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A10-3)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昝林森王洪宝杨彦杰樊月圆付常振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肉牛改良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肉质
  • 2篇肉质性状
  • 2篇胴体
  • 2篇胴体性状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1篇脂联素
  • 1篇脂联素基因
  • 1篇SNPS
  • 1篇SNPS检测
  • 1篇产肉
  • 1篇产肉性状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国家肉牛改良...

作者

  • 3篇王洪宝
  • 3篇昝林森
  • 3篇杨彦杰
  • 2篇樊月圆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秦川牛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部分产肉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秦川牛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部分产肉性状的关系。【方法】以405头24月龄的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对其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发现的多态位点与秦川牛产肉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秦川牛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6,0.207和0.097;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99和0.201。BB基因型个体在64 bp处发生了G→C突变,导致22位的谷氨酸(GAA)转变为谷氨酰胺(CAA)。胸围、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指标,AA型个体显著高于AB型(P<0.05);AA型个体腿臀围显著高于AB型(P<0.05),极显著高于BB型(P<0.01)。【结论】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产肉性能的主效数量性状座位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秦川牛产肉性状的辅助选择标记。
杨彦杰昝林森王洪宝樊月圆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产肉性状
秦川牛脂联素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09年
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405头24月龄秦川牛脂联素基因SNPs位点进行检测,运用SPSS统计程序中的GLM模型将检测到的SNPs位点与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检测到AA、AB、BB、CC、CD5种基因型,其中AB、BB型个体在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64bp处发现G→C突变,CD型个体第3外显子50bp处发现C→T的突变,G→C导致谷氨酸(GGA)转化为谷氨酰胺(GCA),C→T导致丝氨酸(TCA)转化为亮氨酸(TT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A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BB型(P<0.05),而在胴体腿臀围方面,AA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B型、BB型个体(P<0.01)。CD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腿臀围、皮下脂肪厚、背膘厚、嫩度都显著优于CC型个体(P<0.05)。脂联素基因该位点可能是影响秦川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主效QTL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秦川牛高档牛肉生产的候选分子标记。
杨彦杰昝林森王洪宝
关键词:脂联素基因SNPS胴体性状肉质性状
PLIN基因多态性与秦川牛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旨在研究PLIN基因第3、4外显子多态性与秦川牛部分产肉性状的关系。以相同饲养条件下18~24月龄的405头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和测序技术,对PLIN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SNPs位点检测,并将发现的SNPs位点与部分产肉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第3外显子的156 bp处发生T→C突变,第4外显子的14 bp处发生C→T突变。方差分析表明:AB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A和BB基因型个体(P<0.05),而且相对于AA基因型个体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DE基因型个体的胴体长、胴体胸深和背膘厚显著高于DD和EE基因型个体(P<0.05),DD基因型个体的肌肉嫩度极显著高于EE和DE基因型个体(P<0.01)。研究显示,P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秦川牛脂肪沉积有一定的影响,可作为影响胴体和肉质的候选基因,指导肉牛的育种工作。
樊月圆昝林森王洪宝杨彦杰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胴体性状肉质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