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MS0505)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淑艳战海云徐舶李强白梅荣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生物量
  • 2篇水氮耦合
  • 2篇秣食豆
  • 2篇物量
  • 2篇混播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性状
  • 1篇玉米农艺性状
  • 1篇水肥
  • 1篇水肥耦合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雀麦
  • 1篇无芒雀麦
  • 1篇混播比例
  • 1篇分蘖
  • 1篇分蘖期
  • 1篇干物质

机构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4篇张淑艳
  • 2篇徐舶
  • 2篇战海云
  • 1篇白梅荣
  • 1篇刘静
  • 1篇张庆昕
  • 1篇李强
  • 1篇郭洋洋

传媒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肥耦合对高冰草干物质积累和生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设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60%、80%3个水分梯度(分别记为W1、W2和W3),0kg/hm2、60kg/hm2、120kg/hm2、180kg/hm2、240 kg/hm2(纯氮量)5个氮肥梯度(分别记为N1、N2、N3、N4和N5),对1年龄高冰草进行水分和氮肥组合处理,研究水氮耦合对高冰草干物质积累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1干物质积累的快速期较短,而W2和W3则干物质快速积累期较长;N1比施氮各处理表现为干物质积累慢,曲线上升较缓.第一次刈割地上生物量以W3N3处理最高,为643.33g/㎡,W2N4次之;第二次刈割地上生物量以W2N4最高,为613.33g/㎡,W2N3次之.全年生物量以W2N4处理最高,为1227.76g/㎡,与W2N3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W2N4比W2N3高3.2%.
刘静张淑艳徐舶张庆昕
关键词:高冰草水氮耦合干物质积累生物量
玉米秣食豆混播比例对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和土地利用率,通过将玉米‘郑单958’和秣食豆按1:1、1:2、1:3的比例进行混播,以单作玉米作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群体的地上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占群体产量的87.4%以上;随混播秣食豆的比例增加,玉米产量略有下降,其中茎叶产量下降明显,而秣食豆产量增加;混播群体地上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随混播秣食豆比例增加而增加,并且各混播处理均显著高于玉米单作,其中1:3(A1B3)和1:2(A1B2)的群体地上产量分别比单作玉米提高15.5%和16.4%。
张淑艳战海云李强白梅荣
关键词:玉米秣食豆混播
水氮耦合对分蘖期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在盆栽控制条件下,设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60%、80%3个水分梯度,0,0.564,1.128,1.692和2.257g/盆(纯氮量)5个氮肥梯度,对一年龄分蘖期无芒雀麦进行水分和氮肥组合处理,研究水氮耦合对无芒雀麦形态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的地上生物量形成存在水氮的耦合效应,低氮和低水制约了无芒雀麦的生长,高水高氮也不利于无芒雀麦形成新枝条和增加生物量.
徐舶张淑艳
关键词:无芒雀麦水氮耦合生物量
混播对科多8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将科多8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按1:1、1:2、1:3的比例进行同行和间行混播,以单作玉米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群体中玉米的农艺性状.研究发现,玉米的农艺性状受混播方式和比例影响明显,混播使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均有增加,其中株高和穗位以A1B2(同行混播1:2比例)最高,而茎粗则以A2B2(间行混播1:2比例)的最高,但与A1B2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A1B2是较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混播组合.
战海云张淑艳郭洋洋
关键词:混播玉米秣食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