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5)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小贞金相灿卢少勇刘倩蒋丽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湖泊
  • 3篇底泥
  • 2篇滇池
  • 2篇污染
  • 1篇底泥环保疏浚
  • 1篇底泥污染
  • 1篇底泥再悬浮
  • 1篇滇池污染
  • 1篇毒性
  • 1篇蓄积毒性
  • 1篇遗传毒性
  • 1篇营养盐
  • 1篇营养盐释放
  • 1篇再悬浮
  • 1篇植被
  • 1篇植被重建
  • 1篇渗流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毒性
  • 1篇疏浚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昆明市环境监...

作者

  • 6篇胡小贞
  • 4篇金相灿
  • 2篇刘倩
  • 2篇卢少勇
  • 2篇蒋丽佳
  • 1篇余辉
  • 1篇胡家会
  • 1篇施春红
  • 1篇李英杰
  • 1篇储昭升
  • 1篇李颖宏
  • 1篇朱旭
  • 1篇李发荣
  • 1篇陈玉明
  • 1篇宋菲菲
  • 1篇苗青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滇池福保湾植被重建对底泥再悬浮及营养盐释放的控制被引量:12
2012年
为估算滇池福保湾植被重建工程对底泥再悬浮及营养盐的控制效果,对重建示范区内及区外进行了悬浮物沉降现场研究,并利用颗粒物捕获器收集底泥悬浮颗粒,分析重建区内、重建区外、不同生活型植物重建区的悬浮颗粒物沉降通量,比较了不同水生植物修复区的颗粒物再悬浮通量,估算了植被重建区底泥再悬浮的通量及营养盐N、P释放量.结果表明:水生植被重建区外悬浮物净沉降量明显高于重建区内,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估算,97d内工程区内底泥的再悬浮量、N的释放量、P的释放量分别是区外相同面积的15.71%、13.30%和12.44%,底泥污染控制与植被重建后对沉积物再悬浮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沉水植物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效果相对挺水植物显著.
胡小贞刘倩李英杰
关键词:沉降通量底泥再悬浮滇池
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平台及其设计思路
2014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要良好认知湖泊,需要治理技术与理念的支撑。本研究在“十一五”湖泊主题数据与成果收集、整理分析与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应用集成环境的平台软件,建立主要湖泊环境、生态与集成技术的数据库,并设计与构建集成技术、管理系统、示范工程、治理案例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平台,为我国不同类型湖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胡小贞金相灿李颖宏蒋丽佳
关键词:湖泊管理平台
滇池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一期工程实施后环境效益评估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对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底质及水生生物的监测和分析,评价工程实施后对改善草海水质,减轻内源负荷及对水生态恢复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疏浚工程直接去除了草海污染底泥层,随污染层分别去除TN、TP20 538 t和1 716 t。疏浚后草海水体透明度由0.37 m提高到0.80 m,水体中的TN和TP由疏挖前的8.91 mg/L和1.07 mg/L降低到疏挖后的8.15 mg/L和0.69 mg/L。疏浚后新生界面层促使形成新的水—沉积物的平衡,水质与底质条件改善以及水下光照条件超过沉水植物恢复的需求,是疏浚后水生态呈现恢复趋势的机理。
胡小贞金相灿刘倩李发荣
关键词:滇池底泥环保疏浚
不同草皮构建的湖泊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选择宜兴地区常见的3种草皮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模拟构建草皮缓冲带,并模拟宜兴地区降雨时产生的汇流过程和雨量进行太湖缓冲带对陆域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草皮缓冲带能有效地截留径流中的SS,3种草皮缓冲带的径流对SS的去除率为百慕大缓冲带>三叶草缓冲带>高羊茅缓冲带>空白对照(不种植草皮的空白土壤),且沿程去除效果增强;草皮缓冲带的渗流对TN、NH3-N、TP净化效果均显著(p<0.05)高于径流;3种草皮缓冲带在试验槽前0.9m处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为明显,湖泊缓冲带的宽度与其污染物截留效果呈正比;总体来说,草皮生物量与其构建的湖泊缓冲带的污染物去除率呈正相关,三叶草和百慕大有较大的地上生物量,其构建的缓冲带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而高羊茅的地上生物量相对较小,其构建的缓冲带污染物去除率也相对较低。
苗青施春红胡小贞蒋丽佳
关键词:缓冲带径流渗流太湖
国外不同类型湖泊治理思路分析与启示被引量:20
2013年
为给我国湖泊水污染控制与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经验,选取位于日本、欧洲、北美等地的17个湖泊进行案例剖析,根据这些湖泊的自然特征(湖泊面积、平均水深与水体功能)将其分为大中型浅水湖泊、深水湖泊以及景观(小型)湖泊三种典型类型。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对比研究和集成凝练等技术手段,分析三类湖泊的治理思路及治理技术。分析得出,湖泊治理应坚持不懈、持续治理;在良好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科学治理;重视长期监测与基础研究;以污染源控制为基础,多种技术手段并用;进行生态修复,保持湖泊自然生态特征;加强流域管理,并重视立法、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
宋菲菲胡小贞金相灿余辉
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及其适用性探讨被引量:55
2009年
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三类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即环保疏浚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钝化技术的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内容、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各项技术的优缺点、费用效益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环保疏浚技术适用于大面积重污染湖区或河口底泥污染的控制,原位覆盖技术适用于中深水湖泊、海域或河流底泥污染的控制,原位钝化技术适合于风浪扰动不大、非饮用水源地功能湖泊底泥污染的控制。并对三项技术在我国湖泊底泥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胡小贞金相灿卢少勇储昭升
关键词: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技术
泥鳅在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泥鳅营底栖生活,生存能力强,易于饲养,便于采集和处理,有作为模式生物的潜力。受到污染物胁迫时,泥鳅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水平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存活、生长和繁殖从而受到影响。泥鳅的这些特性可以被用来进行污染物毒性评价。从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生殖力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综述和分析了泥鳅在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陈玉明卢少勇朱旭胡家会
关键词:泥鳅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联合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