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WWW008)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蒲若茜宋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杂糅
  • 1篇身份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构
  • 1篇文化身份
  • 1篇小说
  • 1篇历史再现
  • 1篇美国文学
  • 1篇美国作家
  • 1篇华裔
  • 1篇华裔美国
  • 1篇华裔美国文学
  • 1篇华裔美国作家
  • 1篇化身
  • 1篇关键词研究
  • 1篇多重性
  • 1篇笔下
  • 1篇词研究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作者

  • 2篇宋阳
  • 2篇蒲若茜

传媒

  • 2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重性、异质性与杂糅性——骆里山的文化身份批评理论关键词研究
2017年
以骆里山的文化身份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理论中"异质性"、"杂糅性"和"多重性"三个关键词的基本含义,发掘骆里山文化身份理论的批评立场及深层诉求:拒绝任何遮掩亚裔族群之间在阶级、性别和民族的多样性、"不可通约性"和独特性的同质化行为。在文化身份上,骆里山认同的是在持续的继承、改变、创作和反抗的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动态的、不定的亚裔美国文化,并号召以此来削减、消解白人文化的权力机制与霸权话语。
宋阳
关键词:多重性
《金山》中的时空与文化建构——兼论张翎的小说创作策略被引量:4
2012年
如果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考察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可以发现,张翎有着独特的写作策略即重点刻画过去和现今杂糅、原乡和异乡融合、文化延续却不断杂交变化而产生的离散身份,这一写作策略也反映了包括张翎在内的海外华文作家试图摆脱身份上"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和"既非/也非"的尴尬现状,努力建构杂交的、世界性的身份属性的写作诉求。
蒲若茜宋阳
关键词:文化
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历史再现被引量:5
2009年
作为美国的少数族裔,华裔美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无史”或历史被扭曲的窘境,他们在美国艰苦奋斗,勉力生存的族裔经验,往往消弭在美国WASP主流的宏大历史话语之中。以赵健秀、徐忠雄、汤亭亭、谭恩美等为首的华裔美国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勾沉、展现华裔美国人在美国长期被消音的历史,通过铭刻先人们在美国奋斗的轨迹,建构出华裔美国人的“另类”历史,以此颠覆、匡正和改写美国历史。他们笔下的历史再现既是其个人、族裔身份确认的必须,更是少数族裔“逆写帝国”、反抗美国“内部殖民”的一种政治策略。
蒲若茜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