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259)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江智霞邹春梅李海燕赵华宇胡汝均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自救
  • 2篇互救
  • 2篇创伤
  • 1篇形式化
  • 1篇知识
  • 1篇年龄
  • 1篇年龄段
  • 1篇不同年龄
  • 1篇不同年龄段

机构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深圳市龙华新...

作者

  • 2篇江智霞
  • 1篇赵华宇
  • 1篇李海燕
  • 1篇邹春梅
  • 1篇楼婷
  • 1篇胡汝均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形式化培训在提升青少年创伤自救与互救知识及操作技能中的效果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多形式化培训,提高其创伤自救与互救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方法研究前对所有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摸底其对创伤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本次培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多形式化培训,定时定期进行创伤自救与互救的知识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培训后进行相关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并计入学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结果培训前14~16岁青少年和培训前17~19岁的青少年各项急救知识项目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4~16岁青少年与培训前比较,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7~19岁青少年与培训前比较,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亦有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7~19岁青少年除呼救的正确方法外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14~16岁青少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结束后对2组青少年进行成绩考核,与14~16岁组比较,17~19岁青少年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4~16岁青少年和17~19岁青少年均对本次培训效果满意,其满意率分别占94.65%和95.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青少年应能够提高创伤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减少危害造成的恶劣影响。
邹春梅江智霞谢齐群李海燕胡汝均武斌楼婷李怡兰
关键词:自救互救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创伤自救与互救知识重视程度及掌握程度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遇到创伤的自救与互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防止家庭悲剧的发生。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辖区内随机6所初高中学校内389例创伤青少年患者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创伤的发生主要原因,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青少年对防止意外伤害等创伤危险因素以及当发生创伤危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知识的重视程度与掌握程度。结果14~16岁青少年发生的创伤中以摔伤、运动伤、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分别占25.52%、17.71%、和10.47%,而17~19岁青少年发生的创伤以交通伤、暴力伤、和运动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分别占25.89%、20.81%和19.80%。14~16岁青少年对创伤自救与互救的重视程度中非常重视占26.04%,完全不重视占57.81%,17~19岁的青少年非常重视占35.03%,完全不重视占41.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7~19岁的青少年在创伤自救与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例数明显高于14~16岁的青少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2组青少年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中毒现场急救等需要相关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方面掌握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逃生知识和意外事故现场急救知识了解程度相对较高。结论青少年在对待创伤自救与互救问题上不够重视,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对安全意识的重视,为提高青少年学习创伤自救与互救提供平台。
谢齐群赵华宇江智霞李怡兰邹春梅李海燕
关键词:不同年龄自救互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