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98105)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林宜圣廖淑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栓
  • 6篇溶栓
  • 6篇介入
  • 5篇血栓形成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深静脉血栓形...
  • 5篇静脉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5篇静脉血栓形成
  • 4篇介入溶栓
  • 4篇介入诊疗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机构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王芳军
  • 3篇温凤媚
  • 3篇周伟生
  • 1篇赵天清
  • 1篇廖淑梅
  • 1篇林宜圣

传媒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双向溶栓治疗的护理探讨
2000年
通过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双向溶性治疗的实践,从护理学角度对术前、术中、术后阶段护理进行介绍,认为护理工作在该项技术的实施中至关重要,其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肢支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
温凤媚廖淑梅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双向溶栓治疗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双向溶栓技术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共12例,病程4天~4月。每天经髂股静脉留置导管及足背静脉各滴入尿激酶25万单位,治疗3~6天。1例在溶栓前安放了下腔静脉鸟巢式滤器。在介入溶栓的同时,结合中医辩证施治结果:12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者6例(50%),明显好转者3例(25%),疗效欠佳者3例(25%)。本文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向溶栓技术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赵天清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施行介入插管、双向溶栓,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26例安放下腔静脉滤器,24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成形,3例安放血管内支架。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进行量化判定。结果:治疗后显效32例(57.1%),有效18例(32.2%),无效6例(10.7%)。1月后复查,显效40例(71.4%),有效13例(23.2%),无效3例(5.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廖淑梅温凤媚林宜圣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18例,施行介入插管溶栓、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观测指标转化为分值,进行量化判定。量化分值降低50%以上为显效;降低15%以上为有效;降低15%或以下为无效。结果:治疗后显效16例(88.9%),有效1例(5.6%),无效1例(5.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增强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赵天清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介入放射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诊疗(二)被引量:2
2018年
4.1适应证与禁忌证在适应证选择方面,应特别关注下肢缺血程度的评估,可参照泛环大西洋协作组织第2版指南(TASCⅡ)进行分级分型,以便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
王芳军何珊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诊疗(一)被引量:2
2017年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是继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之后发病率居第3位的常见心血管病变.DVT常表现为患肢肿胀,也可出现浅静脉曲张、湿疹、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
王芳军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抽吸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诊疗(二)
2017年
4 介入技术要点 4.1 适应证与禁忌证[11-12] 适应证:①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亚急性期;②慢性DVT伴急性进展. 禁忌证: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无法耐受介入操作者;②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凝血障碍;③近期有出血性脑血管意外者;④血管腔内有大量漂浮血栓,但未植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者.4.2 严格遵循诊疗次序 应在导管介入溶栓术(CDT)或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PMT)术前植入IVCF,不可倒置.
王芳军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抽吸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诊疗(一)被引量:2
2018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下肢ASO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部分,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下肢ASO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且为截肢的主要原因,故应重视对其进行规范诊疗.
王芳军何珊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