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0209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青山李志谢秀英余宝华成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对比观察
  • 2篇脉络膜
  • 2篇黄斑
  • 2篇黄斑病
  • 2篇黄斑病变
  • 2篇PDT
  • 2篇病变
  • 1篇动力疗法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脉络膜
  • 1篇视网膜脉络膜...
  • 1篇瞳孔
  • 1篇瞳孔温热疗法
  • 1篇热疗
  • 1篇热疗法
  • 1篇中心性

机构

  • 2篇深圳市眼科医...

作者

  • 2篇谢秀英
  • 2篇李志
  • 2篇陈青山
  • 1篇曾键
  • 1篇黄丽娜
  • 1篇曾健
  • 1篇古洵清
  • 1篇成洪波
  • 1篇余宝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PDT与TTT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经瞳孔温热疗法(TTT)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继发黄斑CNV97例101只眼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BCV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前均检查BCVA、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部分病例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其中PDT治疗52例54只眼,TTT治疗45例47只眼。结果PDT与TTT治疗后1月、3月矫正视力比较,PDT治疗组提高2行及2行以上与TTT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X2=0.034,P〉0.05)。PDT治疗后1、3月视力提高或不变(稳定)分别有25只眼(46.2%),20只眼(37%),TTT治疗后1、3月视力提高或不变分别有14只眼(29.8%),16只眼(34%),治疗后1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治疗后3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78,P〉0.05)。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性CNVPDT与,TTT治疗后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1、3月PD个组分别有40%,54%,哪’治疗组分别有12.5%,12.5%PD个组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P〈0.01,x2=4.14,P〈0.05)。隐匿性CNVPDT与TTT治疗后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1、3个月,PDT与TTT组视力无提高。治疗后1月PDT治疗组视力不变2只眼,TTT组5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P〉0.05)。治疗后3月两组视力均下降。PDT与rIT丌治疗后1、3月CNV渗漏比较,治疗后1月PDT治疗组控制或减轻CNV的荧光渗漏要好于TTT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P〈0.05。治疗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P〉0.05)。结论PDT对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CNV的治疗,随访短期内(1-3个月)在视力、及C
陈青山曾键谢秀英李志古洵清黄丽娜
关键词: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瞳孔温热疗法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PDT与IMP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ine green—medicated photothrombosis,IMP)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疗效。方法对比分析两组共19例22只眼慢性CSC患者分别进行IMP与PDT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学断层相干扫描(OCT)。其中IMP治疗10例11眼,PDT治疗9例11只眼。结果IMP与PDT两组患者治疗后1、3月矫正视力比较,PDT治疗组治疗后1、3月视力提高8例9只眼(90%),视力不变1例1只眼(10%),无视力下降病例;IMP治疗组治疗后视力1月提高8例8只眼(72.7%),治疗后3月1例1只眼视力下降。治疗后1月两组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Х^2=0.11,P〉0.05)。治疗后3月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Х^2=0.02,P〉0.05)。PDT与IMP治疗后黄斑视网膜厚度比较,PDT组治疗前黄斑视网膜厚度(408±57.1)μm与治疗后3月黄斑视网膜厚度(143.9±43.6)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P〈0.05)。IMP组治疗前黄斑视网膜厚度(397.2±523)μm,与治疗后3月黄斑视网膜厚度(161.24±47.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P〈0.05)。治疗后三月PDT与IMP组黄斑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3,P〉0.05)。PDT与IMP治疗后3月黄斑区RPE渗漏观察,治疗后3月两组FFA显示黄斑区RPE渗漏灶均消退。照射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RPE窗样缺损或轻微荧光染色。6月后FFA随诊发现IMP治疗组2例2只眼黄斑区原照射部位的RPE重新渗漏。结论PDT改变治疗参数如减半光敏剂用量,以减少对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影响的疗法可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CSC,本课题研究表明IMP治疗慢性CSC的短期疗效比较好,安全性高。而治疗费用远低于PDT,是一种较实用治
陈青山成洪波谢秀英李志余宝华曾健
关键词:黄斑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光动力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