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54006)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少波王东彦孙克强郝学彬杨森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熔融还原
  • 2篇氢冶金
  • 1篇动力学
  • 1篇熔融
  • 1篇熔渣
  • 1篇泡沫渣
  • 1篇磷分配比
  • 1篇矿种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CAO
  • 1篇MGO
  • 1篇H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3篇宝钢集团中央...

作者

  • 4篇郑少波
  • 3篇孙克强
  • 3篇王东彦
  • 1篇杨森龙
  • 1篇周林
  • 1篇李慧改
  • 1篇郝学宾
  • 1篇郝学彬
  • 1篇龚玥

传媒

  • 2篇中国冶金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矿种H_2-C熔融还原过程中CaO-SiO_2-Al_2O_3-MgO系熔渣的起泡行为被引量:2
2012年
在1 400℃下,通过300kg级氢碳熔融还原热模拟试验,用渣线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矿种在氢碳熔融还原过程中CaO-SiO2-Al2O3-MgO系熔渣的起泡行为,测定了熔渣的起泡高度、泡沫渣厚度、熔渣起泡率等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气泡大小和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泡沫渣厚度随表观气体流速(反应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观气体流速相近时又随熔渣的黏度增大而增加。熔渣起泡率最高的矿种为生矿,为3.4。通过对泡沫渣厚度的因次分析,得到了泡沫渣厚度与熔渣黏度、密度、表面张力、气体表观流速、气泡大小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孙克强郑少波郝学宾龚玥王东彦
关键词:泡沫渣
氢碳熔融还原动力学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温度稳定地控制在1 400℃左右,计算出氢气还原速率常数在1 400℃下为0.93~1.03g(Fe)/(cm2.min),跟固体碳比较,氢气还原速率快;避免过泡沫渣形成,原料应采用预还原矿。通过进行底吹氢熔融还原试验研究,对了解底吹氢情况下的安全性以及工艺操作参数是很有帮助的,为今后大型的工艺化试验提供经验和理论计算依据。重点介绍氢冶金技术的试验探索和动力学试验结果的分析。
郑少波孙克强郝学彬杨森龙王东彦
关键词:氢冶金熔融还原动力学
H_2-C熔融还原条件下渣金间磷的分配比的试验研究
2012年
通过300kg级氢-碳熔融还原热模拟试验,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氢-碳混合熔融还原条件下磷的分配比,运用熔渣规则溶液模型计算了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氧化亚铁、五氧化二磷六元熔渣组分的活度、活度系数,进而计算出一定温度条件下熔渣的磷容量以及渣金平衡时磷分配比的理论值。通过比较理论计算得出的磷分配比与试验中磷的分配比的差异,解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为氢-碳混合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冶炼高磷铁矿提供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用熔渣规则溶液模型计算渣金间的磷的分配比是合适的,氢-碳熔融还原工艺可以利用高磷铁矿。
周林郑少波孙克强李慧改王东彦
关键词:磷分配比
氢冶金基础研究及新工艺探索被引量:25
2012年
氢冶金是钢铁工业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当前大规模制氢仍然依靠化石燃料,因此,即使采用氢冶金总量减排不明显。利用钢铁企业的含能气体制氢或"可燃冰"制氢可以为氢冶金提供氢源并能减少CO2排放。探讨了低温氢冶金的关键技术;同时还研究了碳-氢熔融还原工艺。为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郑少波
关键词:氢冶金熔融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