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120)

作品数:29 被引量:237H指数:9
相关作者:朱恒民魏静宋瑞晓马静刘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舆情
  • 7篇网络
  • 5篇舆论
  • 4篇谣言
  • 4篇舆情传播
  • 4篇网络舆情
  • 4篇媒体
  • 3篇网络谣言
  • 3篇互联
  • 2篇大学生
  • 2篇演进
  • 2篇谣言传播
  • 2篇知识转移
  • 2篇社会网络分析
  • 2篇网络舆论
  • 2篇网民
  • 2篇协同演进
  • 2篇联网
  • 2篇媒体作用
  • 2篇互联网

机构

  • 27篇南京邮电大学
  • 9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1篇朱恒民
  • 9篇魏静
  • 5篇宋瑞晓
  • 4篇马静
  • 4篇刘凯
  • 4篇沈超
  • 3篇卢子芳
  • 3篇刘艳
  • 2篇张立凡
  • 2篇洪小娟
  • 2篇朱庆华
  • 2篇孙科学
  • 2篇程景清
  • 2篇周姝怡
  • 2篇杨柳
  • 1篇丁可柯
  • 1篇何秀美
  • 1篇苗建军
  • 1篇李青
  • 1篇杨东超

传媒

  • 8篇情报杂志
  • 6篇现代图书情报...
  • 3篇情报科学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管理评论
  • 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移动通信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谣言话题传播与网民行为协同演进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网络谣言泛滥且难以识别、监管的现状,从话题扩散和群体行为交互两方面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进行协同研究,设计了网络谣言传播系统的计算实验模型,并从网民服务商监管、媒介数量和网民密度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监管系统中较易产生网络谣言和衍生话题;网络服务商的监管会导致更多网民了解相关信息,但会显著降低传谣者比率;应用媒介数量、网民数量与信息传播速度正相关,媒介越多,谣言初始传播速度越快,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状态时各类网民的比例,网民密度越大,网络谣言扩散速度越快,谣言话题越易消退。
沈超朱庆华朱恒民
关键词:网络谣言协同演进
网络谣言传播中群体角色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谣言传播中的角色假设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法对网络谣言传播进行研究,以期抽象网络谣言中的主体角色假设,为网络谣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大学生群体内进行了网络谣言传播实验,通过问卷获取三则不同主题网络谣言传播中的个体行为与观点信息,使用统计分析和K-means算法对个体分群,调整聚类参数优化分类结果,分析实验对象的群体角色与特征。[结果/结论]网络谣言传播实验的统计分析表明求证是个体传播信息的主要动机,不同于经典的SIR模型,网络谣言传播中的受众角色可以分为编辑者、辟谣者、转发者和接收者4类,据此提出了网络谣言传播的角色交互模型。
沈超周姝怡朱恒民
关键词:网络谣言SIRK-MEANS大学生
基于耦合网络的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人们拥有网民和现实社会人双重身份,可以同时在线上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线下社会人际网络两种渠道传播话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型来研究这种舆情传播现象。[方法/过程]采用Price网络和WS网络模拟线上线下网络层,通过一定的关系连接设计了传播的耦合网络载体。针对线上辐射传播,线下选择传播的特性以及节点双渠道传播的状态变化规律,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SIR_2O。[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线上线下互动扩大了话题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下传率和上传率都与传播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其联合作用存在传播阈值。
朱恒民杨柳马静魏静
关键词:舆情传播
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抑制、促进和抑制促进共存三种。政府因素作用的差异使得舆情发展演化产生了不同。研究网络舆论中的政府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去对待并解决舆论危机。统计分析近年来和政府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发展规律,计算了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作用值。研究发现:若舆情事件中政府因素起促进作用,那么政府对舆论危机的作用值最大。
刘凯朱恒民卢子芳
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政府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中Wi-Fi分流系统方法研究
2015年
Wi-Fi分流实现从2G/3G/LTE网络转移移动流量到Wi-Fi的网络功能,对解决移动数据网络拥塞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研究了2G/3G移动通信网络中利用Wi-Fi进行分流的系统方法,重点介绍了3GPP规范定义的Wi-Fi分流架构和鉴权方法、实际工程部署所采用的Wi-Fi分流架构和鉴权方法,并对这2种分流架构和鉴权方法进行了对比说明。最后,给出了在一种指定场景下移动通信用户通过Wi-Fi进行分流的完整认证/授权/计费流程。
刘艳
关键词:移动通信EAP-AKA
在线社交网络中具有传播价值的弱关系识别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意义]鉴于在线社交网络中的部分弱关系在信息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出定量模型来计算和识别具有传播价值的弱关系,以更好地了解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关系结构。[方法/过程]基于历史交互数据定义了连边权重,运用PageRank算法思想确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最后对关键节点间的弱关系路径进行重要性评价,以识别具有传播价值的弱关系。[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弱关系路径使信息能够在以意见领袖为中心的社交团体之间"链式"传播,也从侧面揭示了网络中信息流动的关系结构。
尹熙成朱恒民魏静马静
关键词:信息传播弱关系
基于双栈架构的下一代AAA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2014年
针对下一代通讯网络EPC(Evolved Packet Corenetwork)系统中AAA服务器通信协议的特点:同时支持Radius协议和Diameter协议,为了解决AAA对不同协议的兼容和自动翻译问题,文中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Radius/Diameter双协议栈的用于下一代通讯网络EPC系统中的AAA服务器。通过采用协议适配与转换模块、Radius协议栈模块、Diameter协议栈模块等,经过简单的配置,AAA服务器即可自动完成不同协议的翻译和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支持双栈架构的下一代AAA服务器,能够很好地兼容不同的协议,并有效降低了工程维护成本。
刘艳程景清孙科学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双协议栈
个体视角下的网络舆情传递链路预测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网络舆情传播中网民个体的"从众效应"和"阈值效应"的传递特点分析,对舆情传递的链路结构进行预测。【方法】采集真实网络舆情传递在线数据,利用舆情传递个体的节点属性及舆情传递网络结构的已知信息,使用链路预测方法,分别针对网络舆情无标度(BA)网络模拟数据和真实舆情传递网络数据,预测已有节点间即将产生的舆情传递连接。【结果】通过网络数据仿真和BBS真实数据链路预测分析发现,在众多的链路预测相似性指标中,局部路径指标(LP)算法得出的链路预测结论正确率最高,说明LP算法适合此类舆情传递网络的链路预测分析。【局限】仅限于对已有链路预测相似性指标的应用,没有对传统链路预测相似性指标进行相应的改进。【结论】从数据角度提供一个有效的预测舆情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以期为网络舆情控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魏静朱恒民宋瑞晓蒋世兵
关键词:链路预测无标度网络
在线知识转移网络的复杂性扩散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经由网络结构以及节点所处的传播环节,总结出知识转移网络的传播特点。发掘降低网络传输成本,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的在线网络建设方法,识别出影响在线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经解析发现单纯提高网络节点度并不能实现提高在线知识在网络传输范围的目的,网络有效连接的建设才是根本。网络传输效率的提高不是由网络最短路径决定的,而是与网络状态决定下的最短路径有关。
魏静朱恒民宋瑞晓苗建军
关键词:知识转移BBS论坛
大学生群体学习行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WEB2.0时代,网络社交媒介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形成了复杂的大学生学习网络。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操作系统课程为例,构建了学习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网络密度、出入度、凝聚子群和孤立点等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学习网络结构会显著影响学习成效,学习网络交流越频繁,总体成效越高。对学生个体而言,其交流的活跃性取决于交流的预期收益,成绩较好学生交流预期收益较低因而交流活跃性不高,成绩中等学生交流活跃度较高,成绩较差学生容易成为孤立点。通过评优评奖等方式激励成绩优秀学生参与学习网络交流,对低分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辅导能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
沈超何秀美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集群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