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49-23)

作品数:15 被引量:175H指数:8
相关作者:熊善柏赵思明郭姗姗荣建华甘承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鱼片
  • 3篇脆肉鲩
  • 2篇营养
  • 2篇营养成分
  • 2篇贮藏
  • 2篇嘧啶
  • 2篇磺胺
  • 2篇磺胺二甲氧嘧...
  • 2篇斑点叉尾鮰
  • 2篇
  • 2篇冰温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加工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营养评价
  • 1篇鱼糜
  • 1篇鱼肉

机构

  • 1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水产品...
  • 1篇中国农业博物...

作者

  • 15篇熊善柏
  • 4篇赵思明
  • 3篇张娟
  • 3篇甘承露
  • 3篇荣建华
  • 3篇郭姗姗
  • 2篇顾卫瑞
  • 2篇刘茹
  • 2篇赵莉君
  • 2篇李小定
  • 2篇陈加平
  • 1篇钱曼
  • 1篇刘友明
  • 1篇杨晓波
  • 1篇龚婷
  • 1篇王红梅
  • 1篇胡芬
  • 1篇刘敬科
  • 1篇李杰
  • 1篇丁玉琴

传媒

  • 5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营养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脆肉鲩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被引量:27
2010年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又称鲩鱼,是中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之一,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肌肉较疏松。1973年中山"五七"干校采用蚕豆喂养草鱼而使其肉质变脆,
甘承露郭姗姗荣建华熊善柏
关键词:脆肉鲩营养成分
鳡与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鳡(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科,鳡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近年来,鳡的天然资源急剧下降,为了开发鳡资源,对其进行了驯化养殖,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得到发展[1-3]。目前国内外关于鳡营养成分分析、营养需求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丁玉琴刘友明刘友明
关键词:草鱼营养成分营养评价
生鲜鲩鱼片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以生鲜鲩鱼片为对象,研究在15.0、10.0、5.0、-0.7℃贮藏的鲩鱼片在贮藏期间其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感官评定变化,以探讨鲩鱼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建立其剩余货架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片肌肉的感官指标呈下降趋势,而细菌总数和TVB-N值呈上升趋势。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描述各温度下细菌总数的增长规律,优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Logistic模型。贮藏温度对细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和延滞时间λ的影响,采用Arrhennius方程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56和0.990。在-0.7~15.0℃贮藏时,以细菌总数为标准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所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0、1.9、4.6、17.5d,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2.5%,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可靠地预测-0.7~15℃贮藏生鲜鲩鱼片的剩余货架期。
朱耀强龚婷赵思明熊善柏
关键词:贮藏货架期预测动力学模型
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0
2010年
论述了我国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产业体系发展高度,在加工企业、养殖协会、养殖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业与加工业同步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淡水鱼加工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柏芸熊善柏
关键词:淡水鱼加工
茶叶在腌制罗非鱼片中对其性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茶叶来辅助低盐腌制罗非鱼片;以挥发性氨基氮值(TVB-N)、过氧化值(POV)、酸价(AV)、pH、色泽、细菌总数、质构及感官得分为分析指标,研究经不同浓度的茶叶提取液辅助腌制的罗非鱼片在腌制过程中,浓度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辅助腌制可以很好地减缓鱼片的氧化变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其新鲜度,使得鱼片的色泽及口感等品质均有所提高;采用浓度为4.5%~7.0%的茶叶提取液辅助腌制的鱼片具有较好的品质。
郑政东李小定熊善柏曲智雅张芸李杰
关键词:罗非鱼片
尼罗罗非鱼暂养阶段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以尼罗罗非鱼为原料,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测定尼罗罗非鱼肉的气味组成,并对暂养阶段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尼罗罗非鱼肉中检测出挥发性醛类、烷烃类、芳烃类、醇类、酯类和烯类等31种有效成分,其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醛类、芳烃类和烷烃类,暂养初期和末期分别占挥发性化合物总量的36.97%、17.85%、20.70%和44.49%、34.65%、8.66%。暂养时间为8d时,辛醛和壬醛含量有明显的下降,有利于脱除不良风味;辛三烯和环己烯同时未检出,消除了不良气味的潜在因素;苯甲醛、苯环芳烃类物质含量相对于0d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有利于罗非鱼良好风味的形成。
杜伟光李小定王术娥熊善柏付娜王红梅胡芬杨晓波龚霞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暂养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草鱼片的臭氧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草鱼为原料,研究臭氧质量浓度、臭氧处理温度、臭氧处理时间对草鱼片品质的影响,旨在选出适宜的臭氧杀菌工艺。以草鱼片水分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粗脂肪含量、色度、感官品质及微生物致死率作为判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草鱼片的臭氧处理适宜条件为0.85mg/L臭氧于10℃下处理1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处理得到的草鱼片含水量为79.55%、水溶性蛋白155.67mg/g、游离氨基酸0.63mg/g、总糖8.23mg/g、粗脂肪6.34%、白度为48.12、感官评分8.99、微生物致死率98.33%。
赵莉君顾卫瑞熊善柏赵思明
关键词:臭氧
磺胺二甲氧嘧啶钠对斑点叉尾鮰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灌喂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磺胺二甲氧嘧啶钠(SMS)100、200、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尿素(UREA)等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药5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的AST、ALT、ALP、LDH和UREA均无显著性变化,按400mg/kg体质量给药组的肌酐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连续灌药10d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AST、ALT、ALP、LDH、CRE、UREA均有显著性变化。SMS可导致肝细胞核溶解或细胞溶解,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局部坏死,且浓度越高,损害越大。试验表明,100mg/kg的剂量对斑点叉尾鮰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小,在5d内使用是安全的;200mg/kg的剂量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损伤;而高剂量的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在较短时间内仍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表现在肾脏上的损伤。
杨晓张娟陈加平熊善柏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血清组织切片血清生化指标
臭氧水处理对冰温保鲜脆肉鲩鱼片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以脆肉鲩为原料,研究臭氧水和二氧化氯减菌化处理对冰温保鲜脆肉鲩鱼片品质的影响,对照组为自来水淋洗处理的鱼片,以期为脆肉鲩鱼片贮藏的前处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臭氧水最佳减菌处理条件为浓度2mg/L、流速150ml/min、淋洗10min,鱼片减菌率达91.5%。二氧化氯最佳减菌处理条件是质量浓度100mg/L、流速100ml/min、淋洗6min。在各自最佳减菌化处理条件下,采用臭氧水淋洗,鱼片的残菌率、挥发性盐基氮、硬度、咀嚼性和感官品质明显优于二氧化氯淋洗。采用臭氧水淋洗,冰温贮藏下脆肉鲩鱼片货架期为14d,比对照样品延长了9d。
郭姗姗荣建华赵思明甘承露宋欣欣熊善柏
关键词:脆肉鲩臭氧水二氧化氯
提取方法对淡水鱼油提取率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内脏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Protemax)水解法提取鱼油,研究酶解条件和提取方法对鱼油提取率、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获取高品质的鱼油制品。结果表明:提取方法和条件对鱼油的提取率、酸价及过氧化值(POV)均有明显影响;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法提取鱼油时,其适宜的条件为酶解起始pH7.5,酶解温度50℃,酶用量2 000 U/g粗蛋白,酶解时间3 h,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5.67%,鱼油品质较好。复合蛋白酶水解法和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法的提取率高于稀碱水解法,且复合蛋白酶水解法得到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
王芳熊善柏张娟刘敬科王年君张蔚
关键词:鱼油脂肪酸组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