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349)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金聪叶俊民周伟杨艳李源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基于模型检验程序分析技术的前端工具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提出了一种用模型检验技术对程序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C/C++源代码转换为与控制流图等价的Kripke结构,用CTL公式描述待验证的源程序性质,使用NuSMV模型检验工具实施具体的程序分析。基于这一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自动将C/C++源代码转换为NuSMV输入的工具。所做的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程序进行分析。
- 叶俊民谢茜金聪李明张振方
- 基于异常检测的邮件病毒防治方案
- 2009年
- 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异常检测的邮件病毒防治方案。通过分析病毒邮件的异常行为,并给出用户相应的风险提示来达到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的目的。该策略能够检测出层出不穷的新病毒和已有病毒的变种,符合了当前反病毒技术的发展要求。
- 邓清华金聪刘俊
- 关键词:邮件病毒异常检测反病毒技术
- “操作系统原理”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操作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过若干届学生的实践推广,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和编程的能力。
- 叶俊民李源周伟杨艳王敬华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 一种网络蠕虫的动态传播模型被引量:2
- 2011年
- 研究蠕虫病毒的传播模型是为了更好地揭示蠕虫传播的规律,预测蠕虫爆发的规模。由于对影响蠕虫传播的因素考虑得不够周详,现有的传播模型还不能很好地模拟蠕虫的传播。针对网络蠕虫的具体传播过程,提出一种模型将网络环境变化和用户免疫过程对蠕虫传播的影响考虑进来,定义了新的感染率函数和免疫率函数,提出了蠕虫传播的动态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蠕虫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 邓清华金聪张清国
- 关键词:蠕虫感染率免疫率
- 基于博弈理论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被引量:4
- 2011年
- 已有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主要采用基于流行病学原理的SIR/SDIR模型。该类模型仅从计算机节点连接率考虑问题,不能准确、量化地反映病毒传播给用户带来的损失。为此,提出基于博弈理论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通过分析正常用户和潜在攻击方之间的博弈,给出博弈双方期望收益的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播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趋势。
- 金聪谈华永王晓燕
-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博弈理论决策树
- “操作系统原理”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操作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过多届学生的实践推广,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进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及编程能力。
- 叶俊民喻莹李源周伟张茂元杨艳
-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 面向图像识别的条件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
- 2010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互信息的图像特征选择方法.为了预测条件互信息,该方法选择与已选定特征具有最大熵的那些特征,并将选择出的特征进一步用于数字图像识别.图像识别器由支持向量机实现.实验中,识别器的输入数据是由人脸和非人脸组成的二类图像,这些图像均为大小是28×28且具有256个值的灰度图像.本文不仅将新方法用于图像识别,而且还将新方法与已有的识别方法,如经典的贝叶斯理论、神经网络、kNN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图像特征的选择,而且对图像识别有着比其它方法更高的正确识别率,完全可以用于图像识别.
- 金聪金枢炜
- 关键词:图像识别互信息SVM识别率
- “操作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结合"操作系统"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从"操作系统原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从理论教学手段、实验设计、教学项目申报、教学大纲的重组与整合、教学平台的建设、学生能力培养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问题的处理方法。实践表明,这些处理方法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其分析问题和动手编程能力。
- 叶俊民朱凯李蓉金聪王敬华杨艳周伟李敏
-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