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451008901000147)
-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得坡崔征钟山董卫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蚂蟥冻干粉针的制备及质量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制备蚂蟥冻干粉针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筛选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得出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蚂蟥多肽(whitmanin)的含量,并以此作为主要指标考察制剂质量。另通过长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使用5%甘露醇作为赋形剂效果较好;含量测定中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1.8%);其室温留样12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制蚂蟥冻干粉针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 钟山杨得坡崔征
- 关键词:蚂蟥冻干粉针
- 水蛭抗凝血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7
- 2008年
- 目的:研究水蛭的抗凝血成分。方法:以血浆复钙时间为指标,应用Sephadex DEAE A-50阴离子交换树脂色谱、Sephadex G-25和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色谱及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结果:得到3个抗凝血活性多肽,其中化合物1,2在自然条件下互相转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 100和5 531;采用HPLC及SDS-PAGE鉴定了化合物3的纯度,采用MALDI-TOF-MS法测定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 608,并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结论:推测化合物3为首次分离得到的抗凝血多肽,命名为蚂蟥多肽(whitmanin)。
- 钟山杨得坡崔征
- 关键词:蚂蟥MALDI-TOF-MS
- 蚂蟥中抗凝血活性组分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对蚂蟥中抗凝血活性组分的提取、精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抗凝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提取精制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蚂蟥药材用4倍量40%的丙酮常温浸渍提取4次,每次24 h,提取液浓缩后先用60%的乙醇除杂,再用85%的乙醇沉淀出活性组分,并真空干燥,whitmanin的提取率为0.072%。结论:该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科学,有推广应用价值。
- 钟山杨得坡崔征董卫星
- 关键词:蚂蟥抗凝活性正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