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604)
- 作品数:55 被引量:885H指数:19
- 相关作者:汤达祯许浩邵先杰唐书恒刘大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燕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煤层气井产出水中氯离子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模型被引量:15
- 2012年
- 基于沁水盆地枣园区块大量煤层气井产出水分析化验数据,通过数学统计方法,研究总结了产出水中氯离子浓度与排采时间的变化规律。指出排采初期氯离子对环境影响最大,远超出国家Ⅱ类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氯离子浓度变化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合理预测氯离子浓度达到国家标准所需要的时间,为煤层气井产出水水质变化监测及地面水质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朱卫平唐书恒王晓峰李忠诚王珊珊吴敏杰
- 关键词:煤层气离子浓度
- 高煤阶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与控制机理被引量:30
- 2015年
- 煤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是煤层气开发地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无因次产量分析方法,基于沁南地区15口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数据,采用无因次产气率指标,将排采阶段定量划分为排水阶段、不稳定产气阶段、稳定产气阶段和衰减阶段;引用物质平衡方法,利用生产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各井不同排采阶段渗透率变化值。从渗透率变化趋势、主导机制、体系能量、相态构成和产能动态5个方面,阐释了高煤阶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煤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与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层渗透率呈现降低—恢复—升高的特征;有效应力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直接控制了煤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吸附与解吸特征从根本上控制了基质收缩效应的作用时间与强度。
- 孟艳军汤达祯李治平许浩陶树李松
- 关键词:渗透率煤层气高煤阶控制机理
- 中高煤阶煤层气井产量递减类型及控制因素——以晋城和韩城矿区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通过对晋城、韩城矿区煤层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煤层气井产量递减具有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复合递减、突变递减和周期性递减等5种类型;而影响煤层气产量和递减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边界条件、煤层气吸附特性、煤储层渗透率、解吸过程中的渗透率反弹、井间干扰、层间干扰和排采制度。研究还显示,通过对煤储层进行二次压裂、合理布设井网、合理调整排采制度、低产合采井选择性封层、准确把握合适的合采时机以及实施侧钻技术,有利于恢复和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延缓产量递减期,减缓递减速度,使递减类型趋向双曲线或调和递减类型,从而提高煤层气最终采收率。
- 王彩凤邵先杰孙玉波胥昊刘英杰石磊
- 关键词:煤层气韩城矿区
- 延川南煤层气控气地质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通延川南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以其含气量高、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深度适中等有利条件引起了国内外煤层气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煤层气勘探活动最活跃的热点地区之一。该文从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煤层埋深和围岩封闭条件4个方面探讨区内煤层气控气因素。结果表明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是延川南地区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为该地区煤层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 张可铭蔡益栋何志勇张百忍
- 关键词:水文地质煤层埋深
- 煤层气开发技术综述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主要包括钻井技术(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和空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完井技术(裸眼洞穴完井和套管射孔压裂完井)以及排采技术(有杆抽油泵技术、螺杆泵技术和潜油电泵技术)。在国内煤层气研究开发中仍存在如基础研究薄弱,没有形成从钻井、完井、生产到集输一体化的煤层气生产规模,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的资料和技术不共享,设备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定向羽状水平井、空气钻井技术、洞穴完井技术和压裂技术是当前煤层气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但必须加以改进使之成为适宜中国煤层气储层条件的技术。
- 康园园邵先杰石磊单宇王萍
-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完井技术
- 煤中锗的资源分布及煤伴锗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3年
- 介绍了煤中锗资源的分布规律及我国的锗煤富集区分布情况。阐述了水冶法、火冶法、微生物浸出法和干馏法处理含锗烟尘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对比。在火冶法中,着重介绍了燃烧富集、二次富集处理含锗褐煤及采用氯化蒸馏法处理含锗烟尘的工艺,并以含锗褐煤为例,对热电联产富集锗、氯化蒸馏提锗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物料平衡分析。简要分析了煤伴锗提取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提锗工艺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 徐冬陈毅伟郭桦刘汉强薛应东张文福孙玉才
- 关键词:锗煤资源分布
- 沁南地区重点区块煤储层渗透率控制因素及产能响应
- 以沁南地区郑庄和樊庄区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利用试井及测井资料,探讨了地应力、埋深、储层压力、煤岩、岩石力学性质、煤体结构、含气量等因素与煤层渗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渗透率纵向上受埋深和地应力...
- 许浩汤达祯唐书恒陶树吕玉民赵兴龙
- 关键词:渗透率产能煤层气
- 文献传递
- 基于X-CT技术的韩城示范区煤储层精细描述被引量:9
- 2012年
- 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具有无损分析岩石内部结构特征的优点。应用该项技术,重构了韩城示范区煤样内部孔隙、裂隙和矿物的空间分布格架与形态。结果表明,煤样的CT像素频数存在两个峰值区间,分别表征孔隙-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当孔隙、裂隙发育较好时,该峰左偏;矿物含量较高时,矿物峰右偏或峰值区间变宽。CT孔隙度、矿物含量与CT数有较好的相关性,CT孔隙度与氦气孔隙度显著正相关。通过煤样三维重构的三维表面蒙皮和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清楚地识别煤中孔隙、裂隙及矿物的空间形态特征和连通性。
- 陈同刚汤达祯许浩吕玉民孟艳军陈云涛
- 关键词:煤储层孔隙裂隙可视化
- 高—中煤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樊庄、韩城矿区为例被引量:30
- 2012年
- 对中国高、中煤阶典型煤田即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并分析射孔厚度、射孔层数、排采技术、增产措施等对产气量的影响。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可分为4类:高产气井,日产气大于3000m3,稳产时间长、递减速度慢且平稳、峰值产量高、排水期短;中产气井,日产气1000~3000m3,稳产时间较短、排水期较长、递减初期递减快;低产气井,日产气小于1000m3,稳产时间短、产水量高、排水时间长、生产不连续;不产气井,日产水量大、液面下降缓慢、井口套压很低或为零。根据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归纳出了3类生产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的射孔厚度一般应大于5 m;射孔层数一般不要超过3层;要保持稳定且持续的高产,需选择合适的排采制度;二次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
- 康园园邵先杰王彩凤
- 关键词:煤层气井增产措施
- 霍西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目前,霍西盆地因尚未进行有效的资源勘查潜力评价,研究工作迫在眉睫。灰色聚类法适用于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因霍西盆地资料较少且数据不全,勘探潜力评价还有许多灰色性,因而选用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价是合理可行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建立起了勘查潜力评价体系,对霍西盆地带进行了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霍西盆地北部地区勘查潜力以良级为主,局部地区为优级,适宜进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而南部大部分地区评价结果以可级和差级为主,勘查潜力较差,建议暂不进行开发。
- 郑贵强唐书恒张静平李忠城解慧吴敏杰万毅孙鹏杰
- 关键词:灰色聚类层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