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867)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戴振宏隋鹏飞徐雷赵银昌王伟田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第一性原理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2篇第一性原理研...
  • 2篇电子性质
  • 2篇氟化
  • 2篇
  • 2篇BC
  • 1篇电磁
  • 1篇电磁特性
  • 1篇电荷
  • 1篇电荷分析
  • 1篇电学
  • 1篇电学特性
  • 1篇钝化
  • 1篇碳化硅
  • 1篇相容性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孔
  • 1篇空位缺陷

机构

  • 9篇烟台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9篇戴振宏
  • 4篇隋鹏飞
  • 4篇徐雷
  • 3篇王森
  • 3篇刘兵
  • 3篇王伟田
  • 3篇赵银昌
  • 2篇孙玉明
  • 2篇陈庆玲
  • 1篇张晓玲
  • 1篇刘悦林
  • 1篇刘兆庆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3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层h-BN/Graphene结构稳定性及其掺杂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双层h-BN/Graphene的稳定性及其掺杂特性.研究发现,双层h-BN/Graphene能带结构在K点处有一个小的带隙,在费米能处有类Graphene的线性色散关系.通过施加应变和掺杂来调节带隙,发现掺杂后费米能级附近引入的新能级,主要是N原子的贡献,掺杂后的Na原子和N,C之间存在电荷转移,材料转变为金属性.电荷的转移、载流子密度的增加,在电子元器件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陈庆玲戴振宏刘兆庆安玉凤刘悦林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性质
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4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氟化程度的BC3,BC5,BC7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征,发现通过B原子替代C原子,F原子与平面结构的结合能力更强了,氟化的硼碳结构比氢化的硼碳结构更加稳定.研究发现:当只有C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体系变成半导体,而当B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即所有原子都与F原子成键,体系变成导体.通过不同程度的氟化,BC3发生半导体-金属的转变,BC5和BC7发生金属-半导体-金属的转变.理论分析表明,B原子的pz轨道对电学性质变化有较大影响.由于其丰富的电学特性,此类氟化硼碳平面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并且该结果对实验合成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雷戴振宏王森刘兵孙玉明王伟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性质
氧钝化圆形孔缺陷石墨烯的电学特性
2014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氧钝化圆形孔缺陷石墨烯的电磁学特性.根据缺陷碳原子数目(Cn)的不同,圆形孔缺陷石墨烯呈现出了锯齿型(扶手椅型)边界,并且具有反铁磁(顺磁)基态,所有的圆形孔缺陷石墨烯都显现出了半导体性质.氧钝化的孔缺陷石墨烯均是半导体,而且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几何结构.研究发现,与氢钝化圆形孔缺陷石墨烯不同,氧钝化圆形孔缺陷石墨烯存在着更稳定的非平面结构.非平面结构的C6+O与C12+O展现出了半导体性质,而C24+O展现出了导体性质.研究表明:氧原子可以用于调节孔缺陷石墨烯的导电性质,并且为石墨烯孔结构器件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王森戴振宏刘兵徐雷
关键词:石墨烯第一性原理电学特性
UO_2不同表面的磁结构和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高温高压下,块体材料UO2存在许多缺陷,可能会沿不同的晶面解离,形成表面.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LSDA+U方法,计算了铁磁和反铁磁状态下UO2(111)、(110)和(100)3种表面的结构、Bader电荷分布和磁矩等.结果显示2种磁性结构下3种表面中最稳定的是(111)面,最不稳定的是(100)面,原因是(100)表面U、O原子的Bader电荷布居数变小,并且表面与次表面U原子的磁矩变小,而表面O原子磁矩略微变大.最后,进一步计算了不同解离面的相对浓度在0到1 600 K温度范围内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UO2(111)面的相对浓度是最高的.
刘兵戴振宏王森徐雷
关键词:UO2第一性原理
二维Li+BC_3结构高储氢容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证实了锂原子可以均匀地吸附在二维结构的BC3片两侧,同时被吸附的锂原子不会抱团.通过计算表明,被吸附的锂原子浓度达到33.3%时,Li+BC3体系具有最高的储氢比例12.57wt.%.然后,通过热力学分析预测了在室温(300K)下,115—250atm之间,Li+BC3体系可以达到上述储氢比例,这不仅符合美国能源部的要求,也满足了应用中的安全需要.
赵银昌戴振宏隋鹏飞张晓玲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储氢
单层BC_7片的储锂容量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锂离子在单层BC7片两侧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B原子替换了一个C原子,每个BC7原胞缺少一个电子,这使得锂离子和衬底的结合增强,增加了体系的储锂容量.此外,BC7片中符合热力学稳定性的最大储锂容量为1977 mAh/g,对应每8个衬底原子可以有效吸附7个锂离子,形成化学计量比BC7Li7,是石墨储锂容量的5.3倍.所以BC7可以作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潜在负极材料.
赵银昌戴振宏隋鹏飞王伟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石墨烯
缺陷对二维碳化硅结构的影响
2016年
研究了单空位和双空位缺陷对碳化硅结构的影响.缺陷的存在明显地改变了碳化硅结构的带隙,C原子单空位缺陷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甚至减少到0.01 e V.通过对体系磁性的计算,我们发现Si原子的单空位缺陷和双空位缺陷均为体系带来了磁性,磁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Si原子缺陷的存在使得缺陷周围的C原子在缺陷处产生了未成对电子,从而体系产生了磁性.
安玉凤戴振宏陈庆玲
关键词:磁性材料碳化硅空位缺陷
氟化石墨烯能带中的对称分类研究
2014年
首先基于量子力学的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精确计算了二维的Chair型氟化石墨烯结构的能带图.然后根据群论相容性的知识分析在特殊点和沿着不同对称线上不同k点的不可约表示的相容性关系,标出了Chair型氟化石墨烯价带和两个最低导带上特殊k点的对称性类别,这些高对称点的简并度以及分裂研究为理解外场作用下的能级分裂情况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隋鹏飞赵银昌戴振宏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相容性波矢群
双空位掺杂氟化石墨烯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外来原子X(Al,P,Ga,As,Si)双空位替代掺杂氟化石墨烯的电子特性和磁性.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发现,与石墨烯的双空位掺杂类似,氟化石墨烯的双空位掺杂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掺杂方式.通过不同原子掺杂,氟化石墨烯的电子性质与磁性均发生很大变化:Al和Ga掺杂使氟化石墨烯由半导体变为金属,并且具有磁性;P和A8掺杂使氟化石墨烯变为自旋半导体;Si掺杂氟化石墨烯仍是半导体,只改变带隙且没有磁性.进一步讨论磁性产生机制获得了掺杂原子浓度与磁性的关系,并且发现不同掺杂情况的磁性是由不同原子的不同轨道电子引起的.双空位掺杂不仅丰富了氟化石墨烯的掺杂方式,其不同电磁特性也使此类掺杂结构在未来的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
徐雷戴振宏隋鹏飞王伟田孙玉明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磁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