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1009)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杰张昌盛程楠楠何洪鸣张秋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河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净初级生...
  • 1篇沙量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年降水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转移矩阵
  • 1篇渭河流域
  • 1篇流域
  • 1篇景观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3篇周杰
  • 2篇张昌盛
  • 2篇何洪鸣
  • 2篇程楠楠
  • 1篇刘小强
  • 1篇解修平
  • 1篇荆治国
  • 1篇赵宏飞
  • 1篇张海龙
  • 1篇张秋义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球河流输沙量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河流输沙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60年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全球众多河流输沙量都发生显著变化。基于全球河流输沙量数据库和区域河流输沙量研究成果,从全球尺度对全球河流输沙量现状、输沙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输沙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河流年均总输沙量在2×10^(10) t左右,对全球主要36条河流输沙量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河流输沙量显著减少;(2)地质地貌条件是河流输沙量控制性因素,气象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河流间输沙量差异的贡献大致相当;(3)对各气候带的代表性河流研究表明,相比较气候变化,全球河流输沙量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未来全球河流总输沙量会因人类活动尤其是大坝建设的影响而继续减少。
景昭伟何洪鸣Soksamnang Keo赵宏飞
关键词:输沙量影响因素气候变化
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品实测数据,通过ArcGIS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及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Cu、Zn、Pb、Cr、As、Ni)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和地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盆地表土的Cu、Zn、Pb、Cr、As、Ni平均含量分别为29.85,82.40,30.90,65.29,11.78,30.16mg/kg。(2)由南向北,南部地区重金属含量总体高于北部,但As含量南部低于北部。Cu和Zn、Cr和Ni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在不同地貌部位,秦岭北麓山谷重金属含量最高,丘陵最低,平原、黄土塬沟谷居中。(4)从城乡分布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影响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城区为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高值区,由此向周边辐射(例如:宝鸡、咸阳、西安、铜川,但渭南市除外),Cu、Zn、Pb、As均表现出由城区经城乡结合带向乡村衰减的过程,Cr城乡结合部>乡村>城区,Ni乡村>城乡结合部>城区。(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在城市,Cu、Zn、Pb、Ni含量,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带>广场绿地,Cr道路绿化带>庭院绿地>广场绿地,As庭院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化带;在乡村,Cu、Zn、Cr在菜地含量最高,Pb在林地最高,As、Ni在农田最高;Cu、Pb、Cr在果园含量最低,Zn在农田最低,As、Ni在菜地最低。
张昌盛周杰荆治国程楠楠
关键词: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
渭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GIS技术将遥感数据和各种观测数据对渭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个流域12个月总的NPP平均值为473gC/(m2·a),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和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低,中部六盘山、子午岭和南部秦岭高;不同生态系统的平均NPP呈现为无植被地段61<草地376<农业植被440<灌丛483<森林692;(2)研究区NPP的积累期主要发生在4—10月份,其NPP占了全年NPP总量的90%;从季节来看,流域内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4个季节的NPP各占全年总量的20.34%,52.51%,22.66%,4.49%;(3)渭河流域NPP与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渭河流域NPP的2个重要影响因子。
周杰张昌盛解修平
关键词:渭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
黄土高原近52年降水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利用1960-2011年黄土高原及其周边77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SPSS、GIS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变异特征,多年及各年代平均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异性和时间变异性较大。区域内多年及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空间趋势。区域内年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在2000年之后略有回升。在1960~2011年间平均降水量〈200 mm/a和200-400 mm/a的区域面积扩大,平均降水量在400-800 mm/a和〉800 mm/a的区域面积缩小。平均降水量〈200 mm/a的区域在西北地区有扩张趋势,平均降水量200-400 mm/a的区域在区域中部扩张,平均降水量在400-800mm/a和〉800 mm/a的区域在区域南部呈缩减趋势。
程楠楠何洪鸣逯亚杰景昭伟Soksamnang Keo
关键词:黄土高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状态进行分析,并借助CA-Markov模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深入分析了10 a来和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去10 a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则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是通过占用大量城郊的农田来实现的,通过这10 a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看出,研究区的城市扩张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已经开始产生矛盾;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4.39%,也就是说全区约1/4的土地在这10 a间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反映出人类活动之强烈;未来10 a耕地和草地面积将持续下降,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变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仍然迅速增加,且主要有耕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来10 a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1.43%。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景观趋向破碎化、复杂化和均匀化发展,景观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减小。
解修平周杰张海龙张秋义刘小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