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413)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6
相关作者:郭菊兰朱耀军武高洁郭志华赵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红树
  • 6篇红树林
  • 2篇有机碳
  • 2篇湿地
  • 2篇土地利用
  • 2篇红树林湿地
  • 2篇沉积物
  • 1篇有机碳分布
  • 1篇碳储量
  • 1篇柱状沉积物
  • 1篇资源监测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埋藏
  • 1篇埋藏特征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元素
  • 1篇景观变化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6篇武高洁
  • 6篇朱耀军
  • 6篇郭菊兰
  • 3篇郭志华
  • 1篇赵峰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分布及埋藏特征被引量:25
2016年
红树林是世界上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能够持续地固定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深远影响。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旨在分析我国典型红树林湿地的固碳潜力,为红树林湿地碳计量提供依据。在垂直于海岸线的两条样线上选取6个不同潮位的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分析,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基于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推演沉积率,并对湿地有机碳密度和埋藏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2.14—36.94 g/kg,平均(12.79±9.91)g/kg。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密度为(0.0100±0.0056)g/cm3,空间上差异显著显著,水平方向上两条样线均以中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最大,近陆侧(内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高于近海侧(外带);垂直方向上,内带和外带样柱的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最高,而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研究区红树林湿地百年尺度上沉积率为6.5—11mm/a,且外带样点沉积速率显著快于内带样点。有机碳埋藏率空间差异大,外带样点为(34.58±7.67)g m-2a-1,而中带样点可达150.56 g m-2a-1。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分布受潮位的影响大,更高潮位点和表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更高,而处于低潮位的外带样点的有机碳沉积更快。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比更低纬度带低,但均高于地带性陆地植被,且其能够通过持续的沉积过程来捕捉和固定有机碳,固碳潜力大。
朱耀军赵峰郭菊兰武高洁林广旋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碳
湛江高桥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被引量:10
2014年
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在2条垂直于海岸的样线A和样线B上,根据潮汐淹没时间各选择3个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用于解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为粉-砂型质地,其中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13±4)%、(39±12)%和(48±16)%;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2%-3.7%,pH值为2.5~7.3,交换性盐基总量为1.4~16.4cmol/kg,总氮含量0.01%~0.2%,总磷含量130~435mg/kg;A、B样线的沉积物粒度、pH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沉积物中11种金属的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Al(4.5%~19.2%)、Fe(1.0%-4.7%)、Mn(50.4~163.4mg/kg)、Cr(24.4—43.0mg/kg)、Zn(14.4~52.1mg/kg)、Pb(11.3—34.913mg/kg)、Ni(3.5~19.4mg/kg)、C0(3.0—7.7mg/kg)、cu(1.4~9.6mg/kg)、As(1.4~5.8mg/kg)、Mg(0.2~0.9mg/kg),除Co、Cu、As、Fe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金属元素间差异显著;A样线上cr、Cu、Mn含量显著高于B样线,其他金属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低潮位沉积物的含砂量、pH值更高;垂向梯度上,细颗粒(黏粒、粉粒)含量、pH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均以表层值最高,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而含砂量则相反。金属含量表现为更低潮位点的金属含量低,但也因金属元素而异,潮位因素对不同金属分布的影响存在差异;各样点金属含量垂向上均以表层最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与pH值、含砂量负相关,而与细颗粒含量正相关;金属元素含量除了与含砂量显著负相关、与pH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与盐基总�
朱耀军郭菊兰武高洁林广旋吴晓东
关键词: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理化性质金属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在红树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卫星遥感是进行红树林资源监测的主要方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能够提供细尺度上的资源信息,是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测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文中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包括高空间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应用于红树林资源监测研究的现状,讨论用于遥感研究的数据源、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朱耀军郭菊兰武高洁郭志华
关键词:红树林资源监测
近20年来英罗湾红树林景观过程及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被引量:16
2013年
全球红树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红树林遥感监测对于资源保育至关重要。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基于1991—2010年的5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相关专题图,结合立地调查,研究了英罗湾红树林空间变化的过程并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研究区红树林动态变化产生影响,表现为红树林近陆的内边界缩减而近海的外边界向海扩展;红树林总面积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净损失量约7%。变化轨迹分析表明:1991—2000年间围垦养殖引起靠近陆地的红树林面积快速减少;红树林在滩涂上不断向海扩展以及2000年以来的生态恢复工程使研究区红树林边界向海推移,且主要发生于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外缘。近20年来,红树林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显著,城镇化和工业化使研究区林地、耕地减少且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且在湛江一侧沿交通干线呈多点分散格局,广西一侧则在原有城镇建设用地基础上向外扩张;靠近河流和红树林周边的水产养殖塘的面积持续增加,前期主要是对红树林的直接围垦,后期则主要来自于政策鼓励下在水田上的筑塘养殖。
朱耀军郭菊兰武高洁郭志华林广旋吴晓东
关键词:红树林土地利用
清澜港湾红树林景观变化过程及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动态被引量:14
2013年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的潮间带,其在抗御台风、促淤造陆、保护堤岸、海水净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全球红树林在1980—2000年间减少了约35%,衰减速度快于热带雨林和珊瑚礁(MA,2005;Dukeetal.,2007)。我国现有红树林2.2万hm2,不足20世纪50年代的一半以及曾经分布面积的十分之一(国家林业局,2009),其中海南岛的红树林减少了约62%,
朱耀军郭志华郭菊兰武高洁吕烈标李文泉
关键词:红树林景观变化土地利用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尽管红树林的面积相对较少,但其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很强,是重要的"蓝碳"碳库,其有机碳储量及动态对于全球碳平衡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包括植被生物量碳和沉积物有机碳)的碳储量及计量方法,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组成、来源及溯源方法,以及影响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动态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基于红树林湿地的固碳潜力和资源快速减少的现状,准确评估红树林碳库及其动态,有助于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下的滨海湿地碳计量和价值评价,可以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反馈关系,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和保护提供依据。
朱耀军郭菊兰武高洁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碳碳储量沉积物滨海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