一大型反倾层状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为例,通过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是岩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作悬臂梁弯曲,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坡体后缘开裂、根部折断,前缘发生剪切蠕变,当坡体内折断带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逐渐错动下滑形成倾倒塌滑体。
任光明聂德新刘高
关键词:斜坡数值模拟
沉积型软弱夹层成因分类及强度特征被引量:20
2004年
研究区为一沉积岩覆盖区。由于区内软弱夹层分布广泛,构成了影响坝肩、坝基抗滑稳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文章从软弱夹层的成因入手,认为区内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是夹层形成的基础,确定了夹层的成因类型;根据夹层分布、夹泥粒度组成,依据工程分类方法,将坝区夹层分为3种不同类型:粘泥型(Ⅰ1类),泥含粉粒碎屑型(Ⅰ2类)及碎屑夹泥型(Ⅱ类);分析了区内夹层夹泥的物理性质及表征区内夹层物理性质指标;通过分析软弱夹层强度特征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确定了能够表征夹层强度特征的物理性状指标W Wp;在软弱夹层工程分类基础上,研究各类夹层的强度特征,表明综合物理性状指标W Wp与强度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确定了不同类型夹层的W Wp和强度指标的相关关系式。在上述相关关系式基础上,结合坝区内控制性夹层的物理指标,给定了其强度建议值。文章这种"成因-物理性质-强度特征"的研究方法及以此确定的不同类型软弱夹层物理性状指标和强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沉积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提供了一条捷径,对其它类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也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涛任光明聂德新唐良琴向贵府
关键词:粘粒含量强度特征稳定性工程地质
一种高边坡岩体卸荷分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7
2004年
岩体卸荷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高边坡岩体卸荷的背景条件、作用机理、卸荷岩体特征以及常见的卸荷带划分方法。针对河谷斜坡岩体从表部到深部 ,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张开程度逐渐降低的特征 ,以黄河上游某水电站高边坡印支期花岗岩体的现场调查资料为依托 ,应用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张开程度量化指标对斜坡岩体卸荷进行分带 ,较好地将岩体卸荷分带与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紧密结合起来 。
王毅聂德新任光明
关键词:岩体卸荷裂隙边坡水利水电工程
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研究
2021年
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坝基作为研究载体,以弹性力学虎克定律和相关弹性常数间的理论关系为基础,建立岩体模量与岩体应力、体积变化率的理论公式,初步将其应用在官地水电站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岩体模量的变化,和高混凝土重力坝建成后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方面,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回复的量值并有所提高的成果。
廖彬廖彬
关键词:高混凝土重力坝岩体卸荷变形模量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初探被引量:14
2002年
有害气体是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之一。本文在现场调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 ,探讨了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 。
任光明赵志祥聂德新符文熹
关键词: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地质构造
岩体硬性结构面精测及量化处理被引量:10
2001年
介绍了现场硬性结构面精测方法以及在精测资料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结构面间距、条数、迹长等基本要素的量化及可视化显示 ,分析了结构面基本要素获取过程中有关切割单元长度和切线间距的确定、结构面分布较少及存在大量缓倾结构面时结构面间距的计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给出了解决方案。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建斌蔡靖疆JU Guang-hong巨广宏冯庆祖
关键词:岩体结构岩体分类可视化
用未确知数学方法确定某坝址岩体变形参数被引量:2
2004年
首先介绍了未确知信息理论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指出了传统均值法处理数据存在的问题,对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简要说明。运用这一处理方法对黄河上游某电站坝址岩体变形模量的取值进行了论证,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不确定性信息处理中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能够给出不同保证率下的岩体变形模量值,表明其处理数据更精细、更科学,值得在地质工程相关数据处理中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宋彦辉聂德新
关键词:变形模量岩体
岩体风化的综合分带研究被引量:64
2002年
岩体的风化不仅会引起岩石物质成份、化学成份变化 ,而且也引起岩体裂隙、岩体完整性的改变。因而风化岩体中裂隙数量、岩体块度的变化与岩体的风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论文研究了用岩体裂隙间距、岩体的完整性指标、岩石质量指标对岩体风化程度进行分带 ,较好地将岩体风化分带与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岩体风化程度的定量划分上作了新的探索。
聂德新韩爱果巨广宏
关键词:岩体裂隙完整性岩体结构风化程度
软弱基座型斜坡变形破坏过程研究被引量:34
2003年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上游某电站库区一个下部有软弱基座、上部为硬岩构成的双层结构型斜坡中发育的大型滑坡为例,通过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该类斜坡的形成多以软弱基座的压缩变形为先导,从而引起上部岩体拉裂、弯曲变形,并最终受坡体内最大剪应力带控制而形成蠕滑拉裂型滑坡的特征。
任光明宋彦辉聂德新陈龙
关键词:滑坡斜坡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