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695)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高伟阳李浙峰李俊杰高自勉林康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3篇穿支
  • 2篇血管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增生性瘢痕成...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支皮瓣
  • 2篇皮瓣成活
  • 2篇瘢痕
  • 2篇瘢痕成纤维细...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细胞
  • 2篇过氧化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成活
  • 2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高伟阳
  • 5篇李俊杰
  • 5篇李浙峰
  • 4篇何智灵
  • 4篇吕雷
  • 4篇林康
  • 4篇高自勉
  • 1篇张义鹏
  • 1篇王安远
  • 1篇张国佑
  • 1篇李志杰
  • 1篇茹翱
  • 1篇林丁盛
  • 1篇闫合德
  • 1篇宋永焕
  • 1篇王珑
  • 1篇丁健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PAR-γ激动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并探讨其抗瘢痕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一定浓度的AngⅡ、Ros、GW9662作用下,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情况。结果CCK-8法吸光度A值、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以及蛋白表达,AngⅡ组分别为1.0825±0.007、6.45±0.97、4.92±0.86、2.92±0.41、2.78±1.04;Ros+AngⅡ组为:0.7224±0.012、1.82±0.34、1.78±0.27、1.57±0.46、1.68±0.39。Ros组为:0.5547±0.012、0.97±0.12、1.07±1.08、1.05±0.43、1.14±0.36;GW9662+Ros+AngII组为:1.0560±0.005、5.83±0.24、4.47±0.32、2.69±0.35、2.62±0.27。CCK-8法吸光度,Col-Ⅰ和FNmRNA以及蛋白表达量,Ang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AngⅡ组则使这种效应明显降低(P〈0.05)。Ro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W9662+Ros+AngII组与Ros+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可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Col-Ⅰ和FN合成增多的效应,可能具有体外抗瘢痕纤维化的作用。
林康吕雷高伟阳何智灵张国佑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成纤维细胞
饥饿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自噬发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饥饿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自噬的发生。方法: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EBSS(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代替培养液,分别饥饿0 h、1 h、2 h、3 h,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chain 3,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单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LC3和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在饥饿1 h开始增加,2 h达到高峰,3 h逐渐下降,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荧光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饥饿2 h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出现自噬囊泡。结论:饥饿可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发生自噬,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吕雷林康高伟阳何智灵高自勉李浙峰李俊杰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自噬饥饿
吡格列酮药物延迟对大鼠跨区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药物延迟对大鼠跨区穿支皮瓣成活及choke血管的影响。方法取7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5),在背部建立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包括两个choke血管区域。实验组术前按照10mg/(kg·d)剂量取吡格列酮并溶于1.5mL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对照组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大体观察皮瓣成活状况,并于7d时测量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术后7d采用明胶.氧化铅灌注进行皮瓣血管造影观察,取皮瓣choke Ⅱ区中央区域组织行HE染色,测量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VEGF表达情况。术后即刻及1、3、5、7d取choke Ⅰ区及Ⅱ区中央区域组织测量NO含量。结果术后两组皮瓣大体变化相似,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坏死,但7d时实验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87.73%±3.25%)显著高于对照组(76.07%±2.92%)(t=10.338,P=-0.000)。血管造影显示实验组chokeⅠ、Ⅱ区真性吻合数分别达(5.40±1.14)、(3.00±0.71)个,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0.84)、(0.80±0.84)个(F=3.479,P=-0.008;t=-4.491,P=0.002)。实验组chokeⅡ区MVD及VEGF表达分别为(33.16±7.73)个/mm2、4368.80±45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29±5.91)个/mm2、2241.24±554.43(t=-5.073,P=0.000;t=14.789,P=0.000)。除术后即刻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chokeⅠ、Ⅱ区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通过促进皮瓣choke血管扩张及血管新生改善皮瓣血供,从而提高了大鼠背部跨区穿支皮瓣的成活率。
李浙峰高伟阳陈时益李俊杰闫合德李志杰林丁盛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吡格列酮
趾背五边形皮瓣重建趾蹼治疗先天性并趾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趾背五边形皮瓣重建趾蹼治疗先天性并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趾背五边形皮瓣重建趾蹼并获随访的先天性并趾患儿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2个月;左足5例,右足4例;双足1例;共重建13处趾蹼。7例合并多趾畸形,1例合并短趾畸形。术后根据足趾功能及趾蹼外观、深度、坡度以及主观满意度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3个皮瓣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6个月。重建后趾蹼皮肤颜色、质地均与健侧趾蹼相似。其中9例单足患儿9处分趾后两足趾外展度达(42.879±3.703)°,与健侧(45.922±2.6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4,P=0.062);重建趾蹼深度为(1.881±0.266)cm,与健侧(1.631±0.20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P=0.039);重建趾蹼坡度为(42.733±3.421)°,与健侧(41.189±5.5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7,P=0.490)。1例双足4处趾蹼重建者,左、右足重建后的趾蹼外观与正常趾蹼相似。结论采用趾背五边形皮瓣重建趾蹼治疗先天性并趾,术中无需植皮,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皮瓣成活率高;重建的趾蹼外观及足趾功能与正常足趾相似。
陶先耀王珑高伟阳丁健封晓亮王安远宋永焕
关键词:趾蹼
皮瓣延迟术对大鼠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观察皮瓣延迟术对大鼠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大鼠背部右侧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将3个血管体之间的2个交界区域由皮瓣蒂部开始以远依次命名为闭塞区域1、闭塞区域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10只SD大鼠分为常规皮瓣组40只、单纯延迟组30只、延迟皮瓣组40只,(1)于常规皮瓣组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只大鼠直接行皮瓣手术,术后0(即刻)、1、2、3、7d分别处死6只,取2个闭塞区域全层皮肤组织行HE染色检测血管密度及外径.剩余10只大鼠颈外静脉置管后行皮瓣手术,从术后0d(5只)或术后1d(5只)开始每隔2d注射1.5 mL荧光素钠(100 g/L)观察皮瓣血运变化,每只注射4次;术后7d,计算10只大鼠皮瓣成活率,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法行血管造影观察皮瓣内血管形态与分布,(2)单纯延迟组大鼠仅通过局部皮肤小切口手术结扎右侧胸背动脉,术后0(即刻)、1、2、3、7 d分别处死6只大鼠同常规皮瓣组部位取皮肤标本测量血管密度及外径.(3)延迟皮瓣组大鼠按单纯延迟组术式行延迟手术,术后7d按与常规皮瓣组相同的方法选取、分配及处理本组所有大鼠并检测相应指标.对数据行成组样本t检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1)3组间比较,术后7d闭塞区域1、闭塞区域2血管密度差异均明显(F值分别为2.69、2.76,P值均小于0.05),延迟皮瓣组大鼠术后7d闭塞区域1、闭塞区域2血管密度分别为(29±7)、(31±8)个/mm^2,显著高于常规皮瓣组的(23±5)、(23±3)个/mm2(q值分别为5.67、6.01,P值均小于0.05),且显著高于组内术后0d水平(q值分别为6.42、7.14,P值均小于0.05),术后3、7d,常规皮瓣组、延迟皮瓣组大鼠闭塞区域1血管外径显著高于单纯延迟组(q值为8.15~11.13,P值均小于0.05);延迟皮瓣组
李俊杰高自勉高伟阳李浙峰
关键词:外科皮瓣闭塞血管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随意皮瓣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B组、C组),再次构建大鼠背部任意瓣(3cm×10cm)模型,成模后B组术后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 U/kg),A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10天取皮瓣检测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VEGF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SDF-1α及MMP-9含量。结果皮瓣面积C组(33.34±2.01)%明显低于A(50.17±2.29)%组与B(48.3±2.43)%组(P<0.01),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B组皮瓣的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C组减轻;新生血管计数B组17.5±3.29/平方毫米明显高于A组22.08±3.84/mm2,A、B组均明显高于C组11.33±2.42/mm2(P<0.01)。VEGF表达量A组4528.16±551.26、B组3671.67±482.04明显高于C组2571.08±535.45(P<0.01),A组与B组无差异(P>0.05)。血清中SDF-1α、MMP-9的含量A组、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增加SDF-1α、MMP-9、VEGF表达等途径促进皮瓣生血管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糖尿病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何智灵李浙峰高伟阳李俊杰林康吕雷高自勉茹翱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随意型皮瓣糖尿病大鼠
大鼠背部单一穿支蒂皮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单一穿支血管蒂皮瓣的动物模型,探讨单一穿支血管所能营养的最大的皮肤范围。方法选择36只雄雌不限的SD大鼠,分成A、B、C3组,每组12只,以大鼠背部双侧肩胛骨顶点连线为上界、双侧髂棘连线下1em处为下界,分别以旋髂深动脉穿支(DCIA)、后肋间动脉穿支(PIA)及侧胸动脉穿支(LTA)为蒂,设计13cm×6cm皮瓣,术后72h体内注射荧光素钠观察皮瓣染色情况,术后7d观察记录皮瓣成活情况,氧化铅明胶造影显示皮瓣血管结构。结果C组及A组皮瓣远端无荧光染色,B组整个皮瓣出现荧光;C、A、B各组皮瓣的成活率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氧化铅明胶造影显示皮瓣头端坏死区域LTA血管结构部分消失,B组显示各供区血管结构清晰,C组显示尾端坏死区域DCIA血管结构部分消失及紊乱。结论以单一穿支血管蒂为中心可放射性地完整带动其周围多个第2血管供区,第3血管供区远端坏死,在一个方向上血供能到达的最远距离是第3血管供区的穿支入皮点,这对临床上设计穿支皮瓣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何智灵高伟阳李俊杰林康吕雷李浙峰高自勉张义鹏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