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1A55-35)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学兰李慧芬李彬徐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栀子
  • 2篇绿原
  • 2篇绿原酸
  • 1篇中绿原酸
  • 1篇色素类
  • 1篇炮制品
  • 1篇栀子苷
  • 1篇鞣质
  • 1篇鞣质含量
  • 1篇西红花
  • 1篇西红花酸
  • 1篇西红花苷
  • 1篇历史沿革
  • 1篇红花
  • 1篇HPLC法
  • 1篇不同炮制品
  • 1篇炒制

机构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学兰
  • 3篇李慧芬
  • 1篇徐苹
  • 1篇李彬

传媒

  • 1篇中成药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栀子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张学兰程合丽李慧芬
关键词:栀子历史沿革
炒制温度和时间对栀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鞣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考察炒制温度和时间对栀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CY640A型炒药机,在投药量一致的条件下,在多种温度下分别炒制栀子,制备不同受热条件的栀子供试品。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供试品栀子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用皮粉法测定各供试品鞣质的含量。结果在180~240℃之间,随着炒制温度升高,时间延长,栀子苷、绿原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鞣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20℃炒制21min的供试品鞣质含量最高。结论炒制温度和时间对栀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鞣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此方法为探讨栀子的炮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慧芬张学兰
关键词:栀子栀子苷绿原酸鞣质炒制
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含量为指标,对3个产地的栀子、炒栀子与焦栀子中试饮片进行比较。结果: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西红花酸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结论:加热炒制可使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显著降低,栀子经炒黄、炒焦后可产生西红花酸。
张学兰徐苹李彬
关键词:栀子西红花酸
栀子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含量比较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含量顺序为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结论:栀子炒黄、炒焦后绿原酸含量降低。
李慧芬张学兰
关键词:栀子炮制品绿原酸HPLC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