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2008RFXXG010)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洋孙凤莲王家兵汪洋王国军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Sn-Ag-xCu-Bi-Ni/Cu焊点界面IMC演变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研究低银无铅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与演变,以低银无铅焊点Sn-Ag-xCu-Bi-Ni/Cu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钎料中Cu质量分数对界面IMC厚度、形貌和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钎料中Cu质量分数的增加,回流焊后焊点IMC层厚度变薄,IMC晶粒尺寸增大,IMC晶粒形貌由颗粒状转变为棱柱状以及鹅卵石状,同时界面IMC成分发生由(Cu,Ni)6Sn5向Cu6Sn5的转变.高温时效后,界面IMC层厚度增长.当钎料中Cu质量分数超过1%时,时效后生成较厚的Cu3Sn化合物层,对焊点可靠性不利.钎料中Cu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以下.
- 孙凤莲汪洋刘洋王国军
- 关键词:钎料时效金属间化合物
- Ag元素含量对Sn-Ag-Cu钎料焊接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以Sn-xAg-0.5Cu为基体制备了低银无铅钎料,其中Ag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7%,0.9%.借助钎料合金的DSC熔化曲线,分析了Ag元素含量对合金熔点的影响规律.通过比较各组钎料合金在Cu基板上的铺展面积和铺展率,分析了Ag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各组钎料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Ag元素含量的增大,钎料熔点降低,熔程缩短,钎料的熔化曲线吸热峰分布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随着Ag元素含量的增加,钎料润湿性下降.综合考虑Ag元素含量对钎料熔点和润湿性的影响,认为Sn-0.7Ag-0.5Cu焊接性相对较好.
- 刘洋孙凤莲王家兵王家兵
- 关键词:无铅钎料熔点润湿性
- Ni和Bi元素对SnAgCu钎焊界面金属化合物生长速率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2年
- 通过加速温度时效方法研究Ni和Bi元素对低银(含银量小于1%,质量分数)Sn-Ag-Cu(LASAC)钎料界面IMC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与高银钎料SAC305和低银钎料LASAC对比,分析添加Ni和Bi元素后LASAC钎料在高温时效过程中热疲劳抗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ASAC/Cu、LASAC-Bi/Cu和SAC305/Cu界面IMC时效后均形成较厚的Cu3Sn层,LASAC-Ni/Cu界面经IMC时效后则形成较薄的(Cu,Ni)3Sn;高银钎料SAC305在180℃时效下IMC生长速率为2.17×10-5μm2/s,与之相比,低Ag钎料LASAC IMC在时效过程中生长速率较高,为3.8×10-5μm2/s;Ni和Bi元素的添加均可降低钎料LASAC/Cu界面IMC的生长速率,其中Bi的改善效果最显著,LASAC-Bi钎料的IMC生长速率为1.92×10-5μm2/s,低于SAC305钎料的IMC生长速率。
- 刘洋孙凤莲
- 关键词:生长速率高温时效低银钎料
- 微量元素对无铅焊点电迁移性能的改善被引量:11
- 2012年
- 电迁移现象已经成为电子组装焊技术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焊点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服役可靠性与焊点钎料成分有关.通过对比分析五种SnAgCu基无铅焊点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服役表现,分析了添加微量元素对于电迁移现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球承受一定电流作用之后,阴极金属间化合物(IMC)分解,铜焊盘受侵蚀,阳极形成大量脆性化合物Cu6Sn5;根据IMC层的厚度变化,Sn3.0Ag0.5Cu的抗电迁移性能优于低银钎料;向低银钎料中加入微量元素Bi和Ni后,晶粒得到了明显的细化,界面IMC层较薄,其抗电迁移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王家兵孙凤莲刘洋
- 关键词:低银无铅钎料电迁移金属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