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84)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5
相关作者:付刚沈振西孙维李少伟何永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高寒草甸
  • 5篇草甸
  • 3篇藏北高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指数
  • 2篇生物量
  • 2篇气候
  • 2篇模拟增温
  • 2篇海拔
  • 2篇不同海拔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多光谱
  • 1篇多光谱相机
  • 1篇英文
  • 1篇蒸散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中分辨率
  • 1篇中分辨率成像...
  • 1篇气候变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付刚
  • 4篇沈振西
  • 3篇李少伟
  • 3篇孙维
  • 2篇何永涛
  • 1篇周宇庭
  • 1篇李云龙
  • 1篇杨鹏万
  • 1篇张宪洲
  • 1篇钟志明
  • 1篇王江伟
  • 1篇周楠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lipping Alters the Response of Biomass Production to Experimental Warming: A Case Study in an Alpine Meadow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被引量:8
2015年
预言人的活动怎么将影响高山的草地的反应到未来温暖有许多无常。在这研究,有温暖控制并且抓紧的一个领域实验在北西藏在三举起(4313 m, 4513 m 和 4693 m ) 在一块高山的草地被进行测试抓紧将改变在生物资源生产上温暖效果的假设。自从 2008 年 7 月,开的最高的房间(OTC ) 被用来增加温度, OTC 由约 0.9 楴湯挠癯牥 ? 桴 ? 题传 G 整 ? 敮 ? 牰摯 ' 讟 N 楶祴眠獡瘠牥 ? 增加了空气温度潬 ? 湩㈠ ?? 潣灭牡摥琠??? 愠摮ㄠ吗??
FU GangSUN WeiYU Cheng-QunZHANG Xian-ZhouSHEN Zhen-XiLI Yun-LongYANG Peng-WanZHOU Nan
关键词:高寒草甸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暖归一化植被指数
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甸蒸散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研究了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度(4300m、4500m和4700m)高寒草甸2010~2013年6~9月的实际蒸散、潜在蒸散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亏缺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亏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土壤湿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3个海拔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和蒸散无显著差异.实际蒸散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为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为正相关关系;潜在蒸散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主导着实际蒸散的季节变化,而饱和水汽压亏缺主导着潜在蒸散的季节变化,即空气湿度状况主导着藏北高寒草甸蒸散的季节变化,且实际蒸散和潜在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相反.
付刚沈振西
关键词:高寒草甸蒸散藏北高原气候变化
多光谱相机估算藏北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被引量:15
2014年
本研究利用2012年6―9月的藏北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和ADC便携式多光谱相机数据,建立了植被指数估算藏北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模型。在分析了地上生物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ices,NDVI)、归一化绿波段差值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ices,G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ices,SAVI)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上生物量和各植被指数的7种(线性、对数、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幂函数、增长、指数)模型,并对拟合效果比较好的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3个植被指数中NDVI的模拟效果最好,SAVI较好,GNDVI最差;所有模型中,以NDVI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和增长模型、以SAVI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模拟和预测效果都很好。
杨鹏万付刚李云龙周宇庭沈振西
关键词:多光谱相机植被指数地上生物量高寒草甸
西藏青稞生长和生物量对短期实验增温的响应(英文)被引量:5
2018年
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显著的气候变暖。尽管如此,有关青稞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仍然很少,这限制了我们预测气候变暖情景下青稞将如何变化的能力。2014年5月,在西藏的一个青稞农田,通过布设红外辐射器实现了两个不同幅度的增温。2014年9月14日,测量分析了青稞生长参数(株高、地径、茎长和叶片数)、生物量参数(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和穗生物量)和碳氮浓度参数(根系碳含量、根系氮含量、根系碳氮比、茎碳含量、茎氮含量、茎碳氮比、叶片碳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碳氮比、穗碳含量、穗氮含量、穗碳氮比)。低幅度和高幅度增温分别显著增加了1.52℃和1.98℃的土壤温度。虽然低幅度增温并没有显著降低土壤湿度,但是高幅度增温显著降低了0.03 m^3 m^(–3)的土壤湿度。低幅度和高幅度增温都没有显著影响青稞株高、地径、茎长、叶片数、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穗生物量、根系碳氮含量及碳氮比、茎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和穗碳氮含量及碳氮比。低幅度和高幅度增温处理间的青稞株高、地径、茎长、叶片数、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穗生物量、根系碳氮含量及碳氮比、茎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和穗碳氮含量及碳氮比也都无显著差异。因此,在西藏,青稞生长、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穗生物量、根系碳氮含量及碳氮比、茎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和穗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增温幅度并不是线性关系。
付刚孙维李少伟钟志明
关键词:植物生长红外辐射器青藏高原
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光能利用效率对短期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3
2016年
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生态指标。定量化不同时空尺度上的LUE对研究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评估LUE对气候变暖的短期响应,2013年6月底在藏北高原一个高寒草甸布设了模拟增温实验,采用开顶式气室提高环境温度。通过控制开顶式气室的开口大小实现两个幅度的增温,开口直径分别为0.60和1.00m。基于MODIS算法,利用观测的日最小空气温度和白天的平均饱和水汽压差模拟了2013年7-9月的各个处理的LUE。结果表明,开口直径0.60和1.00m的开顶式气室分别显著增加了0.60和0.20kPa的2013年7-9月份平均的饱和水汽压差。开口直径0.60m的开顶式气室显著增加了0.66℃的2013年7-9月份平均的日最低空气温度,而开口直径1.00m的开顶式气室则非显著增加了0.25℃的2013年7-9月份的日最低空气温度。开口直径0.60和1.00m的开顶式气室分别显著减少了约12.9%(即0.06g C/MJ)和3.1%(即0.01g C/MJ)的2013年7-9月份平均的LUE。因此,气候变暖将可能会减少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且可能会随着增温幅度的增大LUE的减少幅度增大。
周楠付刚孙维李少伟沈振西何永涛张宪洲王江伟
关键词:高寒草甸光能利用率模拟增温藏北高原
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氮含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8
2015年
气候变暖影响着高寒植物的生长及其碳含量和氮含量。为了探讨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和氮含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08年7月在西藏当雄县草原站沿着海拔梯度(即4 300、4 500和4 700 m)布设了一个模拟增温实验(增温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开口和底部直径分别为1.00和1.45 m,高度为0.40 m)。通过统计分析三海拔高度上的高寒草甸的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的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探讨了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增温显著降低了海拔4 300 m 2011年7月10.5%(2.43 g·kg-1)的氮含量(F=14.95,P=0.018),显著增加了海拔4 300 m 2011年7月12.1%(2.27)的碳氮比(F=22.67,P=0.009);显著增加了海拔4 700 m 2012年7月16.3%(4.44 g·kg-1)的氮含量(F=17.03,P=0.015),显著降低了海拔4 700 m 2012年7月8.6%(1.24)的碳氮比(F=12.60,P=0.024);对三海拔2011年7月(4 300 m:F=0.89,P=0.400;4 500 m:F=0.28,P=0.627;4 700 m:F=2.65,P=0.179)和2012年7月(4 300 m:F=0.000 4,P=0.985;4 500 m:F=4.21,P=0.109;4 700 m:F=2.40,P=0.196)的碳含量都无显著影响;对海拔4 300 m 2012年7月(氮含量:F=0.13,P=0.736;碳氮比:F=0.10,P=0.764)、4 500 m 2011年7月(氮含量:F=0.01,P=0.912;碳氮比:F=0.12,P=0.750)和2012年7月(氮含量:F=0.48,P=0.525;碳氮比:F=0.004,P=0.951)以及4 700 m 2011年7月(氮含量:F=0.78,P=0.428;碳氮比:F=0.01,P=0.942)的氮含量和碳氮比都无显著影响。因此,模拟增温对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和观测年份发生变化。
付刚孙维李少伟何永涛沈振西
关键词:高寒草甸海拔梯度藏北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