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MS227)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艳鲜张羽李美琴更多>>
- 相关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英壮诗歌的辞格对比研究——以明喻及隐喻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比喻是诗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壮族嘹歌和英语诗歌都采用了明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喻体对所说明的主体进行传神达意的描绘,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但是两者明喻和隐喻辞格中的喻体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从喻体的视角对嘹歌和英诗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有助于壮族原生态民歌的研究、推介和翻译。
- 周艳鲜
- 关键词:暗喻英诗
- 英壮诗歌的辞格对比研究——以博喻、转喻、讽喻、拟人等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壮族嘹歌和英语诗歌都采用了明喻、隐喻、博喻、转喻、讽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喻体对所说明的主体进行传神达意的描绘,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但是两者辞格中的喻体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
- 周艳鲜
- 关键词:辞格英语诗歌
- 隐喻意象中的道德观照——中国壮族嘹歌与英国诗歌修辞对比
- 2011年
- 火和动植物意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平果壮族嘹歌》和英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隐喻修辞手法之中,但是,在使用这些意象表现婚恋道德的主题时却分别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认为二者不同的历史文化轨迹和社会心理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 张羽
- 关键词:英国诗歌隐喻意象文化根源
- 从诗歌比喻喻体看壮英民族文化差异
- 2011年
- 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髓,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和审美的烙印,它既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壮英诗歌中都有用花果植物、昆虫和爬行动物、鸟类、自然现象等进行比喻的情况,但其喻体存在着明显差异,该差异揭示壮英民族在地域文化、图腾崇拜、意象信仰、审美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
- 李美琴
- 关键词:比喻喻体文化差异
- 修辞中的自然意象与文化——壮族嘹歌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修辞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平果壮族嘹歌》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虽然在艺术形式、主题和形成发展时期上相似,但是由于二者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二者在比较性修辞方法中使用的自然意象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 张羽
-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隐喻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