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WU0909522)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丹凌邹晓晓刘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新媒体
  • 2篇新媒体语境
  • 2篇新闻
  • 2篇新闻专业
  • 2篇新闻专业主义
  • 2篇专业主义
  • 2篇媒体
  • 2篇媒体语境
  • 1篇大战
  • 1篇毒奶粉事件
  • 1篇新闻价值
  • 1篇新闻伦理
  • 1篇新闻人
  • 1篇影像
  • 1篇职业新闻人
  • 1篇图像时代
  • 1篇图像转向
  • 1篇悖论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发展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丹凌
  • 1篇刘涛

传媒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被引量:26
2012年
新媒介技术推动了新型传播交往关系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为代表的非专业型新闻生产撼动了科层式的新闻传媒机构,使专业传媒机构的专属权力扩散化、弱化;新媒体技术造就了新型的传播交往关系,消弭了传受者之间的绝对界限,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身份危机成为重要问题;新闻制作权的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泛化以及新闻理性和新闻责任的旁落。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全面失败和沦陷,从另一维度来看,新媒体语境召唤着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及新一轮赋权,包括媒介的深度融合、职业身份的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伦理的现代重建等。
刘丹凌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新闻伦理
论“穿越剧”的文化逻辑被引量:1
2012年
从影视文化发展史来看,“穿越剧”并不是新生事物。国外较早的《时光倒流七十年》(1980)、《回到未来》(1985、1989、1990)、《终结者》(1984、1991、2003、2009)、《比尔和泰德历险记》(1990),国内较早的《古今大战秦俑情》(1989)、《都市剑客》(1989,香港)、《大话西游》(1995,香港)、《仙履奇缘》(1995,香港)等影视作品都包含了大量“穿越”元素。“穿越剧”本身叮以说是科幻影像系统和神话影像系统中的分支类型,所谓“穿越”是指作品的叙事结构涉及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和承接。
刘丹凌刘涛
关键词:文化逻辑《古今大战秦俑情》《大话西游》文化发展史《终结者》
理性与责任:媒介危机报道的路径——兼评毒奶粉事件报道被引量:3
2011年
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大众传媒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起来,不仅成为提供信息、引导舆论、公民表达的重要平台,而且成为形成社会认知、左右公民行动的强大干预力量。风险社会,危机无处不在,借助媒介传播,疏通信息渠道,敞开事实真相,协助危机处理决策的形成和执行,从而化解或降低危机的破坏性,是当代社会危机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三鹿毒奶粉事件相关报道的考察,我们发现,理性与责任是危机报道的必由路径。树立理性的报道观念,理性地选择报道内容及报道方式,并在职业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三重观照下进行报道,才能将危机中惊恐的大众引向理性、合理的认知和行为道路,并协助和监督政府进行高效的危机处理,将风险降至最低点。
刘丹凌
图像时代国家形象视觉塑造的悖论被引量:7
2013年
在W.J.T.米歇尔所描述的"图像转向"背景下,影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和优先选择。影像文化不仅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契合了国家形象的表达与传播诉求,而且展现出卓越的社会沟通力与情感召唤力。然而,影像的悖论也会造成国家视觉形象塑造的困境———多元主体、真实的幻象、视觉霸权、弱阐释性等问题成为统一性、整体性国家形象析出的障碍。影像的传播和接受有赖于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影像"剩余价值"的持续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
刘丹凌
关键词:图像转向国家形象悖论
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被引量:59
2012年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是一种职业价值理念,还是与之相关联的一套系统性职业组构方式及可操作化的工作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个内部向度,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然而,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新闻传播撼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非专业的新闻生产(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危及科层式新闻传媒机构;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接近权消弭了传受界限,造成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深层焦虑,新闻制作权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次级化以及传统新闻伦理的沦陷。新闻专业主义在这样的语境中正在转向和重构:传统新闻业集体转型、职业新闻人身份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伦理重建。
刘丹凌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