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3)

作品数:75 被引量:970H指数:17
相关作者:于振文张永丽王东石玉许振柱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3篇小麦
  • 16篇籽粒
  • 15篇水分
  • 14篇水分利用
  • 14篇利用效率
  • 13篇冬小麦
  • 12篇水分利用效率
  • 11篇小麦品种
  • 10篇籽粒产量
  • 10篇灌水
  • 8篇蛋白质
  • 8篇土壤
  • 8篇吸浆虫
  • 8篇耗水
  • 7篇栽培
  • 7篇耗水特性
  • 7篇干物质
  • 6篇栽培技术
  • 6篇灌溉
  • 6篇高产

机构

  • 34篇山东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长江大学
  • 5篇河南省农业科...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河南科技学院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泰安市农业科...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新乡学院
  • 2篇泰安市农业局
  • 2篇周口市农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33篇于振文
  • 21篇张永丽
  • 16篇王东
  • 10篇石玉
  • 8篇许振柱
  • 6篇王小燕
  • 5篇褚鹏飞
  • 4篇孟维伟
  • 4篇陈泠
  • 4篇杨武云
  • 4篇朱展望
  • 4篇王红光
  • 4篇魏益民
  • 4篇杨玉敏
  • 4篇佟汉文
  • 4篇刘易科
  • 4篇仵均祥
  • 4篇张宇庆
  • 4篇高春保
  • 4篇李雁鸣

传媒

  • 15篇麦类作物学报
  • 7篇作物学报
  • 6篇山东农业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25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品质性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解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小麦品质特性,2008年和2009年在豫北安阳、鹤壁、新乡市所属9个县区27个乡镇的81个村组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共计162份,统计小麦品种的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趋于集中,但品种数量仍较多;与2008年相比,2009年优质小麦的种植比例提高3.7%。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小麦籽粒千粒重高,容重高,硬度大,蛋白质含量较高,但面筋筋力中等;多数品质性状指标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豫北地区小麦属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具有发展强筋小麦的生产能力。应进一步落实良种补贴和优质优价政策,推进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提高小麦商品粮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赵宗武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
推迟拔节水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2007—2008年度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2个拔节水灌溉时期,为拔节期和拔节后10 d;3个目标相对含水量,灌水后0—1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达到65%、75%、80%,以W1、W2、W3表示拔节期灌水处理,DW1、DW2、DW3表示拔节后10 d灌水处理;开花期均灌水至0—1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研究推迟拔节水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W2和DW2处理有利于提高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促进籽粒氮素积累;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高于W1和DW1,与W3和DW3处理无显著差异;开花后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于W3和DW3,是拔节期和拔节后10 d灌水的最优处理。(2)W2和DW2处理比较,DW2成熟期100—14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低于W2,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W2,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灌水方案。2008—2009生长季试验各处理变化趋势同2007—2008年度。
王红光于振文张永丽王东石玉
关键词: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硝态氮运移氮素吸收效率
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产生单倍体后加倍获得纯系,是快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和构建特殊遗传群体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小麦单倍体人工诱导和遗传诱导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旨在为小麦及其它作物单倍体遗传研究与育种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马强余国东李伯群任正隆周凤云李泽碧廖敦秀
关键词:小麦单倍体
小麦吸浆虫幼虫在麦穗上的危害特点及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解小麦吸浆虫幼虫在麦穗上的危害特点及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在春季越冬幼虫出土期选择小麦吸浆虫越冬基数不等的麦田4块,在籽粒乳熟期调查小麦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运用扩散系数、聚集度指标、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参数等聚集指标及Iwao的x*x-珚回归法和Taylor幂函数法,综合分析小麦吸浆虫幼虫在麦穗上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程度在田块间差异很大,且危害程度与春季的幼虫越冬基数无关;在麦穗不同部位,总体趋势是上、中部受害程度大于下部,但不同田块之间有差异。以麦穗为单位时,幼虫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以麦穗不同部位为单位时,幼虫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也属于聚集分布,且与密度有关。聚集均数λ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幼虫的聚集成因主要由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所决定。
伏召辉郑余良张宝强张亚仵均祥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麦穗空间分布型
灌水时期和数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为确定高产麦田的适宜灌水时期和数量,在池栽试验每件下,选用中筋小麦品种泰山23,研究了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底墒水60mm和拔节中期水30mm的W1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7727.10kg·ha^-1和18.69kg·ha^-1·mm^-1,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灌底墒水、拔节后期水和灌浆期水各60mm的W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8494.50kg·ha^-1;水分利用效率与W1处理无显著差异。(2)W1处理和W5处理的总耗水量分别为413.46和464.91mm;灌溉量、降水量、土壤贮水耗水量分别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1.77%、41.43%、36.80%和38.72%、36.85%、24.44%,W1处理提高了对降水和土壤贮水的利用比例,而W5处理提高了对灌溉水的利用比例。(3)W1处理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高,为152.16mm,并且深层100~18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W5处理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低,为113.61mm。
崔世明于振文王东张永丽
关键词:小麦灌水时期灌水量耗水特性
公顷产10000kg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被引量:86
2009年
以泰山23和济麦22为试验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单产高达10000kghm?2的小麦进行了施氮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特性的研究。在2006—2007年生长季,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施纯氮240kghm-2(N240)和270kghm-2(N270)处理的产量分别达9954.73kghm-2和10647.02kghm-2,比不施氮肥处理(N0)分别增加11.20%和18.93%。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N270处理最高;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小麦籽粒转运量和转运率先升后降,转运量以N270处理最大,为213.78kghm-2;而转运率以N240处理最高,为67.98%。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再分配量和再分配率先增后降,均以N270处理最高;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240处理最高。2005—2006年的试验结果呈相同变化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产量水平达10000kghm-2时的适宜施氮量为240~270kghm-2,可供生产中参考。
张法全王小燕于振文王西芝白洪立
关键词:施氮量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
河南西部小麦红吸浆虫禾本科寄主植物的记述被引量:7
2010年
2008-2009年在河南省洛宁县调查了小麦红吸浆虫的禾本科寄主植物,发现麦田地头的节节麦和邻近麦田的沙杨林地中的纤毛鹅观草均被小麦红吸浆虫侵染。纤毛鹅观草被侵染的水平仅次于小麦,虫穗率超过50%。节节麦、大麦、雀麦也有较低的侵染水平。纤毛鹅观草有较晚的抽穗期,抽穗期长达10 d,是小麦红吸浆虫比较合适的交替寄主。
武予清刘顺通段爱菊刘长营张子启蒋月丽段云
关键词:小麦红吸浆虫寄主植物禾本科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中筋小麦泰山23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利用反相高效液湘色谱(RP-HPLC)方法测定了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子粒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为N 240 kg/hm2时,蛋白质各组分含量较高,加工品质较好;过量施氮抑制了HMW-GS合成,这是过量施氮导致强筋和中筋小麦子粒蛋白质品质变劣的原因之一。随施氮量增加,弱筋小麦宁麦9号子粒的蛋白质各组分含量显著增加,加工品质变劣。增施氮肥,3个品种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清蛋白+球蛋白含量,这是施氮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子粒加工品质的主要原因。济麦20和泰山23两品种的总蛋白质含量及醇溶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强筋小麦济麦20的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HMW-GS、LMW-GS、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及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含量的比值(Glu/Gli)和HMW-GS与LMW-GS含量的比值(HMW/LMW)高于中筋小麦泰山23,这是强筋小麦济麦20加工品质形成及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高于泰山23的重要原因。
石玉张永丽于振文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蛋白质组分
叶面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常用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增产效果,设置5个处理(水溶性肥、十二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空白对照),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成穗数有一定的作用。小麦喷施水溶性肥、十二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喷施水溶性肥、十二元素较对照增产较少。
刘强邓春晖郝凤敏王瑞霞张春花杨光宇李伟峰
关键词:小麦叶面肥穗粒数
小麦微核心种质中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的SDS沉降值分析
2011年
为加快SDS沉降值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对来自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83份育成品种和146份地方品种的SDS沉降值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SDS沉降值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的SDS沉降值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具有较大的变幅和变异系数;两种类型小麦种质的SDS沉降值均主要分布在25.0~35.0ml,SDS沉降值>45ml和SDS沉降值<15ml的种质所占比例较小;SDS沉降值最高与最低的种质均来自地方品种,分别为白朗灰麦和假红麦,育成品种中SDS沉降值最高与最低的种质分别为东方红3号和农大139。根据SDS沉降值的分布,筛选了7份高SDS沉降值和8份低SDS沉降值的种质,这些种质可作为高、低SDS沉降值小麦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夏云祥陈辉司红起常成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微核心种质育成品种SDS沉降值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