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60089)

作品数:7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文斌卢琦王晶莹吴波王晓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沙地
  • 3篇固沙
  • 3篇固沙林
  • 2篇杨树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风蚀
  • 2篇自然恢复
  • 2篇毛乌素沙地
  • 2篇风蚀
  • 1篇带间距
  • 1篇樟子松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沙地杨树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林分
  • 1篇林分生长
  • 1篇林分生长过程
  • 1篇林木

机构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通辽市林业科...

作者

  • 7篇杨文斌
  • 4篇卢琦
  • 3篇王晶莹
  • 2篇张莉
  • 2篇吴波
  • 2篇姜丽娜
  • 2篇姚云峰
  • 2篇屈志强
  • 2篇丁国栋
  • 2篇王晓江
  • 1篇杨红艳
  • 1篇赵名彦
  • 1篇胡小龙
  • 1篇蔺瑞岚
  • 1篇赵爱国
  • 1篇郭建英
  • 1篇魏永新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常见灌木单株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选取沙蒿、柠条、杨柴3种灌木单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风速及输沙量进行观测,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这3种植物单株对土壤风蚀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春季植株尚未展叶的时期,相似横截面的3种单株,透风系数小的沙蒿植株比其他植物的防风阻沙作用显著,且防护距离最大;2)不合理的配置格局会导致灌丛之间形成的流场空间产生狭管效应,加重土壤的风蚀,今后的植被建设中,植株要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使其产生更好的防护效果。
屈志强张莉丁国栋杨文斌郭建英赵名彦
关键词:土壤风蚀毛乌素沙地
低覆盖度不同配置灌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效果的风洞实验被引量:49
2007年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植被,也是人工修复沙地应遵从的植被。通过风洞试验模拟了覆盖度在20%左右的三种水平配置格局的灌木群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结果表明:①水平配置格局不同,低覆盖度灌木群丛的防风效果差异显著,行带式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风速降低36%~43%);等株行距模式次之,风速降低7%~28%;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②行带式模式内形成规整的随灌丛带波动的流场结构,而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形成由多个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组合的非常复杂的流场结构,等株行距模式居于二者之间。③带间宽度在56cm和64cm时的防风效果较带宽为32cm和40cm好。说明覆盖度降低到11%~13%,行带式模式的防风效果仍然不会降低。④两行一带配置均表现防风效果优于单行配置,且随试验风速的增大防风效果更好。
杨文斌卢琦吴波杨红艳赵爱国王晶莹胡小龙
关键词:风洞实验防风效果
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被引量:14
2007年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5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11a是密度对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阶段,杨树固沙林的胸径、株高和材积量的增长率随林龄增大而逐年加快;大约在11a之后趋于稳定;单位活立木蓄积最大(153.39m3.hm-2)的固沙林密度是825株.hm-2,其他密度按蓄积大小排序依次为540株.hm-2、420株.hm-2和1215株.hm-2;2)边缘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林内高20%~70%和90%~260%,且低密度林分的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比高密度林分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更加明显;3)同密度(500株.hm-2)13a的一行一带式固沙林,其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37.4%、17.4%和81%;而10a的两行一带式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19.8%、16.2%和64.8%,说明行带式配置还具有生物生产力优势。
杨文斌卢琦吴波王晶莹王晓江刘士和李显玉
关键词:杨树密度效应
樟子松固沙林带间植被恢复及其对林草界面作用的响应被引量:9
2011年
调查了海拉尔市巴音岱林场不同分布格局、不同带间距的人工樟子松林带内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了林草界面生态学效应,研究了林草界面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宽的带间距带内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曲线出现了两个高峰,而窄的带间距带内只有一个高峰,说明该地区林带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2 m;当林带之间距离为16~28 m时草本物种多样性出现最大值。植被恢复效果表现为带间距12 m差于带间距24 m,虽然都差于天然植被,但边际效应大大地加速了群落演替的进程。研究区樟子松林草界面边缘效应影响域为20 m,其小尺度范围内生境异质性也很明显。行带式造林带间距离不应大于40 m,超出边缘效应影响域不利于带间植被恢复。
姜丽娜杨文斌姚云峰卢琦杜敏王琳琳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自然恢复
不同配置方式沙蒿灌丛对土壤风蚀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沙蒿灌丛广泛分布在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覆沙滩地、梁地等多种生境中,是固沙造林的理想植物。研究不同配置方式的沙蒿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和防治土壤风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常见的覆盖度在20%~25%的3种配置格局沙蒿灌木林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对周围的风场分布以及风能变化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从量化的角度探讨灌木群落风场中粗糙度、风速廓线、风力衰减等问题,比较不同配置格局的林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程度,综上所述,结果表明,行带式、均匀式、随机式沙蒿配置方式的风速廓线都遵循一元线性回归;覆盖度相同的3种配置方式,行带式配置的沙蒿林内地表粗糙度最稳定,平均防风效果最好。研究表明,行带式沙蒿对于土壤风蚀的防治效果最好。
屈志强张莉丁国栋杨文斌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对土壤及植被的修复效应被引量:16
2013年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制约,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逐步发育形成了广泛分布的低覆盖度植被,这些低覆盖度植被类型中存在大量的天然乔木疏林或稀疏灌丛,地表处于半流动状态,而配置成行带式后,能够完全固定流沙,并且不同配置模式下行带式固沙林土壤与植被自然恢复程度不同。因此,通过对不同带宽的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对土壤及植被修复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带宽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土壤因子与植被因子的变化过程,从而阐明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和土壤发育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行带式杨树固沙林能够明显的促进带间土壤与植被修复;带间距离的宽窄影响植被恢复及土壤发育效果;宽带间距固沙林带间植被多样性指数高,地上生物量大,根系生物量,总长度及表面积均高,土壤水分养分条件好,微生物数量大植物残体分解快,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模糊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土壤植被恢复程度不同,宽带间距20m的恢复效果>带间距15m>带间距10m。行带式固沙林通过带间宽度的变化可以调节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窄带间距固沙林土壤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则由于造林密度大而受到抑制。宽带间距可以明显加快土壤及植被修复的速度,进而缩短土壤及植被修复的时间。
姜丽娜杨文斌卢琦姚云峰蔺瑞岚
关键词:带间距自然恢复
科尔沁沙地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分生长过程初步研究被引量:32
2005年
该文对科尔沁沙地雨养条件下杨树(白城41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与林木胸径、株高、冠幅、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随林龄增大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林木的生长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大.6龄以后,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并随着林龄的增大,密度小的林分较密度大的林分的林木胸径、单株材积量逐年显著增加.大约在11年生之前,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受密度的影响而相互变化,其后趋于稳定,以密度为825株hm2的林分的最大,可达153.39m3hm2,其他依次为540>420>1215株hm2(35.18m3hm2).密度在400~1000株hm2的杨树人工林干、枝、叶量比例合理.同密度时,充分发挥林木边行优势的行带式配置结构的林分比均匀分布的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快,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显著增加.造成行列带林分生长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显地出现了一个土壤水分主要利用带及其外侧的高含水率的土壤水分渗漏补给带,确保水分的持续利用.
杨文斌王晶莹王晓江刘立城魏永新
关键词:杨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