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183041)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玉军朱颀人郭福明陈基根池方萍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谐波
  • 6篇高次谐波
  • 6篇次谐波
  • 5篇高次
  • 5篇高次谐波发射
  • 4篇脉冲
  • 2篇相干
  • 2篇脉冲辐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叠加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学
  • 1篇振荡
  • 1篇射线
  • 1篇双色场
  • 1篇强场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9篇朱颀人
  • 8篇杨玉军
  • 5篇郭福明
  • 3篇池方萍
  • 2篇刘俊星
  • 2篇陈基根
  • 2篇朱巍
  • 1篇胡颖
  • 1篇都文和
  • 1篇张海英
  • 1篇金明星
  • 1篇丁大军
  • 1篇鞠桂芝
  • 1篇谢林
  • 1篇于雅琴
  • 1篇史杰萍
  • 1篇陈高
  • 1篇朱红玉
  • 1篇郑长彬
  • 1篇刘丽波

传媒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维联合双原子在组合激光脉冲作用下的超高次谐波发射
2007年
本文分析了在联合原子方案下高于Ip+3.2Up的超高次谐波发射效率极低的主要因素:除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外,更重要的原因乃是在通常情况下外来电子在非母离子中没有布居.据此,提出了一个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的组合激光脉冲方案,从而将高达Ip+8Up的超高次谐波的发射效率提高了三个数量级以上.
郭福明杨玉军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
一维模型原子在组合脉冲辐照下的高次谐波发射
本文采用SMT(simple man’s theory)仔细分析了一维普薛耳-特勒势(P—T势)模型原子在高、低频组合强激光脉冲辐照下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着力讨论了电离电子在激光脉冲策动下回核并与之复合从...
郭福明杨玉军刘俊星朱巍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发射
文献传递
相干叠加态高次谐波发射的时间行为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研究了一维模型分子离子(初态为基态和一个激发束缚态叠加的相干态)在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的谐波发射谱.我们发现在高次谐波谱平台区域出现了周期性的结构变化.我们利用小波变换对谐波谱进行了暂态时间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该谐波结构产生的原因是由电离电子返回母离子时与不同束缚态复合而产生的谐波光脉冲之间相干叠加.同时采用半经典计算,对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杨玉军池方萍郑长彬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小波变换
在强场电子复合过程中发现类拉比振荡
2009年
在强场原子高次谐波发射的理论计算中,我们首次发现了在电子复合过程中本该有的涉及连续态含时布居的类拉比振荡,为观察强场高次谐波的高效发射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丰富的窗口.
郭福明杨玉军金明星丁大军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
采用组合脉冲驱动生成单一的X射线阿秒脉冲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组合激光脉冲(800 nm/9.4 fs+24 nm/1 fs)辐照联合两原子体系产生高次谐波,获得了单一的X-射线阿秒脉冲.我们发现,当固定钛宝石激光的峰值强度并改变高频谐波脉冲的峰值强度Ih时,存在一个优选的Ih范围,在该范围内相应的阿秒脉冲最优化,即强度达到最强,对此,本文从受激复合的角度给出了合理解释.
陈基根杨玉军曾思良李琛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
一维模型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8年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效率的几个基本元素,定量地得到了如下规律:(1)高次谐波发射效率与复合时刻电子在基态和连续态上的布居乘积成正比;(2)谐波发射效率随复合电子能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理论解释了上述规律产生的原因.
王丽郭福明杨玉军王晖朱红玉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
一维μ介子模型原子的超强场高次谐波发射
2005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一维μ介子原子模型,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了在超强激光场作用下该模型原子的含时Schr dinger方程,得到了它的高次谐波发射谱。该谱表明,借助于这一奇异原子模型,可将相干辐射由XUV波段推向γ射线波段。针对这个体系的高次谐波发射效率低的缺点,引入双色场后使发射效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都文和陈高陈基根杨玉军朱海燕池方萍朱颀人
关键词:双色场
广义Floquet理论下分子的持续过场取向
本文运用广义Floquet方法找到了一组分子转动态的特殊相干叠加态,从该态出发,分子的过场取向可被延续任意长的时间;运用双重复周期的外场,我们在外场脉冲时间间隔较大的不利情况下提高了分子取向程度,并且分析了Floquet...
池方萍杨玉军朱颀人
关键词:分子取向FLOQUET理论
文献传递
联合双原子在组合脉冲辐照下的高次谐波发射
2006年
首先采用经典的“三步模型”理论,分析了一维普薛耳—特勒势(P-T势)模型原子在组合脉冲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而利用该组合脉冲辐照联合双原子模型,通过调节组合脉冲的场幅、相位以及设定原子的核间距,使原子有适当的电离和较大的复合效率,因而在截止位置远达Ip+8Up处获得了效率高达10-9的高次谐波发射.
刘俊星郭福明杨玉军朱巍黄宇欣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
HTR2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HTR2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54个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以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HTR2A基因编码区序列第102碱基(rs63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结果:HTR2A基因的rs631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表明,HTR2A基因rs6313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χ2=1.852,df=1,P=0.174);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健康的杂合子父母及其患精神分裂症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传递不平衡(2χ=1.786,df=1,P=0.181),即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无差异;HTR2A基因的rs631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精神分裂症的怪异行为(χ2=5.576,df=1,P=0.018)和意志贫乏(2χ=8.322,df=2,P=0.016)两种临床症状相关。结论:HTR2A基因的rs631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但不能排除该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相关联。
张海英谢林胡颖刘丽波鞠桂芝史杰萍于雅琴刘树铮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