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1007)

作品数:2 被引量:86H指数:2
相关作者:杨频周庆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配合物
  • 2篇咪唑
  • 2篇苯并咪唑
  • 1篇亚甲基
  • 1篇氧杂
  • 1篇铜(II)配...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吸收
  • 1篇咪唑基
  • 1篇小牛胸腺
  • 1篇小牛胸腺DN...
  • 1篇锌配合物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甲基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研究
  • 1篇二(2-苯并...
  • 1篇苯并咪唑基
  • 1篇苯并咪唑亚甲...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周庆华
  • 2篇杨频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光谱研究被引量:56
2005年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等方法, 对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 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 DNA 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降低, 黏度降低; 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 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 DNA 作用方式可能为静电结合.
周庆华杨频
关键词:亚甲基苯并咪唑光谱研究小牛胸腺DNA紫外吸收EB
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与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式的研究被引量:36
2006年
合成了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合锌(II)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表明其为畸变八面体构型.用紫外、DNA熔点、荧光、粘度等手段对其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配合物的八面体构型以及苯并咪唑环的平面性,其与DNA作用方式可能为部分插入.
周庆华杨频
关键词:DNA锌配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