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3Z232) 作品数:11 被引量:50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江科 闫云君 徐莉 刘云 邓利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单、双甘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响应面法对无溶剂体系中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β环糊精复合物催化甘油、油酸酯化反应合成单甘酯、双甘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催化剂添加量、醇酸物质的量比、搅拌转速、反应初始加水量、β-环糊精添加量、温度等6个因素作为连续变量,反应时间作为不确定变量进行中心组份星型设计,以单甘酯、双甘酯、三甘酯、脂肪酸为响应值设计出47个实验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确定了单甘酯、双甘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及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醇酸物质的量比和反应初始加水量对单甘酯和双甘酯的含量影响最大,优化后单双甘酯含量均可达40%左右,单双甘酯总量达60%以上,均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吻合。利用该模型可有效控制反应过程中单、双甘酯的比例。 赵燕君 王芳 谭天伟 邓利关键词:单甘酯 双甘酯 Β-环糊精 响应面 复合酶法制备乌桕梓油生物柴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Novozym435和Lipozyme TLIM催化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SAS 9.0软件分析,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复合酶加入量Novozym 4352.52%、Lipozyme TLIM1.68%(基于油质量),反应温度40℃,叔丁醇加入量41%(基于油体积),分子筛加入量5.5%(基于油质量),醇油摩尔比5.05∶1。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转化率高达98.72%,与回归模型预测的最优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97.69%非常接近。 邹晓霞 杨江科 刘云 徐莉 汪小锋 闫云君关键词: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生产废渣中植物甾醇的提取研究 2011年 以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废渣为原料,通过预处理、深度皂化、溶剂提取可得到天然植物甾醇。研究结果表明,1 mol/L KOH乙醇溶液体积与原料质量比为10∶1,皂化时间为5 h,皂化温度为80℃,正己烷体积与原料质量比为40∶1的条件下,粗植物甾醇的提取率和纯度分别为95.0%和50.1%。粗甾醇经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后,其纯度可达90.13%。 黄雪红 孟永宏 黄百祺 徐志文 秦培勇关键词:植物甾醇 皂化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4和LIP5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克隆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脂肪酶LIP4和LIP5的cDNA序列,研究其基因结构,并实现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功能表达,以探讨其酶学性质。【方法】利用反转录PCR首次扩增LIP4和LIP5的编码基因,用SignalP 3.0分析其基因序列,然后分别构建胞内表达载体pPIC3.5K-Lip4、pPIC3.5K-Lip5和胞外表达载体pPIC9K-Lip4、pPIC9K-Lip5,将其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以NTA树脂纯化酶蛋白,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两者均不含内含子,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典型脂肪酶的活性三联体结构和五肽保守区;酶学性质研究表明,两者的最适底物均为癸酸(C8)对硝基苯酚酯,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但LIP4对pH和温度更敏感;两者均能被Ca2+激活,且LIP5还能为Mg2+激活,但均被Hg2+、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强烈抑制。【结论】首次克隆了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4和LIP5编码基因,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中的活性表达,并初步研究了其酶学性质,为上述脂肪酶的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家族奠定了基础。 赵鹤云 肖潇 徐莉 刘云 闫云君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 酶学性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发酵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2 2010年 为建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脂肪酶发酵过程的软测量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的发酵过程进行软测量建模,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实现模型加快收敛速度,达到全局最优解效果。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模拟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以及发酵产酶的过程动态,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说明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发酵过程的模拟与预测中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 汪小锋 付强 申旭光 杨江科 闫云君关键词: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发酵 脂肪酸分子印迹对sol-gel固定化脂肪酶酯化活性和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sol-gel工艺的生物印迹对提高脂肪酶在非水相体系中的活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OS)和四甲氧基硅烷(TMOS)为前趋体,系统考察了脂肪酸印迹分子对sol-gel脂肪酶固定化率和活性的影响,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当VTMOS/TMOS为7∶1时,印迹后脂肪酶的比酶活和总酶活分别达到3311.0μmol/h/mg和2506.9μmol/h/gGel,比未印迹同摩尔比的固定化脂肪酶分别提高了2.06和1.79倍.系统考察了脂肪酸生物印迹效应和胶体结构对固定化酶表观活性的影响.氮气吸附—解吸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着脂肪酸分子的参入,固定化脂肪酶颗粒平均孔径增大,对底物的传质阻力逐渐降低,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变化并不显著;印迹酶平均颗粒直径明显减小,各有机硅烷单体之间的成键能力减弱.表明脂肪酶活性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疏水性脂肪酸侧链引起的脂肪酶的界面激活效应(生物印迹效应),同时固定化颗粒孔径的改变增加了底物和酶分子的结合,提高了固定化酶的表观活性. 杨江科 曹雄文 舒钟瑶关键词:脂肪酶 脂肪酸 分子印迹 Enzymatic Synthesi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rom Crude Rice Bran Oil with Immobilized Candida sp. 99-125 被引量:8 2010年 The non-edible crude rice bran oil was extracted from white rice bran, and then was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lipas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oil/methanol molar ratio, temperature, enzyme amount, solvent,number of methanol added times and two-step methanolysis by using Candida sp. 99-125 as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ocessing 1 g rice bran oil were: 0.2 g immobilized lipase, 2 ml n-hexane as solvent, 20% water based on the rice bran oil mass, temperature of 40 °C and two-step addition of methanol. As a result, th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yield was 87.4%. The immobilized lipase was proved to be stable when it was used repeatedly for 7 cycles. 李政 邓利 鲁吉珂 郭小雷 杨自信 谭天伟关键词:TRANSESTERIFICATION METHANOLYSIS 脂肪酶催化米糠油水解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Candida sp.99-125脂肪酶催化米糠油水解反应,考察了米糠油水解反应过程中水油比、酶用量和反应温度对酶促油脂水解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添加剂Ca(OH)2对酶促油脂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水解条件为水油比1.2、酶用量0.3%和反应温度40℃,反应48h后的水解率为90.6%。酶促油脂水解反应中添加油重2.6%的Ca(OH)2,反应24 h后的水解率为93.3%,反应产物中脂层成份单甘脂(MAG)、二甘酯(DAG)和三甘酯(TA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1.4%和4.6%,添加Ca(OH)2缩短了酶促水解反应时间,提高了酶促水解反应速率和水解率。 黄甫 王萌 聂开立 邓利 王芳 谭天伟关键词:米糠油 脂肪酶 水解反应 水解率 扩展青霉脂肪酶基因克隆、密码子优化及表达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克隆扩展青霉脂肪酶基因,实现具强催化活性的脂肪酶的异源高效表达。【方法】利用RT-PCR扩增扩展青霉CICC 40356脂肪酶(PEL)cDNA序列,利用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技术对PEL的10个稀有氨基酸密码子和表达载体pPIC9Kα信号肽的9个氨基酸密码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改造过的脂肪酶基因PELM和表达载体pPIC9KM。并构建了带有脂肪酶自身信号肽的pPIC9K-PEL1、pPIC9KM-PELM1、pPIC3.5K-PEL1、pPIC3.5K-PELM1和不带有脂肪酶自身信号肽的pPIC9K-PEL2、pPIC9KM-PELM2六个重组质粒。利用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NPP)为底物检测工程菌脂肪酶的酶活。在此基础上,对工程菌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扩展青霉脂肪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PEL cDNA序列仅相差3个碱基,同源性高达99%。6个重组工程菌在甲醇诱导下,均表现出pNPP水解活性,28℃诱导100h时酶活达到最高,发酵上清的酶活分别为3.65 U/mL、30.49 U/mL、90.85 U/mL、212.05 U/mL、15.29 U/mL、76.32 U/mL。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脂肪酶分子量均约28 kDa。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脂肪酶PELM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9.5,在pH7.0-10.0范围内该脂肪酶均较稳定,Ca2+和Mg2+对其有激活作用,Fe2+、Zn2+、Cu2+则有抑制作用,EDTA能使之快速失活。以不同碳链长度的对硝基苯酚酯为底物检测其底物特异性,结果显示其对中链酯(C8-C12)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最适底物为为C8的pNP酯。【结论】密码子优化后的扩展青霉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理想的表达,其酶活力比未优化的野生脂肪酶的提高了2.3-2.5倍,表明定点突变对其基因本身更改特有稀有密码子是实现PEL功能蛋白的异源高效表达的有效策略之一。 张正平 杨江科 徐莉 刘云 闫云君关键词:扩展青霉脂肪酶 基因克隆 密码子优化 米糠酸化油中不皂化物、脂肪酸和磷脂的成分分析 2013年 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与超临界CO2萃取结合的方法分析米糠酸化油中的不皂化物(角鲨烯、甾醇和脂肪醇)。分别以角鲨烯、甾醇、十六醇标准品为外标物,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角鲨烯、甾醇、脂肪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米糠酸化油中含有角鲨烯的质量分数为0.11%,甾醇的质量分数为1.16%,脂肪醇的质量分数为2.21%。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油中脂肪酸进行测定,以油酸甲酯作为参比物,十二烷作为内标物,用内标法测得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5.0%。油中磷脂的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灰化法和甲醇-冰乙酸萃取法,测得磷脂的质量分数为0.33%。 王琰 邓利 谭天伟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不皂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