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6102)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余春江柏继松吴鹏李兴亮方梦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衍生燃料
  • 2篇垃圾
  • 2篇垃圾衍生燃料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烟煤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燃烧
  • 1篇迁徙
  • 1篇迁徙规律
  • 1篇燃烧
  • 1篇热解
  • 1篇热解特性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排放
  • 1篇物质燃烧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混烧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余春江
  • 2篇柏继松
  • 1篇聂虎
  • 1篇李廉明
  • 1篇王勤辉
  • 1篇方梦祥
  • 1篇李兴亮
  • 1篇吴鹏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煤和垃圾衍生燃料循环流化床混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0.5MW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上进行了煤和垃圾衍生燃料混烧实验。热重试验表明:混烧过程中,两者基本上保持各自的燃烧特性,同时垃圾衍生燃料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煤粉的燃烧性能。循环流化床试验表明:相对于煤粉单独燃烧,混烧能使整个炉膛的温度分布更均匀;垃圾衍生燃料的加入降低了CO、NO、N2O、SO2的排放,但却大大增加了烟气中HCl的浓度;垃圾衍生燃料中的钙基物质能对SO2起到脱除作用,同时HCl的存在会促进钙基物质与SO2的反应;在混烧情况下,随着床层温度的升高,N、S、Cl等元素对气相污染物的转化率增加,同时,钙基物质对酸性气体SO2、HCl的脱除反应受到抑制,因此烟气中的NO、SO2、HCl等污染物浓度增加。
柏继松余春江李廉明李兴亮王勤辉骆仲泱
关键词:垃圾衍生燃料烟煤混烧循环流化床污染物排放
生物质燃烧硫迁徙规律试验被引量:10
2011年
对生物质燃烧过程硫迁徙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硫迁徙与燃烧温度、硫赋存形式、生物质灰成分以及燃烧过程气固相反应条件等因素相关。在气固相反应条件较弱的固定床燃烧试验中,燃料中的有机硫在较低的燃烧温度(约550℃)下即可基本析出进入气相,而无机硫的析出与灰成分有很强的关联,在富含Si的甘蔗叶燃烧过程中,温度达到850~1050℃时硫析出率迅速增加,而对富含Ca且Si含量低的树皮,整个燃烧过程中无机硫析出随温度增加不明显,只有当温度超过1000℃之后由于硫酸盐的升华才开始出现一定份额的增加;在气固相反应条件较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中燃用同样的生物质燃料,当燃烧温度控制在800℃以下时,由于生物质灰中的K、Ca等碱性矿物质具有很好的固硫活性,源于燃料并进入气相的硫氧化物的量受碱性灰渣的抑制,燃烧固硫率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聂虎余春江韦威余勇强骆仲泱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迁徙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垃圾衍生燃料的热解特性被引量:15
2013年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研究了两种不同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热解特性。研究发现,尽管两种RDF的来源不同,但却具有相似的热解特性,其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生物质组分(220~430℃)、塑料类物质(430~520℃)以及无机碳酸盐(>650℃)的分解。利用Coats-Redfern法,求得了RDF热解前两个阶段的表观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高温段的反应活化能要高于低温段。通过FTIR对RDF热解析出的气体进行了在线分析,发现两种RDF热解过程中的气相产物析出规律基本一致,析出的气体主要包括H2O、CO2、CO以及CH4等烃类。HCl在低温阶段(230~400℃)即析出完毕。相比之下,NH3开始析出的温度较高(260℃),并且整个析出温度范围较广,高温下仍有少量析出。SO2在热解条件下仍有相当量的生成,其析出主要集中在300~600℃的温度范围内。
柏继松余春江吴鹏方梦祥骆仲泱
关键词:垃圾衍生燃料热解动力学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