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B04-11)

作品数:11 被引量:168H指数:5
相关作者: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赵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大麦
  • 3篇啤酒大麦
  • 2篇性状
  • 2篇黄酮
  • 2篇Γ-氨基丁酸
  • 2篇氨基丁酸
  • 2篇比色
  • 2篇比色法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淀粉
  • 1篇多酚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化合物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药用
  • 1篇优质啤酒
  • 1篇优质啤酒大麦
  • 1篇酮类

机构

  • 11篇云南省农业科...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生...
  • 1篇西南林学院

作者

  • 11篇普晓英
  • 11篇杜娟
  • 11篇杨树明
  • 11篇曾亚文
  • 4篇赵春艳
  • 3篇赵大伟
  • 3篇杨涛
  • 2篇杜威
  • 1篇李本逊
  • 1篇萧凤回
  • 1篇谢勇武
  • 1篇张再懿

传媒

  • 4篇大麦与谷类科...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麦基因型间SSR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解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位于大麦7条染色体上的42对SSR引物对42个大麦种质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对SSR引物在42个大麦品种间均有多态性,共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每一对引物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5之间,平均为2.591个。42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1~0.857,平均为0.433。聚类结果表明,这些大麦基因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范围较小,为0.321~0.857,在遗传相似系数值0.550水平上,这些品种聚成4大类。SSR标记揭示多数二棱啤酒大麦和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分别聚在不同类群中,表明其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基础较广泛;同一类品种(系)间的分布范围相对较近,表明其遗传基础较狭窄;大麦地方品种遗传背景相对复杂。
赵春艳曾亚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张再懿谢勇武
关键词:大麦亲缘关系微卫星标记
啤酒大麦新品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蘖力与实粒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穗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期早晚影响全生育期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实粒数、空粒数都显著正相关,和产量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前5个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2.26%,其中第四主成分得分高的品种千粒重和成穗率高,基本苗少,对应的品种有品2、13、15、16;第五个主成分得分高的品种产量高,株高矮,对应的品种有品2、7、8、14和15。
普晓英曾亚文杨树明杜娟赵大伟杨涛
关键词:产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不同大麦品种(系)营养功能成分差异比较被引量:34
2010年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外63份大麦品种(系)籽粒及相应发芽大麦的总黄酮、γ-氨基丁酸(GABA)及抗性淀粉(R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大麦品种(系)未发芽及发芽处理后大麦总黄酮和GABA含量有差异,均表现为发芽>未发芽,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裸大麦>皮大麦,紫色>黄色,其中发芽大麦总黄酮含量平均值(58.1±1.31 mg/100 g)高于发芽GABA总平均值(8.46±4.95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22.64%和58.52%,未发芽大麦黄酮含量平均值(52.1±0.90 mg/100 g)也高于GABA总平均值(7.10±4.24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17.29%和59.82%;②RS含量(%)呈现未发芽大麦(2.91±0.94)(发芽大麦(2.41±0.74),未发芽时,二棱大麦>多棱大麦,发芽后,多棱大麦>二棱大麦,其它均表现为皮大麦>裸大麦,黄色>紫色;③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籽粒和相应发芽大麦的3个功能成分含量均表现出正显著相关,然而,在3个大麦功能成分之间,仅发芽GABA和发芽黄酮间在达到负显著相关,其它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
赵春艳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Γ-氨基丁酸总黄酮抗性淀粉大麦
云南啤酒大麦群体分蘖动态研究
2008年
对11个云南省啤酒大麦新品系分蘖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有效穗显著相关,有效穗除了基本苗外,和其它几个性状有显著及极显著相关。分蘖动态云啤1号、云啤2号、港啤1号、大麦02-2、JB92-2和云啤5号分蘖早而快,啤酒大麦的群体分蘖也经历着从小-大-小的过程。
普晓英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杜威
关键词:啤酒大麦分蘖动态
大麦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分析被引量:62
2009年
为研究不同大麦材料的籽粒γ-氨基酸(GABA)含量和发掘高GABA含量的大麦品种,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美国、中国及其他国家的180个大麦品种籽粒GABA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mg/100g)差异很大,中国大麦籽粒GABA含量(9.99±4.59)高于美国大麦籽粒(8.31±2.17),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15.28±8.51)高于皮大麦籽粒(8.56±2.54),多棱大麦籽粒GABA含量(9.40±4.22)高于二棱大麦籽粒(8.60±2.68);其中来自云南迪庆州的青稞籽粒GABA含量(29.51±1.20)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本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富含γ-氨基丁酸的大麦品种提供材料,并为大麦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赵大伟普晓英曾亚文李本逊杜娟杨树明
关键词:大麦Γ-氨基丁酸比色法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9
2007年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杨涛曾亚文萧凤回普晓英杜娟杨树明
关键词:大麦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
低磷胁迫下大麦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被引量:13
2010年
为获得大麦(Hordeumv ulgare Linn.)磷高效育种的材料,分别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32和36.6mg·kg-1的条件下,对180个大麦品种进行磷高效材料的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磷高效差异很大;中国大麦茎干重和地上重极显著高于美国大麦(P=0.000);裸大麦(H.vulgare var.nudum)有效穗、分蘖数和茎干重极显著高于皮大麦(H.oldeum vulgateL.);多棱大麦(Hordeum vulgareL.)分蘖数、茎干重和地上干重极显著高于二棱大麦(Hordeum distichon L.)。磷效率用耐低磷力和品种适应性来描述,用籽粒产量计算耐低磷力,云啤1号(122.3%,231.43%)、Z050P004Q(109.81%,214.40%)和YS500(101.08%,566.14%)等是供试样品中磷高效较高的品种。该实验结果为云南地区进一步选育磷高效的大麦品种提供了材料。
普晓英赵大伟曾亚文杜娟杨树明杨涛赵春艳
关键词:大麦磷高效基因型
大麦麦芽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分析被引量:42
2010年
采用比色法和标准曲线法测定了国内外63份大麦品种子粒总黄酮和发芽后总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麦中总黄酮含量(mg/100g)有差异,发芽子粒(59.7±1.10)高于未发芽子粒(51.4±0.87);未发芽品种中:裸大麦(56.3±0.97)高于皮大麦(50.0±0.79),多棱大麦(54.4±0.91)高于二棱大麦(51.1±0.81);发芽品种中:裸大麦(63.2±1.64)高于皮大麦(58.7±0.89),二棱大麦(60.0±1.00)高于多棱大麦(57.9±1.60),其中发芽大麦青海黄(79.7±0.98)、澳选2号(83.5±0.36)、甘啤3号总黄酮平均含量高,变异系数分别12.98%、11.98%、4.76%。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选育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麦品种提供了资源和方法。
赵春艳普晓英曾亚文杜娟杨树明陈红明
关键词:大麦麦芽比色法
云南啤酒大麦非平衡区域试验中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对9个参试啤酒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性状2年8个试点的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不同,产量主要是试点效应为主,其次是品种×试点互作随机效应;②产量与全生育期,穗粒数之间协方差分量估计值为正,环境对这些性状的作用一致;③各参试品种比对照(港啤1号)增产显著;④保大麦6号、澳选1号、澳选2号和澳选3号这4个品种各个性状稳定性最好,比较适于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
普晓英曾亚文杜娟杨树明杜威
关键词:啤酒大麦稳定性分析
啤饲兼用型大麦新品种云啤4号
2008年
云啤4号是从澳选3号和哈林顿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在云南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千粒重高、熟相好、抗条纹病;该品种在保证基本苗的前提下抗旱性和耐冷性相对较强,耐瘠能力也较强。适于云南海拔1 200-2 100 m的一些地区作为啤饲兼用型大麦推广,注意高肥水条件下防止倒伏和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提高分蘖成穗率获得高产。
普晓英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杨涛赵大伟
关键词:大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