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370)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励建荣汤轶伟高子媛李译王硕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食品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印迹
  • 3篇盐酸克伦特罗
  • 3篇克伦特罗
  • 2篇电子鼻
  • 2篇食品安全
  • 2篇榴莲
  • 2篇莱克多巴胺
  • 2篇果肉
  • 2篇分子印迹技术
  • 2篇臭味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动物源食品
  • 1篇药物残留
  • 1篇印迹聚合物
  • 1篇玉米
  • 1篇玉米面条
  • 1篇植物乳杆菌

机构

  • 12篇渤海大学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9篇汤轶伟
  • 9篇励建荣
  • 6篇高子媛
  • 5篇李译
  • 4篇高雪
  • 4篇王硕
  • 3篇马勇
  • 2篇张德福
  • 2篇刘水琳
  • 2篇刘秀英
  • 2篇李敏
  • 1篇孟良玉
  • 1篇厉月桥
  • 1篇邵悦
  • 1篇冯彦博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包装与食品机...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兴奋剂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方法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盐酸克伦特罗属β-肾上腺素类兴奋剂,该药理化性质稳定,具有提高畜禽产品瘦肉率的功能。长期食用残留该药物的食品,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不同基质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提高我国CLB残留检测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汤轶伟王硕励建荣孟良玉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
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行为研究
2015年
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是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物吸附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吸附模型分析研究了以共价键制备的盐酸克伦特罗(CLB)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目标物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CLB MIPs颗粒表面不均匀,对CLB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吸附过程中CLB分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吸附过程分为表面吸附和孔穴缓慢扩散吸附两个阶段,但扩散不是控制吸附速率的唯一因素.
汤轶伟高静纹高雪刘秀英李敏高子媛励建荣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
植物乳杆菌发酵时间对挤压玉米面条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玉米碴,然后挤压成型制作面条。通过测定吸水率、损失率、色泽和质构指标,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时间对挤压玉米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3 h,面条吸水率最小为45.89%,3 h后吸水率逐渐升高,发酵至24 h达到最大值,为48.93%;发酵12 h,面条干物质损失率最低,为4.31%;发酵12 h,面条的硬度、咀嚼度和黏聚性最大,分别为7 216.42,6 221.96和0.75;发酵对面条的亮度值无明显影响,红度值从9.85降低到4.48,黄度值从38.82增大到49.04,改善了挤压玉米面条的色泽。
马勇邵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发酵时间
分子印迹技术在莱克多巴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莱克多巴胺属β2-兴奋剂,常被非法应用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提高畜禽产品的瘦肉率,但是长期食用残留有该药物的食品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分子印迹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性能优越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分子印迹技术在莱克多巴胺检测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汤轶伟兰建兴魏立巧李译高子媛励建荣
关键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技术
食品中速灭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速灭威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主要用于水稻、棉花和果树的虫害防治。如果长期或不正当用药,极易在食品中残留损害人体健康,速灭威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度关注。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免疫分析方法等速灭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保证食品安全和提高我国速灭威农药残留的检测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汤轶伟高子媛高子媛王硕王硕李译励建荣
关键词:速灭威食品安全
莱克多巴胺仿生抗体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015年
为建立莱克多巴胺(RAC)仿生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在96孔酶标板中直接制备RAC分子印迹仿生抗体,并对致孔剂用量、仿生抗体形态特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致孔剂用量为2 m L乙酸乙酯和3 m L甲醇时,仿生抗体的灵敏度最好,仿生抗体的吸附容量为14.14μg/孔,吸附速率较快,20 min达到吸附平衡,这为仿生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汤轶伟高子媛刘秀英高雪高静纹李敏王硕励建荣
关键词:莱克多巴胺
电子鼻测定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的模型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PEN3便携式电子鼻检测榴莲果肉的臭味响应值,并运用密封、打孔的方法使信号曲线能较快的达到平稳状态。通过PCA分析确定榴莲果肉臭味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总贡献率达到99.49%,而且0孔、8孔、16孔三种不同孔数处理的榴莲果肉臭味有明显差异,所以,电子鼻识别榴莲果肉臭味可行;通过Loadings分析认为硫化物是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的主要成分;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利用PLS法建立了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相对含量的模型,运用统计软件建立了PLS线性拟合曲线,得到0孔、8孔、16孔的相对含量拟合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说明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相对含量与电子鼻输出信号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测得0孔、8孔、16孔的相对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因此,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地测定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的相对含量,从而提供一种评定榴莲臭味的实用方法。
马勇刘水琳汤轶伟励建荣
关键词:电子鼻PLS模型
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塑化剂即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塑料中用以改善塑料可塑性和提高塑料强度的一种常用化学助剂。该化学助剂不以化学键方式与塑料成分结合,在适当条件下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而污染食品。有些种类塑化剂毒性较大,长期食用残留有这些塑化剂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以及国内外对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及展望,以促进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更有效的检测和监管。
汤轶伟魏立巧李译兰建兴王硕励建荣厉月桥
关键词:塑化剂
分子印迹技术在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盐酸克伦特罗属β2-受体激动剂,该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加瘦肉率的功能。然而,长期食用残留该药物的食品,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以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聚合物以其高亲和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制备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发展、基础理论以该技术在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汤轶伟高子媛李译兰建兴魏立巧张德福高雪励建荣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盐酸克伦特罗
臭氧氧化、涂膜及其结合法清除榴莲果肉表面臭味
2015年
采用臭氧氧化、可食膜掩蔽、臭氧氧化+可食膜掩蔽3种方法,清除榴莲果肉表面臭味,并利用电子鼻定量检测除臭效果。将密封榴莲果肉样品的系统开0、8、16个小孔,减小榴莲果肉的裸露面积,使榴莲臭味形成3种质量浓度梯度,电子鼻信号曲线能较快地达到平稳状态,用于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表明,3种不同孔数处理后样品的响应值有明显差异;PLS法建立的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相对含量模型表明,以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相对含量建立的PLS法分析线性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16孔样品的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相对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即电子鼻可以准确地测定榴莲果肉臭味气体的相对含量;硬脂酸膜(膜液质量浓度为硬脂酸2.70 g/L+甘油45.00 g/L+大豆分离蛋白90.00 g/L)掩蔽榴莲臭味的效果最佳;臭氧氧化+可食膜掩蔽方法清除榴莲果肉表面臭味的效果最好。
马勇刘水琳冯彦博
关键词:臭氧氧化可食膜电子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