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8JJ013)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肖满意徐静李蓉蓉李辉李亚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弱视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儿童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眼液
  • 1篇张量成像
  • 1篇弱视儿童
  • 1篇施图伦
  • 1篇施图伦滴眼液
  • 1篇视觉通路
  • 1篇视疲劳
  • 1篇术后
  • 1篇通路
  • 1篇屈光
  • 1篇屈光参差
  • 1篇屈光参差性
  • 1篇屈光参差性弱...
  • 1篇准分子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篇肖满意
  • 2篇徐静
  • 1篇魏欣
  • 1篇李辉
  • 1篇贺忠
  • 1篇彭晓娟
  • 1篇李蓉蓉
  • 1篇李亚军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扩散张量成像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通路白质结构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查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大脑白质的发育情况,从而探讨其发病机制。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均为左眼弱视)及1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儿童。方法利用DTI技术进行检查,用基于体素(Voxel)的形态学测量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中的所有Voxel进行逐个比较;用感兴趣区(ROI)方法定位于视放射,计算左右视放射的FA平均值和Voxel数目,比较其在两组研究对象中的差异,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放射的发育情况。主要指标视觉通路白质结构的FA值和Voxel数目。结果左眼弱视患者的右侧枕叶、顶下小叶、颞叶回下及左侧岛叶FA值较正常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而双侧丘脑、叶下神经核团外、额叶,右侧枕中回、中央前回、豆状核、壳核,扣带回FA值较正常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左眼弱视患者左右两侧视放射的Voxel数目,平均FA值和总FA值较对照组均下降,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总Voxel数目和F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平均FA值也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组内双侧视放射比较发现左侧视放射Voxel数目,平均FA值和总FA值均高于右侧,除对照组平均FA值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存在多个视觉相关脑区白质FA值的下降,提示屈光参差性弱视存在着视觉通路神经网络结构的异常;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侧视放射FA值和Voxel数目下降,提示此类患者存在双侧视放射的发育不良。
肖满意徐静李亚军魏欣彭晓娟贺忠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感兴趣区屈光参差性弱视
施图伦滴眼液预防LASIK术后视疲劳40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施图伦滴眼液预防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 leusis,LASIK)术后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行LASIK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应用施图伦滴眼液,另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4wk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单眼AMP,AC/A及BUT各观察指标在3个时间点与干预分组(施图伦组与对照组)间无交互作用。施图伦组与对照组间上述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单眼AMP及BUT术后1wk较术前有一过性下降(P<0.05),随后开始回升,术后4wk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wk裸眼AC/A较术前戴镜的AC/A开始下降(P=0.169),术后4wk仍在下降(P=0.007)。与对照组相比,近读困难、眼胀、头痛、眼干及眩光于术后1wk积分均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wk施图伦组出现近读困难和眼干的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胀、头痛及眼干两组积分仍无统计学差异。
肖满意李辉李蓉蓉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近视视疲劳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采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4~14岁儿童弱视患者38例68眼,治疗时间1疗程(3mo),对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治疗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疗程后有效51眼,总有效率75%,其中基本治愈15眼(22%),进步36眼(53%),无效17眼(25%)。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中心注视性弱视和年龄4~6岁的弱视治疗有效率最高。结论: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将弱视训练与电脑游戏相结合,使弱视训练较传统方法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提高了弱视儿童的治疗积极性和顺应性,其治疗效果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同。
肖满意徐静骆军马雪平
关键词:疗效观察弱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