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21)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云彩闫争亮胡光辉李思广张快富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思茅松工业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主要害虫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对思茅松工业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植物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思茅松与红木荷、西南桦或高阿丁枫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的思茅松人工林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思茅松工业人工林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越大,则思茅松的主要害虫思茅松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等的危害程度越低.在思茅清水河各种配置的思茅松混交林中,其乔木层的Shannon指数与思茅松毛虫及微红梢斑螟的危害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闫争亮刘云彩胡光辉刘永刚孟梦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 高Δ3-蒈烯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为了选择高Δ3-蒈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Δ3-蒈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节油中Δ3-蒈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8个,较对照Δ3-蒈烯含量平均提高了419.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Δ3-蒈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Δ3-蒈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1个高Δ3-蒈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平均产脂力约为普通思茅松的2.7倍,Δ3-蒈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415.7%.
- 李思广张快富付玉嫔赵永红蒋云东李明姚志琼
- 关键词:思茅松无性系气相色谱-质谱
- 思茅松主要害虫研究动态
-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对思茅松害虫种类的调查研究结果,并针对2种松毛虫、19种小蠹虫、微红梢斑螟和2种松叶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综合及主要防治技术进行了归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此外,本文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 童清何剑中
- 关键词:思茅松主要害虫
- 文献传递
- 思茅松良种无性繁殖苗规模化培育技术被引量:6
- 2011年
- 从良种采穗圃建立、繁殖方法、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良种苗木培育技术,为生产上提供了指导依据。
- 付玉嫔刘云彩蒋云东李思广罗娅陈娟张快富
- 关键词:思茅松良种无性繁殖苗木培育
- 健康和受蠹害云南松及云南切梢小蠹后肠挥发性物质的分析与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GC-MS联用仪和计算机信息检索法对健康云南松、遭受云南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树干的韧皮部及云南切梢小蠹后肠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云南松树干和受蠹害树干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健康树干相比较,受蠹害树干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中的α-蒎烯的含量大大减少,而月桂烯和3-蒈烯的相对含量增加;此外,蠹害木树干韧皮部挥发性物质中还检测出异松油烯、4-烯丙基苯甲醚存在。从云南切梢小蠹雌、雄虫的后肠挥发性物质中,都检测出马鞭草烯醇、桃金娘烯醛、桃金娘烯醇存在;而马鞭草烯酮只存在雄虫的后肠挥发性物质中。根据分析结果,对云南松和云南切梢小蠹互作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闫争亮泽桑梓马惠芬胡光辉刘云彩
- 关键词:云南松云南切梢小蠹挥发性物质
- 高松香思茅松无性系的选育被引量:9
- 2009年
- 对40个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高产脂无性系的松香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无性系的松香产量均大于对照,较对照松香产量平均提高192.4%;无性系间松香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松香产量的遗传力为0.68。初步选择出20个高产脂的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松香产量的对照遗传增益为178.8%。
- 李思广付玉嫔张快富赵永红蒋云东姚志琼李明
- 关键词:思茅松松香
- 思茅松纯林及针阔混交林中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诱捕量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在思茅松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以(E,E)-2,4-癸二烯醛、(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对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E,E)-2,4-癸二烯醛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松实小卷蛾6.30头和3.10头;以(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微红梢斑螟3.60头和2.40头;混交林内的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的诱捕量显著少于纯林。
- 冯志伟闫争亮刘云彩胡光辉李思广
- 关键词:思茅松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诱捕
- 松实小卷蛾雌蛾性腺挥发物的鉴定和触角电位试验
- 通过室内观察,确定松实小卷蛾的求偶行为开始于进入黑暗期后30min,求偶高峰出现在进入黑暗后3到5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松实小卷蛾雌蛾性腺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气相色谱流出峰与标准样品...
- 马惠芬王刚闫争亮泽桑梓刘云彩胡光辉
- 关键词:松实小卷蛾触角电位
- 文献传递
- 松实小卷蛾对几种碳烯醛的室内行为反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和(E,E)-2,4-十二碳二烯醛4个化合物的室内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的兴奋、起飞、定向飞行等反应;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E)-2,4-癸二烯醛的反应最为强烈,是松实小卷蛾信息素的关键组分,其余3个化合物也是其信息素中不可或缺的组分。能够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行为反应的最低刺激量为0.01μg。
- 闫争亮刘云彩马惠芬胡光辉泽桑梓
- 关键词:松实小卷蛾
- 思茅松林的树木多样性与主要害虫发生的关系被引量:6
- 2012年
- 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树木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思茅松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西南桦Betulaalnoides或高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思茅松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但林地的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并不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一致。思茅松主要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松实小卷蛾Retinia crstata的危害情况随林地树木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思茅区清水河乔林层中,思茅松毛虫[y=-29.929x+70.61,R2=0.966 7(2010年);y=-14.578x+34.213,R2=0.974 9(2009年)],微红梢斑螟[y=-8.873x+20.627,R2=0.994 6(2009年);y=-8.653x+20.215,R2=0.935 1(2010年)]的受害率与乔木层的Shannon指数呈现更好的线性关系,而松实小卷蛾的受害率则与灌木层的Shannon指数呈较好线性关系[y=-5.672 7x+14.964,R2=0.835 8(2009年);y=-4.476x+12.27,R2=0.838 1(2010年)。在景谷文朗,思茅松毛虫[y=-55.454x+135.16,R2=0.954 1(2009年)和微红梢斑螟[y=-23.895x+57.907,R2=0.983 1(2009年)]的受害率与乔木层的Shannon指数同样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 闫争亮刘云彩胡光辉刘永刚孟梦
-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思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