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90462)

作品数:17 被引量:287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文武刘源鑫邱扬冯强赵明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土壤
  • 5篇黄土高原
  • 3篇养分
  • 3篇土壤养分
  • 3篇黄土丘陵
  • 2篇植被
  • 2篇生态恢复
  • 2篇柠条
  • 2篇柠条林
  • 2篇柠条林地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丘陵区
  • 2篇小流域
  • 2篇林地
  • 2篇景观
  • 2篇景观生态
  • 2篇环境因子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沟壑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市植物园
  • 1篇北京市十三陵...

作者

  • 7篇赵文武
  • 3篇刘源鑫
  • 2篇邱扬
  • 1篇李小雁
  • 1篇周伟奇
  • 1篇王连喜
  • 1篇孙旭
  • 1篇王效科
  • 1篇陈利顶
  • 1篇赵明月
  • 1篇杨磊
  • 1篇吕楠
  • 1篇杨文斌
  • 1篇牛俊杰
  • 1篇冯强
  • 1篇李琪
  • 1篇信忠保
  • 1篇王军
  • 1篇史建伟
  • 1篇吴秀臣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被引量:43
2015年
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粒径的重要因素,尺度不同其影响效应差异明显。研究不同尺度表层土壤粒径与土地利用、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质具有积极意义。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集水区和沐浴小流域作为研究区,探讨两个尺度上表层土壤粒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颗粒主要为砂粒和粉粒,在小流域和集水区尺度上,各粒径百分含量属于中等变异,D值为弱变异,但随着研究区由沐浴小流域变化到安塞集水区,粒径和D值的空间变异性均有所提高;(2)尺度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粒径的影响效应不同,在沐浴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砂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荒草地>农用地>林地>灌木林地>园地,在集水区的变化顺序依次为荒草地>灌木林地>林地>农用地>园地,粉粒含量的次序均与砂粒相反,小流域土壤粒径分形维数D依次为灌木林地>荒草地>林地>园地>农用地,在安塞集水区为灌木林地>荒草地>农用地>林地>园地;(3)在沐浴小流域和安塞集水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黏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粉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砂质壤土D值高于壤土和粉壤土;(4)在沐浴小流域,植被盖度、相对海拔和坡位相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坡向和坡度对土壤粒径影响较大;而在安塞集水区植被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土壤粒径影响较大。
赵明月赵文武刘源鑫
关键词:土地利用环境因子土壤粒径分形维数
黄土高原大南沟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本文利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陕西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6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是:有机质0.964%,全氮0.506g·kg-1,全磷0.609g·kg-1,碱解氮41.295mg·kg-1,速效磷2.009mg·kg-1,速效钾138.506mg·kg-1.各养分空间分布模型:全磷符合指数模型,速效磷和碱解氮符合球状模型,速效钾符合高斯模型,其变程由大到小依次是全磷(870m)、速效磷(724m)、速效钾(207m)、碱解氮(105m).各养分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总体表现为林地、果园、荒草地、退耕地、农地,坡下部高于坡上部.由于氮素易于淋溶损失,且受人工施肥影响严重,在分布上有连片特征;磷素受母质控制,存在状态稳定,所以空间变异较小;速效钾也易淋溶损失,且与植被类型有较强关系.研究为优化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模式,从根本上遏制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
崔旭辉郝羽邱扬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分异
Comparison of transpi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d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tree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China被引量:2
2016年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is widely planted throughout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pecies at different ages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due to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compare the transpiration levels between different aged black locusts at the tree and stand scales,clarifying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his species with different ages.Black locust trees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age classes(12 and 28 years)were selected in the Yangjuangou catchment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Sap flux density(F_d)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solar radiation,air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 and soil water content)were simultaneous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of 2014.Tree transpiration(E_t)was the product of Fd and sapwood area(A_S),and stand transpiration(E_c)was calculated basing on the stand sap flux density(J_s)and stand total sapwood area(A_(ST)).Stomatal conductance(g_s)was measured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anc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t and Ec were higher in the 28-year-old stand than in the 12-year-old stand.The gs and hydraulic conductance of 28-year-old trees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12-year-old trees,and the two parameters were thus the causes of variations in transpi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 classes.After rainfall,mean Fd increased by 9% in 28-year-old trees and by 5% in 12-year-old trees.This study thus suggests that stand 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estimating transpiration at the catchment and region scales in this area.These results provide ecophysiological evidences that the older black locust trees had more active physiological status than the younger ones in this area.These findings als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orest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JIAOLeiLU NanFU BojieGAO GuangyaoWANG ShuaiJIN TiantianZHANG LiweiLIU JianboZHANG Di
关键词:蒸腾速率刺槐土壤含水量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被引量:22
2021年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果显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十分必要。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和流域土地利用情况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了黄土高原6个典型流域的治理模式,包括治沟造地、防蚀固沙、生态农业发展、三大体系、梯田开发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6种模式。对比各治理模式发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以环境治理为手段,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终极目的,措施技术体系构建上体现了从坡面到沟道、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特征;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治理模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两方面探讨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框架,以期对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袁和第信忠保侯健李宗善杨磊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80
2014年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模型中C因子表示植被覆盖和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是人为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回溯了C因子发展演变历程,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不同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在小区、坡面、小流域尺度上,C因子确定主要依赖于野外实验观测,研究条件的一致性尤其是标准小区的统一是C因子值可比性的前提。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确定通常需要利用遥感影像,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的进步,使提取的C因子图更加精细、准确,但是使用遥感数据全面刻画C因子含义仍然是一大挑战,因此仍需加强C因子相关研究。共归纳了10种确定C因子的方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我国C因子研究应加强的工作,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冯强赵文武
关键词:土壤侵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剧黄土高原退耕区蒸散发被引量:27
2019年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显著影响着区域植被生长及水文循环过程,对陆地蒸散发(ET)年际变化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全球通量估算和模型模拟蒸散发产品、格点气候数据及遥感植被特征参量数据,利用趋势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退耕区ET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退耕前相比较,退耕区在退耕还林(草)后ET的升高趋势明显,但其变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其中,以年降水量在400~600mm区域内变化趋势最大;(2)相较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总降水量,退耕区土壤含水量及植被NDVI是ET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3)退耕后ET变化趋势增大更多地归因于退耕区植被生长的加速,并且退耕后土壤含水量对ET贡献较退耕前降低,而NDVI的贡献度增加.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退耕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ET的变化趋势进行的探究,为工程实施对该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雅舒李小雁石芳忠张树磊吴秀臣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蒸散发
黄土丘陵小流域植被恢复驱动下的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为定量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本文借助土壤养分指数(SNI)评价方法,对典型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恢复方式下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方式的土壤SNI值大小依次为:退耕还林(0.814)>退耕还灌(0.659)>弃耕或退耕还草(0.364)>对照农地(0.220);不同植物群落土壤SNI值大小依次为:柠条群落(0.777)>小叶杨群落(0.658)>刺槐群落(0.545)>杏群落(0.510)>草群落(0.425)>茵陈蒿群落(0.310)>沙棘群落(0.271)>白羊草群落(0.257)>硬质早熟禾群落(0.249)>大豆群落(0.227)>铁杆蒿群落(0.224)>达乌里胡枝子群落(0.103)。研究表明,生态退耕后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养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退耕还灌的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养分指数差异显著,退耕还林、弃耕或退耕还草内部各群落间土壤养分指数差异不显著,除铁杆蒿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外,其他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指数均高于农田作物大豆群落。
栗妍魏玮邱扬刘栩如张琳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植物群落土壤养分
降水梯度序列下柠条林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陕西省境内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黄土高原同级树龄柠条林地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低,养分中有机质和全氮在降水梯度上的空间变异性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全磷含量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从表层到心土层逐渐降低,从心土层到底层逐渐增加;全钾含量在剖面上的规律与有机质和全氮相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随着降水梯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李琪薛兴权赵文武王连喜缪淼刘源鑫
关键词:柠条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恢复草地土壤水分对降水响应及模拟被引量:6
2020年
降水是干旱半旱地区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对该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对2014—2015年0~120 cm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研究了退耕后不同恢复年限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0~40 cm土壤10 min时间尺度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从恢复5 a草地向恢复15 a草地逐渐降低,这种降低趋势在恢复30 a草地减弱。恢复5 a草地土壤水分增幅最小,响应次数最少。单次降雨事件中,土壤水分增长过程和衰减过程均符合Logistic模型。恢复5 a草地相对稳定期(平台期)历时最长;恢复15 a草地土壤水分在表层(0~5,5~10 cm)增速最快,而在下层(20~40 cm)增速减慢且响应时间滞后;恢复30 a草地在下层(20~40 cm)增速最快。建议对恢复草地应适当采取措施,促进降雨向深层土壤水分转化,并减少恢复初期平台期历时。
邹慧高光耀朱斌刘丹一杨文斌
关键词:LOGISTIC模型土壤水分黄土高原
1981—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在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已走过35周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已经正式成立20周年。以"景观生态学"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981—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学者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文献期刊分布、文献所属研究机构、文献内容和文献国际影响力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于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几点认识。(1)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按发表文献数量状况可划分为3个阶段:1981—1989年,景观生态相关研究较少,学科处于引进、吸收的初始阶段;1990—2006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成熟并壮大;2007年至今,景观生态学研究平稳发展,在思索中寻求创新。(2)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发表刊物以生态、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测绘和园林领域刊物为主,刊物影响因子差别明显,景观生态学专业期刊在我国大陆地区有所欠缺。(3)景观生态学研究机构主要为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以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各研究机构发挥所处地理环境优势和自身学科特色,对不同类型景观展开深入研究。(4)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尺度的相互作用机制、景观生态学的部门应用等,其研究主题包括城市、农业、湿地、园林、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景观可持续等众多方面,其研究范式正经历着从"格局-过程-尺度"向"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的变化过程。(5)就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而言,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国际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赵文武王亚萍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