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501)

作品数:135 被引量:442H指数:10
相关作者:戴韧杨茉杨爱玲郭雪岩陈二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4篇机械工程
  • 19篇理学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7篇数值模拟
  • 37篇值模拟
  • 17篇气动
  • 8篇气膜
  • 8篇气膜冷却
  • 8篇流场
  • 7篇叶轮
  • 7篇叶栅
  • 7篇气动性能
  • 7篇换热
  • 6篇大涡模拟
  • 6篇翼型
  • 6篇燃烧
  • 6篇离心泵
  • 6篇飞艇
  • 6篇传热
  • 5篇平流层
  • 5篇平流层飞艇
  • 5篇气动噪声
  • 5篇气轮机

机构

  • 133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吉林建筑工程...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密苏里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东方汽轮机有...
  • 1篇杭州汽轮机股...
  • 1篇上海同驰换热...
  • 1篇浙江金菱制冷...

作者

  • 42篇戴韧
  • 24篇杨茉
  • 23篇杨爱玲
  • 18篇郭雪岩
  • 15篇陈二云
  • 10篇卢玫
  • 9篇王宏光
  • 9篇陈康民
  • 9篇王海民
  • 8篇余敏
  • 7篇单彦广
  • 7篇张海军
  • 7篇陈榴
  • 7篇马大为
  • 7篇李凌
  • 6篇胡寿根
  • 6篇章立新
  • 6篇赵改平
  • 6篇赵军
  • 6篇杨帆

传媒

  • 38篇工程热物理学...
  • 18篇上海理工大学...
  • 8篇动力工程学报
  • 7篇力学季刊
  • 6篇流体机械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机械研究与应...
  • 4篇化工学报
  • 4篇能源研究与信...
  • 4篇排灌机械工程...
  • 3篇爆炸与冲击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包装工程
  • 2篇风机技术
  • 2篇燃气轮机技术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6篇2014
  • 12篇2013
  • 27篇2012
  • 23篇2011
  • 32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对流的LB方法模拟及其非线性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LB方法和QUICK差分方法模拟了方腔内竖直平板自然对流和底部加热方腔内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实现了LB方法对具有孤立体的封闭空间内耦合的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所得数值结果与QUICK差分方法的数值结果及已有的烟可视化实验结果一致;两种方法对底部加热方腔内自然对流问题的预测结果均出现了静态分岔和动态分岔;根据底部加热方腔内自然对流换热数值结果给出的极限环型速度相图和功率谱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数值结果的非线性特性一致.
赵婷杨茉卢玫单彦广余敏陶文铨
关键词:自然对流分岔
新型多功能冷热联供复合系统在家庭节能领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家用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是家庭节能降耗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家用冷热联供机,该装置综合了家用空调、冰箱、热水器的多种功能,并带有余热回收环节,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为家庭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朱超杨茉
关键词:节能余热回收
流动和传热问题的分区并行计算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交错网格下的SIMPLE数值算法实施了分区并行计算方法,在小型局域网下实现了流动和传热问题的并行数值计算。对两个经典的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建立的并行计算环境和分区并行算法能够得到正确的和收敛的数值结果。但与串行计算结果相比,并行计算误差明显大于串行计算误差。对并行算法做出的性能分析表明,所给出的并行算法得到了明显的加速效率。随着计算规模的增大,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提高更显著。
李佳明杨茉余敏卢玫
关键词:并行计算
二维环空管道后台阶突扩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环空管道后台阶突扩流动是空气正循环钻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了钻探岩屑是否能够顺利上返地面.该模型中对再附着过程的演变进行了大涡模拟(LES).指出在层流状态下主回流区长度随雷诺数Re的增加而增加;过渡流状态时出现内壁二次回流区,角部二次回流区和外壁三次回流区;湍流状态时,随着角部二次回流和外壁三次回流的消失,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处出现大尺度涡;得出了台阶上游和下游较远处流场层流时为抛物线分布,湍流时近似为对数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湍流情况下流场中大尺度涡结构的瞬时发展和演变过程,以期实现对湍流的有效控制,并为进一步研究气体钻井环空管道内颗粒和大涡的相互作用规律奠定基础.
杨晓明赵军徐建树仲志刚孙业志胡寿根
溶液液滴在热等离子体射流中的运动和蒸发
2011年
为考察溶液注入热等离子体喷涂过程中喷雾参数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溶液液滴在热等离子体中运动蒸发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液滴在不同参数下的运动和蒸发的过程,考虑了液滴、热等离子气流及液滴表面气体混合物随温度及组分的物性变化以及斯蒂芬流的影响,得到液滴的运动轨迹,蒸发速率以及半径和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液滴的尺寸或提高入射速度,使液滴获得较大的初始动量,可使液滴进入射流高温区得到充分加热强化蒸发。
胡媛单彦广
关键词:液滴蒸发数值模拟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大颗粒流化床在不同密度、布风装置及曳力模型情况下的气固两相流动,考察了大颗粒流化床流化和流动特点,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床层压力瞬时变化,床层碰撞比,以及颗粒速度径向和空隙率轴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比较,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气泡产生快,颗粒横向运动能力强;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其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边壁处的速度比中心位置处减小的快;比较3种曳力模型,发现其模拟的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床层膨胀比实验关联式相比,3种模型预测的值比实验关联式要大一些.通过研究,3个曳力模型中Gidaspow模型相对适用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数值模拟.
晁东海郭雪岩
关键词:流化床并行计算大颗粒
机械通风横流式冷却塔组的节能试验研究
2010年
以多主机空调系统中的机械通风横流式冷却塔组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运行的塔组和连通运行的塔组以及在塔组中是否实行风路控制进行了冷却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所测试的条件下,
关键词:冷却塔通风节能空调系统
沸腾汽泡微液层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核态沸腾中位于汽泡底部的微液层在热量传递的过程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用激光干涉法结合高速摄影技术清晰地记录了沸腾汽泡生长过程中微液层干涉图样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干区出现后三相接触线的变化规律,从实验中发现微液层干区半径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良好的线性趋势。本文对干区出现前后汽泡基圆半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干区出现之前汽泡基圆半径随时间迅速增加,在干区出现之后,基圆半径的变化趋势趋于平缓。本文通过积分法计算了汽泡成长过程中微液层体积的变化规律,微液层体积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高明章立新郑平全晓军
关键词:激光干涉汽泡动力学
不同湍流模型对热等离子体射流模拟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应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传热与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在相同初始条件下,计算得到了采用不同湍流模型时氩等离子体射流对称轴线上的温度、速度及空气质量分数分布,并与文献中同等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标准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时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而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更为接近。不同湍流模型时射流核心区的温度和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热等离子体射流的传热和流动,更能体现等离子体射流核心区层流特性这一物理本质。
漆熙单彦广
关键词:等离子体射流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布风装置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为基础,采用基于压力的PC-SIMPLE算法,标准k-ε的分散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在3种不同气体布风装置下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获得了其床内颗粒体积分率和速度的分布规律.相对于单层多孔板流化床,管式和凹形多孔板流化床达到稳定流化状态的时间较短.在相同的床高和径向位置处,管式和凹形多孔板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率随时间的变化较强烈.不同布风装置的流化床总体上在床内形成了中心区域体积分率较小,向上运动;近壁面区域体积分率较大,向下运动的"环核"结构.
张丹郭雪岩
关键词:流化床数值模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