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Z1-E491)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肖德兴戴叶辉邢福武王琳朱必娟更多>>
- 相关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13种榕属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被引量:13
- 2012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种榕属(Ficus)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3种榕属植物中有11种为异面叶,2种为等面叶,叶肉都具有分泌细胞.在11种具有异面叶的植物中,上下表皮都有复表皮层,其中2种植物的上复表皮具4~5层细胞、3种具3~4层细胞、6种具2~3层细胞.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下陷,保卫细胞通常与下复表皮的第2层细胞处于同一平面,都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大叶榕(F.virens Ait.)和菩提榕(F.religiosa Linn.)2种植物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位于下表皮,与第1层表皮细胞处于同一平面.扫描电镜显示,紫叶橡皮榕(F.elastica cv.Decora Burgundy)、金钱榕(F.elastica var.variegata)、印度橡皮榕(F.elastica Roxb.ex Hornem.)、高山榕(F.altissima Bl.)、黄金榕(F.microcarpa cv.Golden Leaves)、花叶榕(F.benjamina cv.Golden Princess)、枕果榕(F.drupacea Thunb.)、琴叶榕(F.pandurata Hance)、垂叶榕(F.benjamina Linn.)、竹叶榕(F.stenophylla Hwsml.)和小叶榕(F.microcarpa Linn.f.)具有气孔器外拱盖,且气孔器外拱盖缘明显,气孔器下陷;大叶榕和菩提榕无气孔器外拱盖,气孔器凸起.根据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13种榕属植物在园林运用中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 戴叶辉王琳邢福武肖德兴
- 关键词:表皮形态叶片解剖结构环境适应性
- 大叶榕和细叶榕叶片解剖结构及其适应性被引量:4
- 2010年
- 对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和细叶榕(F.microcarpa Linn.F.)的叶片解剖结构以及电镜下气孔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大叶榕和细叶榕叶片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大叶榕叶肉无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上、下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角质层极薄,下表皮上的角质膜呈网状凸起;气孔密度大,分布在下表皮并明显突起,在气孔周围没有角质层拱盖.细叶榕为异面叶,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上、下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复表皮,并具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上的角质膜呈波浪状凸起.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内凹陷,气孔周围有角质层拱盖,拱盖缘厚突起.根据对两种植物叶脉的粗细、表皮的组成、细胞大小,角质层厚度、气孔凸凹程度和密度等方面的分析,表明细叶榕的对旱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大叶榕.
- 谢少雄秦维肖德兴
- 关键词:VAR.适应性
- 印度橡皮榕与紫叶橡皮榕叶片的解剖结构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印度橡皮榕(Ficus elastica Roxb. ex Hornem.)与其栽培变种紫叶橡皮榕(F. elastica cv. Decora Burgundy)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橡皮榕、紫叶橡皮榕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3~4层细胞组成复表皮,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上表皮由排列紧密、形状较规则的细胞组成;栅栏组织排列紧密,由2~3层长柱形细胞组成,海绵组织排列较疏松;气孔器仅分布于下表皮,且极度下陷.印度橡皮榕、紫叶橡皮榕在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上述指标对比结果表明紫叶橡皮榕抗旱性强于印度橡皮榕.
- 张艳霞朱必娟肖德兴
- 关键词:EXELAS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