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12761138D)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彩英许茜李如迅刘怀军倪家骧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三叉神经
  • 3篇三叉神经痛
  • 3篇神经痛
  • 3篇皮穿刺
  • 3篇卵圆孔
  • 3篇经皮穿刺
  • 3篇经痛
  • 3篇CT引导
  • 3篇CT引导下经...
  • 3篇穿刺
  • 1篇麻醉
  • 1篇阿霉素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如迅
  • 3篇许茜
  • 3篇李彩英
  • 2篇倪家骧
  • 2篇彰俊杰
  • 2篇刘怀军
  • 1篇田建明
  • 1篇王培军
  • 1篇刘明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CT引导机为西门子AR型NOVR型。 3 4例患者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作出三叉神经痛诊断 ,均有服用药物史 ,5例为经其他方法治疗后复发。3 4例中男 8例 ,女 2 6例 ,年龄 5 5~ 70岁 ,平均 5 8岁。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 ,采用 2 2G穿刺针 ,CT引导进针 ,确定针尖在卵圆孔时 ,分次缓慢注射 2 %阿霉素 0 .2~ 0 .3ml(不超过 0 .5ml)。结果 治疗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即刻疼痛减轻2 6例 (76.9%) ,治疗后 6个月 ,3 2例疼痛消失 ,2例疼痛减轻。并发症少而轻微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微创、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的新技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彩英倪家骧许茜李如迅彰俊杰刘明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行阿霉素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注射阿霉素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男24例,女39例;年龄43~77岁,平均59岁.右侧疼痛41例,左侧22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病史及服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史,其中27例患者曾接受三叉神经周围分支化学毁损术,7例接受过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4例为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病例.结果 63例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全部引导成功.确定针尖在卵圆孔神经节内时,分次缓慢注射阿霉素0.2~0.5 ml.治疗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者61例 (96.8%),明显缓解1例,轻度缓解1例.治疗后行6、12个月随访观察,有效率分别为84.1%,79.4%.并发症少而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疗法对三叉神经痛具有定位准确,无痛苦,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彩英倪家骧刘怀军王培军许茜李如迅田建明
关键词:经皮穿刺三叉神经痛CT引导阿霉素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的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方法:实验组:头颅颅骨标本一具,经卵圆孔行不同方位冠状及横断扫描,观察最佳卵圆孔进针路径。对照组:10例正常志愿者仰卧扫描床,采用不同角度,观察舒适及耐受程度;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半冠状面摆位、扫描卵圆孔、引导进针,行阻滞治疗。结果:实验组穿刺卵圆孔的最佳体位及层面,以机架倾斜15°~20°,头架倾斜10°~15°,体标穿刺点位于颧骨下1cm的区域,穿刺路径最短、最安全。对照组于实验位置仰卧2h无不适;64例患者,63例CT引导穿刺、确定针尖在卵圆孔时,行阻滞治疗,成功率98.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简便易行、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痛苦小的优点。
李彩英彰俊杰刘怀军许茜李如迅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