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672)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朱泽章邱勇沙士甫闫煌江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畸形
  • 6篇CHIARI...
  • 5篇术后
  • 5篇颅窝
  • 5篇后颅窝
  • 5篇脊柱
  • 5篇脊柱侧
  • 5篇脊柱侧凸
  • 5篇后颅
  • 5篇侧凸
  • 4篇脊髓
  • 4篇脊髓空洞
  • 4篇脊髓空洞症
  • 4篇减压术
  • 3篇减压术后
  • 2篇融合术
  • 2篇特发性脊柱
  • 2篇特发性脊柱侧...
  • 2篇小脑
  • 2篇脊柱融合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9篇邱勇
  • 9篇朱泽章
  • 7篇沙士甫
  • 5篇闫煌
  • 4篇钱邦平
  • 4篇江龙
  • 3篇孙旭
  • 3篇刘臻
  • 2篇谢丁丁
  • 2篇伍伟飞
  • 1篇朱卫国
  • 1篇杨宗
  • 1篇徐磊磊
  • 1篇张银昌
  • 1篇吴涛
  • 1篇汪舟
  • 1篇赵清华
  • 1篇蒋健
  • 1篇秦晓东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儿后颅窝减压术术中分流与术后转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儿后颅窝减压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中施行空洞分流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后颅窝减压术治疗的40例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患儿,根据术中是否施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分为PFD+空洞分流组(A组)与单纯PFD组(B组)。其中,A组患儿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13.5岁;B组患儿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13.1岁。于T1加权MRI上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空洞长度、最大脊髓空洞直径/脊髓直径值(S/C值),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脊髓空洞改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空洞大小均无显著差异。A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6.8±6.1)个月;B组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4±3.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空洞长度(9.0±6.5)个椎体、S/C值0.56±0.28均较其术前(13.1±4.5)个椎体和0.78±0.07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空洞长度改善率、S/C值改善率分别为(34.4±37.5)%和(30.3±33.3)%;B组平均空洞长度改善率、S/C值改善率分别为(52.1±29.3)%和(41.2±31.2)%;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洞长度改善值为(4.1±5.1)节段,B组为(5.9±4.4)节段;A组S/C改善值为0.22土0.23,B组为0.32±0.2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洞分流术对行后颅窝减压术的青少年Chiari畸形患儿的空洞转归无明显影响,然而其远期疗效有待更大样本、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行进一步证实。
汪舟朱泽章邱勇蒋健钱邦平沙士甫谢丁丁江龙
关键词:畸形脊髓空洞症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后颅窝减压术后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估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患者后颅窝减压术(PFD)后脊柱侧凸的自然进展并分析影响侧凸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PFD治疗的26例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PFD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弯型、矢状面参数(胸椎后凸、胸腰段交界后凸、腰椎前凸)、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空洞大小及长度。定义末次随访Cobb角小于或等于行后颅窝减压术时5。为侧凸未进展(未进展组),大于行后颅窝减压术时5。以上为侧凸进展(进展组)。运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PFD术前各项参数间的差异。结果26例患者接受PFD手术时平均年龄6.5~14.7(10.3±2.4)岁,主弯Cobb角20—45(33.5±7.7)°。术后24—118(57.5±26.9)个月随访时,11例(42%)患者脊柱侧凸获得稳定或改善。进展组平均初始年龄显著大于非进展组(11.1±2.2)比(9.2±2.2)岁,P=0.041,此外进展组中胸腰双弯比例显著高于非进展组(26.7%比9.1%,P=0.037)。而Cobb角、Risser征、矢状面参数、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空洞大小及长度、术前伴神经症状/体征比例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后颅窝减压术后42%的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患者可获得脊柱侧凸的稳定或改善。PFD手术时年龄较大、胸腰双弯弯型可能是术后脊柱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
沙士甫朱泽章邱勇孙旭钱邦平刘臻闫煌江龙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脊柱侧凸减压术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延髓及小脑位置变化与空洞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测量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后颅窝减压(PFD)手术前后延髓及小脑的位置,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与空洞转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46例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0~17岁,平均(13.9±1.9)岁.患者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13±12)个月.在正中矢状位MRI上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延髓脑桥沟、第四脑室顶点、小脑扁桃体下端的纵向及横向位置、延髓脊髓角、空洞的最大前后径与同水平处脊髓前后径的比值(S/C最大比值)及空洞的长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FD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使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的变化值与空洞改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FD术后31例(67.4%)患者延髓脑桥沟向上方移位,35例(76.0%)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端向上方移位.40例(86.9%)患者脊髓空洞改善,S/C最大比值、脊髓空洞长度在PFD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14和7.816,P=0.000),S/C最大比值及空洞长度的改善率分别为32%±30%和43%±33%.延髓脑桥沟的上移(r =0.332,P=0.027)、小脑扁桃体下端的上移(r=0.298,P=0.044)与S/C最大比值改善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PFD术后延髓脑桥沟及小脑扁桃体下端的上移对脊髓空洞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谢丁丁朱泽章邱勇沙士甫江龙钱邦平孙旭闫煌
关键词:小脑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脊髓空洞形态与后颅窝容积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Ⅰ, CMⅠ)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脊髓空洞形态与后颅窝线性容积的关系,探讨影响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后颅窝解剖学因素。方法:2003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CMⅠ患者共59例,男34例,女2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9岁,Risser征5级,均有完整MRI资料(包括头枕部及全脊髓矢状面扫描图像);均无颅内占位性病变、颅骨破坏、后颅窝手术史或获得性Chiari畸形。均伴有不同形态的脊髓空洞,55例(93.2%)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凸畸形。在MRI T1加权像正中矢状位扫描层面上评估患者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和脊髓空洞类型;测量后颅窝斜坡长度、枕骨大孔前后径、枕骨鳞部长度、后颅窝矢状径、后颅窝高径和斜坡倾斜角。将CMⅠ患者按照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程度分为三度:Ⅰ度,小脑扁桃体下缘超过枕骨大孔水平5mm但没有到达C1后弓上缘;Ⅱ度,小脑扁桃体下缘尾向移位超过C1后弓上缘但未超过C1后弓下缘;Ⅲ度,小脑扁桃体下缘尾向移位超过C1后弓下缘。依据脊髓空洞类型分为膨胀型、念珠型、细长型和局限型四组。比较不同组间后颅窝线性容积的差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Ⅰ度扁桃体下疝CMⅠ患者的后颅窝斜坡长度明显大于Ⅱ、Ⅲ度扁桃体下疝CMⅠ患者(P<0.05),Ⅲ度扁桃体下疝患者的斜坡倾斜角较Ⅰ、Ⅱ度患者明显减小(P<0.05),其余指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MⅠ患者的斜坡倾斜角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626,P=0.005)。膨胀型脊髓空洞患者的斜坡倾斜角显著小于其他类型的脊髓空洞患者(P<0.05),其余指标各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颅窝斜坡短平可能是促使CMⅠ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加重的重要因�
闫煌朱泽章吴涛刘臻伍伟飞沙士甫邱勇
关键词: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磁共振成像脊髓空洞症
特发性青少年脊髓空洞症患儿后颅窝线性容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髓空洞(idiopathic syringomyelia,IS)患儿后颅窝线性容积,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诊断为IS的病例中选择影像学资料完整的青少年患儿25例(IS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继发于Chiari畸形I型的脊髓空洞(Chiarimalfor mation type I& syringomyelia,CMI-S)患儿(CMI-S组)及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在正中矢状面MR影像上分别测量三组患儿后颅窝线性容积的距离指标(后颅窝斜坡长度、枕骨大孔径、枕上长度、后颅窝矢状径、后颅窝高径)和角度指标(后颅窝斜坡倾斜角),并运用单向方差分析统计三组患儿后颅窝各测量指标间的差异。结果IS组后颅窝斜坡长度25.4~48.7mm(平均38.3mm);枕骨大孔前后径27.2~44.2mm(平均33.6mm);枕骨鳞部长度23.6~48.2mm(平均36.7mm);后颅窝矢状62.9~88.4mm(平均74.3mm);后颅窝高径18.5-43.9mrn(平均31.3mm)及斜坡倾斜角30.0°-77.0°(平均56.7°)。IS组与CMI-S组患儿的后颅窝线性容积各测量指标均显著小于正常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组患儿后颅窝斜坡倾斜角为56.7°±10.6°,显著大于CMI-S组患儿50.8儿±11.7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患儿与CMI-S患儿均存在后颅窝骨性结构的发育异常。与CMI-S患儿相比,IS患儿具有较为陡直的斜坡结构。
闫煌朱泽章邱勇沙士甫江龙伍伟飞杨宗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磁共振成像
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8月,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20例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9~71岁,平均54.8岁。病程6~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密度T值为–4.4~–1.8,平均–2.8。术前后凸Cobb角为(43.0±11.3)°。椎体压缩骨折节段:T12 9例,L1 8例,L23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5例,E级1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旅行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180~314 min,平均226 min;术中出血量390~1 800 mL,平均750 mL。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2个月,平均30.9个月。随访期间无明显矫形丢失、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近端交界性后凸和远端交界性后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时截骨均达骨性融合。术后患者均能直立行走,6个月时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前5例伴有神经损害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改善至Frankel E级。末次随访时ODI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S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S-Schwab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矫形和良好疗效。
张银昌赵清华秦晓东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后凸畸形胸腰椎
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远端融合范围的选择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泔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不同远端固定肖段的选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后路选抒性脚椎融合术且随访超过2年的青少年共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为12-18岁,平均15.2岁,记录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指标:冠状丽侧凸Cobb角、侧凸柔韧性、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及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thoraric kyphosis,TK)、胸腰段Cobb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丽凸角(1umbar lordosis,L:.)及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2-7年,平均3.4年。末次随访时的胸弯矫正率为55.9%,矫正丢火率2.3%,腰弯自发矫正率为59.2%.术前腰弯修正为A型与B型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各项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腰弯修正为B型h远端固定椎为L1的病例末次随圻时的平均LL(59.8°)明显大于L2者(40.8°)外,A刑及B型病例中远端固定椎化于L1或L2行其他各项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腰巧修正为A型及B型的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患者采川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胸弯矫正及腰弯的自发性矫正。
朱泽章江龙邱勇刘臻钱邦平吴涛伍伟飞闫煌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脊柱侧凸胸椎脊柱融合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及其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接受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手术治疗的Lenke 1A型和2A型患者197例, 其中44例(22.3%)患者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男5例,女39例;年龄10-18岁,平均(15.0±2.1)岁;主胸弯Cobb角40°~69°,平均49.3°±9.3°。在初次发生远端叠加现象时与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远端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位椎间盘成角、LIV下位椎体偏移骶骨正中线距离。根据随访过程中的变化将远端叠加现象分为进展型和非进展型,进展型定义为椎间盘成角进一步增加〉5°或椎体偏移进一步增加〉5 mm,反之则为非进展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术前与术后的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参数,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4例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患者中进展组17例(38.6%),非进展组27例(61.4%)。进展组Risser征明显低于非进展组(t=4.399,P〈 0.001);进展组47.1%的患者LIV位于充分稳定椎 (substantially stable vertebra,SSV)的近端,非进展组3.7%的患者LIV位于SSV的近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值=18.142,P〈 0.001);在随访期间进展组的双肩不平衡改善明显大于非进展组(t=3.011,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Risser征(OR=3.021,P〈 0.001)及LIV位于SSV近端(OR=10.352,P〈 0.001)是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末次随访时进展组SRS-22评分中自我形象评分明显低于非进展组(t=2.321,P=0.014)。结论 根据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将其分为进展型和非进展型,其中进展型接近40%。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骨龄不成
秦晓东夏超薛冰川徐磊磊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手术后并发症
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弯与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征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比较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弯(CMS)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脊柱外科52例手术治疗的CMS患者(CMS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同时选取年龄、性别、Cobb角匹配的52例AIS患者作为对照(AIS组)。术前测量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最大呼吸中期流量(MMEF)实测值以及这些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预计值%)和FEV./FVC值;分析两组肺功能参数的异同;并对CM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影像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胸弯Cobb角等基线资料相似。CMS组和AIS组分别有42例(80.7%)和44例(84.6%)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VC预计值%〈80%),其中分别有18例(42.8%)和10例(22.7%)合并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FVC〈92%);两组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S与AIS组间VC预计值%、FVC预计值%、FEV,预计值%及FEV./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JP〉0.05)。CMS组MMEF预计值%略低于AIS组[(57.9±13.3)%比(67.2±23.3)%,P=0.053]。胸弯累及椎体数与VC预计值%、FVC预计值%、FEV。预计值%和MMEF预计值%均呈负相关(均P〈0.01);Cobb角与VC预计值%、FVC预计值%、FEV,预计值%均呈负相关(均P〈0.05);胸椎后凸与VC预计值%、FVC预计值%和FEV.预计值%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不合并明显神经损害的青少年CMS患者和AIS患者在肺功能损害特征上无显著差异,皆表现为限制性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
张银昌沙士甫姜恩泽李文博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CHIARI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肺功能
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后颅窝减压术后可获得改善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椎旁肌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于后颅窝减压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前后表达的差异,探讨PFD术对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接受PFD及二期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14例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于PFD及矫形术中分别切取颈胸段脊柱两侧椎旁肌中的部分竖脊肌组织。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椎旁肌细胞Bax与Bcl.2的表达,测定灰度值并对其PFD前后表达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4例患者接受PFD时年龄为(16.0+3.3)岁,主弯Cobb角为63.8。±18.3。,PFD与侧凸矫形术间隔(7.6±2.6)个月。Bax净灰度、阳性灰度积和阳性比于PFD术前分别为106.2±30.9、12.6×104±9.4x104和0.75±0.13,术后改善为73.9±38.5(P=O.021)、5.6×104±6.1×10。(JP=0.013)和0.28±0.15(P〈0.001)。Bcl.2净灰度、阳性灰度积和阳性比于PFD术前分别为84.4±35.8、10.6×lO^4±6.1×104和0.40±0.17,术后改善为101.6±33-3(P=O.197)、21.3±10。±9.2×10。(P=0.001)和0.85±0.19(P〈0.001)。结论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可于PFD术后获得改善,提示此类患者的脊髓功能损害可能是一种可逆的病理过程。
沙士甫朱泽章邱勇孙旭朱卫国钱邦平刘臻闫煌
关键词:脊柱侧凸ARNOLD-CHIARI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