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k07-14)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永红贺延龄周孝德李婷李佳凤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反应器
  • 5篇废水
  • 4篇厌氧
  • 4篇印染
  • 4篇印染废水
  • 4篇污泥
  • 4篇颗粒污泥
  • 3篇厌氧反应
  • 3篇厌氧反应器
  • 2篇絮凝
  • 2篇厌氧颗粒
  • 2篇厌氧颗粒污泥
  • 2篇微电解
  • 2篇离子
  • 2篇流态
  • 2篇高效厌氧
  • 2篇高效厌氧反应...
  • 2篇UASB反应...
  • 1篇底物
  • 1篇电化学

机构

  • 12篇西安工程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12篇刘永红
  • 3篇周孝德
  • 3篇李婷
  • 3篇贺延龄
  • 2篇刘磊
  • 2篇王利娜
  • 2篇李佳凤
  • 1篇王东琦
  • 1篇谭华安
  • 1篇王雪燕
  • 1篇董岁明
  • 1篇贾培刚
  • 1篇杨树成
  • 1篇张鹏翔
  • 1篇仝攀瑞
  • 1篇陈西文
  • 1篇赵蕾
  • 1篇刘元军
  • 1篇耿云波
  • 1篇邹磊

传媒

  • 2篇中国沼气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针织工业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其废水连续化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的氨氮、COD、色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对铁炭微电解规整化材料的加工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质量分数为6%,铁炭比为1∶1,烧结温度为800℃,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时,自制的微电解材料对废水的氨氮、COD及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7%、78.0%、90.0%。在此基础上以铁炭微电解连续处理系统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经过22 d的连续运行,该处理系统的氨氮、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70%以上,色度去除率为90%。
刘磊刘永红王利娜李婷蔡会勇
关键词:印染废水氨氮COD色度
基于Fluent的UASB反应器流态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文章利用Fluent软件对15.4 L的升式厌流氧污泥床反应器内气液流动状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进水流量下该反应器内流场的变化情况和三相分离器角度变化对反应器水力混合状况的影响。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1)在三相分离器角度为50o的情况下,当进水流量(0.0171,0.0213,0.0257,0.03 m^3·d^(-1))为0.0213~0.0257 m^3·d^(-1)时,该反应器内水力混合状况最佳;2)在进水流量为0.0213 m^3·d^(-1)情况下,当三相分离器角度(45°,50°,55°,60°)为50o时,该反应器内水力混合状况最佳。
于兴峰刘永红蔡会勇郭莉萍
关键词:UASB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三相分离器
EGSB出水回流对EGSB—SBR工艺处理果汁废水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EGSB—SBR工艺处理实际果汁废水(COD 2 608-6 500 mg/L,pH 5.0-7.0)。在EGSB反应器成功启动及驯化完成的情况下,连续运行49 d10实验结果表明:第25天起,控制EGSB回流比为3.00∶1,EGSB反应器可在无须添加NaHCO3的条件下稳定运行,从而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第25天起,平均进水COD,BOD5,SS分别为5 968,2 130,1 020 mg/L,平均出水COD,BOD5,SS分别降至131,11,50 mg/L,平均COD,BOD5,SS去除率分别为96%,99%,95%;组合工艺对该实际果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李婷刘永红赵蕾蔡会勇
关键词:果汁废水膨胀颗粒污泥床序批式反应器
一种新型微电解材料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一种新型微电解材料处理实际印染废水,探讨了影响处理效果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在曝气量0.75 L/min、反应时间2 h、进水pH值为4、材料投加量为0.6 kg/L时,印染废水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2%以上。本法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铁炭法,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高出30%和6%,并且在材料钝化板结和运行稳定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永红邹磊赵蕾周孝德
关键词:印染废水微电解
绿色阳离子生物絮凝剂的微波合成与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天然高分子植物胶粉为合成原料,在微波加热条件下改性制得一种新型阳离子生物絮凝剂。经正交实验优化确定合成条件为:当投加95%乙醇0.5 mL/g胶粉、氢氧化钠0.3 g/g胶粉碱化15 min以及阳离子醚化剂与胶粉质量比为1∶14、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分别为288 W与3 min时,制成的絮凝剂极限粘度为0.6803 dL/g。该阳离子生物絮凝剂对印染废水和洗煤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植物胶粉已经成功接枝阳离子基团。
李佳凤刘永红董岁明仝攀瑞
关键词:阳离子生物絮凝剂微波
有机阳离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以环氧氯丙烷(ECH)、三乙醇胺(TEA)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有机阳离子絮凝剂(CEA),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正交实验确定了CE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NaOH)∶n(TEA)=0.8∶1.0(摩尔比),n(TEA)∶n(ECH)=1.0∶3.0(摩尔比),温度60℃,反应时间6 h。在活性染料模拟废水质量浓度100 mg/L、室温(25℃)条件下,CEA最佳脱色工艺为:絮凝剂用量8 mg/L,pH=7.0,搅拌转速160 r/min,沉降时间15 min。最后对比分析了CEA在相同条件下对直接染料、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的脱色效果,结果显示,这4种染料废水均可得到较高的脱色率,且其脱色效果大小依次为:直接染料、弱酸性染料>强酸性染料、活性染料。
孙伟王雪燕刘永红李佳凤刘元军
关键词:脱色环氧氯丙烷三乙醇胺印染废水絮凝
不同底物条件下UASB反应器中碳酸钙的沉淀被引量:8
2009年
以UASB反应器处理含钙的乙酸废水和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混合废水,在Ca2+浓度800 mg.L-1,COD容积负荷9kg.(m3.d)-1条件下,研究了碳酸钙在反应器中的沉淀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碳酸钙在发生大量沉淀前都要经历30 d左右的诱导期,此后反应器中碳酸钙的沉淀率因进水底物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以乙酸为底物时,碳酸钙在污泥中的最大沉淀率可达到65%,然后稳定到25%;而在以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的废水中,钙的沉淀率一直维持在7.5%左右.对于这2种废水,钙的沉淀在180 d内可以使污泥的灰分从大约10%分别升高到70%以上和30%左右.但是高的生物污泥灰分含量并没有明显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两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0%左右.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两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其中碳酸钙沉淀过程和沉淀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杨树成贺延龄张鹏翔刘永红王东琦杨婧
关键词:碳酸钙UASB底物
高效厌氧反应器流态与颗粒污泥流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近年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各种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以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对高效厌氧反应器流态以及颗粒污泥流体力学特性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分析了我国此方面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挥多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展开对工业规模厌氧污泥颗粒化现象的研究是今后研究工作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刘永红周孝德贺延龄
关键词:高效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水力特性
生产实践中厌氧颗粒污泥品质评价参数的研究及其实际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多组源自实验室和工业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样品主要特征参数的实验室研究和全面的理论分析,对于众多反映颗粒污泥性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组与工业反应器运行状况关系密切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颗粒污泥品质评价参数。所建参数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生产操作条件下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并能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刘永红周孝德谭华安贺延龄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高效厌氧反应器
PVA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以粒径为5 mm的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为生物载体,研究其对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及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PVA颗粒污泥初成体形成的情况下,UASB反应器连续运行74 d。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2 d的培养,得到沉降性能优良的PVA颗粒污泥,反应器COD去除率高达97%,容积负荷由1.05 kg COD·m-3d-1提升至13.33 kg COD·m-3d-1,水力停留时间由35 h缩短至8 h;运行结束时,COD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容积负荷达到13.54 kg COD·m-3d-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成熟PVA颗粒污泥外表面丝状菌上交联生长着杆菌、球菌,内部主要附着丝状菌。
李婷刘永红王利娜蔡会勇刘磊
关键词:生物载体厌氧反应器颗粒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