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906-04-09)
-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3
- 相关作者:柴君杰焦伟付承孟贺巴特伊斯拉音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福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标准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
- 柴君杰荆强焦伟孟贺巴特毛一丁顾再芦张贺玲多里坤伊斯拉音付承石劲草古丽拜尔王秀玲王燕春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囊型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疗效标准阿苯达唑乳剂
- 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在原有皮下埋植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使其有效缓释时间达 2年以上。设计和提供配套使用的埋植工具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药物装量和惰性填料配比的调整 ,达到在保持有效剂量条件下 ,提高其缓释效率 ,并通过现场大面积应用确定其有效缓释时间。结果 经过改进的SRPⅢ型药棒降低了埋植后第 1年的药物释放量 ,相应地增加了第 2和第 3年的药物释放量 ,药物在埋植后的第 3年末释放完毕。在此期间完全控制了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感染。结论 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在家犬皮下埋植后可保持有效缓释时间达 3年。大规模现场验证表明可以在 3年内完全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感染。为人畜包虫病的预防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
- 焦伟付承瞿群柴君杰奴尔别克徐世东韩新魁韩玲玲孙立峰木汉也尔夏提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家犬
- 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预防人、畜包虫病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大规模现场应用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预防人、畜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在新疆北部包虫病流行的农牧区有代表性的乡村 ,对 90 %以上的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药棒 ,作为唯一的干预措施。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7~ 16岁学生包虫病的患病率和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为指标 ,连续观察 4年 ,做出预防效果的评价。结果 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实验前为 4 1 2 % ,埋植药棒后第二和第三年末均为零 ,第四年末为 2 98% ;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实验前为 4 1 2 3% ,以后逐年下降 ,至第四年末为 5 36 % ,同年对照区为 30 6 % ;7~ 16岁学生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两个乡各为 1 6 9%和 1 89% ,三年后未检出新发患者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为 4 4 77% ,第三年末为 10 6 6 % ,同期对照区为 4 6 38%。结论 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在家犬皮下埋植后的有效缓释时间可达 3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证实以埋植这种药棒作为惟一的干预措施 ,在按规定的技术方案实施的条件下 ,可以完全控制人畜包虫病的传播。
- 焦伟付承瞿群奴尔别克徐世东孙立峰韩新魁木汉韩玲玲也尔夏提彭杰张可久伊斯拉音柴君杰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绵羊流行病学评价
- 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中B超影像动态观察及分类建议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在确定肝囊型包虫病B超影像特征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系统观察阿苯达唑乳剂治疗期间包虫囊影像变化动态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提出可用于药物治疗中疗效判定的影像分类方法。方法 对497例初诊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共645个包虫囊的B超影像进行分类,观察不同影像类型在患者群体中的分布。结合212例肝包虫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影像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像类型与临床疗效的对应关系。结果 将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包虫囊的B超影像分为6型。各型影像在患者中的分布反映了包虫囊在人体内的自然演变过程。在药物治疗期间包虫囊的影像变化动态与自然演变过程相符。结论 本文提出的影像分类反映了包虫囊在人体内经历的从生长发育到衰老死亡的缓慢过程。药物治疗期间包虫囊的影像变化证明药物作用加速了这个过程。影像分类方法可用于腹部包虫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效果评价。
- 柴君杰孟贺巴特叶尔江.苏里唐荆强常青张贺玲
- 关键词: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B超影像阿苯达唑乳剂
- 吡喹酮长效缓释棒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为确定吡喹酮驱虫棒在包虫病现场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吡喹酮 1 6~ 2 5g/犬剂量 ,给家犬皮下埋植。植前测定犬粪抗原。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粪抗原并同时做槟榔碱导泻的方法进行预防效果评价。结果 Ⅰ号药棒埋植后 8个月 ,粪抗原阳性率从埋药前的 19 5 %下降至 4 6 %。槟榔碱导泻结果 ,实验组的成虫感染率比对照组低 5倍以上 ,差异显著。Ⅱ号药棒埋植前犬群粪抗原阳性率为 4 1 3% ,埋植 1年后实验组粪抗原阳性率为 0 9% ,对照组为 36 4 %。结论 Ⅰ号药棒可以保护未感染犬不发生感染 ,但不能完全驱除已感染并寄生的成虫。Ⅱ号药棒实际上可以完全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这种药棒可以做为包虫病预防措施的主要手段 ,在流行地区推广使用。
- 焦伟柴君杰付承韩玲玲徐世东瞿群伊斯拉音奴尔别克余如来张可久何春红孙立峰木汗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囊型包虫病吡喹酮皮下埋植
-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3
- 2001年
- 目的 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 10 m g/ (kg· d)和 12 .5 mg/ (kg· 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 3个月复查 1次为 1个疗程 ,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 B超影像特征为主判定疗效 ,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 结果 两个剂量组共 2 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 :治愈率为74.5 % ,有效率为 99.1% ,无效率为 0 .9%。平均远期疗效 :治愈率为 83.1% ,有效率为 89.3% ,无效率为 0 .6 % ,复发率为 10 .2 %。以 12 .5 mg/ (kg· d)连续治疗 9个月的疗效较好。复发病例再治疗的效果良好。 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超过当前包虫病药物治疗的最好水平 ,疗效稳定可靠 ,不良反应轻微 ,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 柴君杰孟贺巴特焦伟孙德玉梁斌石劲草付承李雄毛一丁王秀玲多力坤古丽拜尔王燕春高芳华肖树华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囊型棘球蚴病阿苯达唑乳剂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