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4706)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2H指数:9
- 相关作者:金东明刘志强刘淑莹宋凤瑞于海艳更多>>
-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沭阳县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乌头类生物碱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乌头类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与单酯型生物碱)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8周后,用16导生理记录仪采集并分析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模型成功后,给药组灌胃给予生物碱2周,测定心肌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造模组SOD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SOD值降低明显,MDA值升高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匀浆中SOD的活性,同时增加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提示乌头类生物碱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毒性机制与心肌氧化损伤有关。
- 张琦张大方
- 关键词:乌头类生物碱毒性机制
- 顽固性月经不调伴发口疮治验被引量:10
- 2007年
- 金东明
- 关键词:制附子
- 附子炮制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研究附子炮制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戊巴比妥钠造成大鼠急性心衰,各组均以给药前各项指标对照,16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左室内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 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HR,动态观察炮制前后不同剂量的附子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生附子给药10 min后,+dp/dtm ax和LVSP分别较模型上升57.38%±22.70%和45.05%±22.34%(P<0.001);炮附子给药15 min后,+dp/dtm ax和LVSP分别较模型上升39.65%±16.19%和32.66%±8.56%(P<0.001),且维持时间长,30 min时作用仍显著(P<0.01或P<0.05)。结论附子炮制前后各剂量组对急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成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
- 王立岩张志仁王奕琛张大方
- 关键词:附子急性心衰血流动力学
- 从休克谈厥脱辨治被引量:9
- 2008年
- 休克属急重症,可归属于中医厥证和脱证的范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明该证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多端。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在具体治疗中据不同病情,确定相应治法,开治厥之先河。中医辨治厥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加以整理分析,对临床治疗急危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赵立军金东明
- 关键词:休克厥证脱证热厥寒厥
- 金东明教授伍用附子半夏瓜蒌治咳喘验案被引量:6
- 2011年
- 十八反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以致谈虎色变,遇之唯恐避之不及。但只要配伍合理,药中病机,是可以应用的。历代著名医家确有相反药物应用之例:如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大风散即用乌头配白蔹、茯苓丸用大戟配甘草;朱丹溪《脉因证治》中莲心散用芫花配甘草等等,诸如此类,的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由此提示我们务必辨证看待古人的经验总结。
- 冯占荣金东明
- 关键词:十八反医案
- 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的化学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通过考察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生附子、黑顺片分别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量,分析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之间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及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川乌、草乌、生附子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在与浙贝母配伍时能够抑制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而与川贝母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则起到促进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中药"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并不是绝对的,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配伍"相反",与川贝母配伍"不反"。
- 董欣王淑敏祝恩智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 关键词:乌头属浙贝母
- 电喷雾质谱半定量方法研究制川乌配伍后的大鼠肠内菌生物转化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中药药对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生物转化过程,建立了乌头类生物碱生物转化前后的质谱半定量方法,分析了大鼠肠内菌群作用下制川乌分别与浙贝母、法半夏和白蔹配伍后共煎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配伍后的共煎液中,浙贝母可增加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法半夏可降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而白蔹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大鼠肠内菌群能够进一步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并增加脂型生物碱的含量.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对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改变说明了中药配伍及生物转化机理.
- 王曦烨皮子凤刘文龙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 关键词:制川乌配伍质谱
- HPLC测定附子与“半蒌贝蔹及”各药材配伍前后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附子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配伍前后水煎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考察其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x-tend C18柱,乙腈-甲醇(V∶V=1∶1)-3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除川贝母、白蔹、法半夏外,其他各药与附子配伍后煎煮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均高于附子单煎液,而其变化趋势与煎煮液的pH值有联系。结论:共煎液的pH值是影响药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直接因素。
- 董欣王淑敏李晓明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 关键词:附子十八反双酯型生物碱
- 金东明教授治疗顽固性惊悸验案被引量:4
- 2010年
- 于海艳金东明
- 关键词:医案
- 金东明教授伍用附蒌治痹验案举隅被引量:4
- 2010年
- 李春娟金东明
- 关键词:十八反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