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208)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2H指数:9
- 相关作者:李明诗张衡潘洁沈文娟李卫正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低空高分辨影像的三维绿量计算方法——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为例被引量:34
- 2015年
- 三维绿量是指树木树冠所占空间体积,对于森林来说,它可以比较简易地反映绿化实体的生态环境效益。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乔、灌木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获取了校园高重叠度、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差分GPS获取了厘米级精度的像控点,再借助于Pix4D无人机测绘图像处理软件,得到了研究区高精度正射影像。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图像分割技术,提取了树木的位置和冠径,并且利用三维树形树冠体积公式,计算了不同树木的三维绿量,实现了校园范围内三维绿量的定量分析。
- 陈荻李卫正孔文丽申世广
- 关键词:风景园林三维绿量校园绿地无人机遥感GIS
- 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方法——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斑块连通性分析和耗费距离模拟等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体系。首先采用最优指数(OIF)和决策树(QUEST算法)获取城市绿地斑块空间布局,分析绿地斑块间的连通性;然后利用Spearman秩相关等统计方法确定不同连通指数对连通阈值的敏感程度,优选最稳定的连通指数划分绿地斑块的重要性等级,将具有较高重要性值的斑块作为绿地"源"和"目标";最后选用频率比方法改进耗费距离模型的成本表面,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情景模拟城市潜在绿色廊道的空间布局,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最优指数结合决策树方法的分类总精度为90.35%,Kappa系数为0.86,提取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22.88%,大面积绿地斑块主要分布在滆湖的西部和太湖的北部;整体连通指数(IIC)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200~2400m的距离范围内,其dIIC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变化值最低(0.21);在600m的距离阈值下,以dIIC值大于1%作为标准,确定竺山斑块为绿地"源"及7个主要的绿地斑块为"目标";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模拟的潜在绿色廊道的变形系数ξ值相近(1.28),其空间格局受研究尺度的影响较小。最后进一步探讨该方法体系实践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和依据。
- 侍昊鲜明睿徐雁南薛建辉刘海娟
- 关键词:决策树分类多尺度
- 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潜力。文章介绍了高光谱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原理,从基于高光谱数据提取的生化参数、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以及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建模技术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阐述了高光谱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遥感监测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张衡潘洁廖振峰
-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遥感
- 基于TM/ETM+数据的南京三区域城市森林干扰指数及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以南京紫金山、幕府山和老山为研究对象,利用1992、1995、1998、2001、2003、2005、2007和2011年8期的Landsat TM/ETM+数据进行缨帽变换,通过对变换后的各分量进行归一化操作进而建立森林干扰指数模型,然后进行3个区域森林干扰指数分级操作,最后借助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Google Earth影像的目视解译结果,对发展的森林干扰指数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而发展的森林干扰分析方法是有效且可靠的。南京3个区域的森林干扰在1992—2001年间变化不明显,2001—2005年干扰上升明显,2005年之后下降趋势明显。空间上,幕府山森林受干扰最强,老山林场次之,紫金山最小。每个区域干扰强度的分布也各有特点,但相同的是区域周边的干扰指数明显大于中心地区。驱动南京城市森林干扰时空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开发活动及景区游览等。
- 吕莹莹任芯雨李明诗
- 关键词:LANDSATTMETM+
- Landsat长时间序列数据格式统一与反射率转换方法实现被引量:8
- 2014年
- 介绍了一种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预处理程序,即陆地卫星生态系统干扰自适应处理系统(landsat ecosystem disturbance adaptive processing system,LEDAPS)。该程序通过使用MODTRAN太阳能输出模型,校正太阳方位、日地距离、TM或ETM+带通以及太阳辐照度,将定标影像转换为表观(top-of-atmosphere,TOA)反射率影像,并将通过浓密植被(dark dense vegetation,DDV)算法插值生成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以及通过相关资料获得的臭氧(O3)浓度、大气压及水汽值等用于6S辐射传输模型,生成地表反射率产品。以LEDAPS可处理的标准数据Landsat7 ETM+和统一格式后的非标准数据Landsat5 TM影像为例,介绍了长时间(1987—2011年)序列数据的选择、格式统一以及算法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校正后影像效果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标准数据和非标准数据经过LEDAPS处理后生成的地表反射率产品能有效降低大气中O3、水汽及气溶胶等对影像真实反射率的影响,为土地覆盖变化和干扰因素等的长时间序列监测和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反演提供科学产品,有助于在国内形成处理长时间序列影像数据的准则。
- 沈文娟李明诗
- 关键词:LANDSAT
-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述评被引量:9
- 2016年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对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减缓全球变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发展合理的森林经营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森林生产力、森林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应或者减缓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森林经营策略,主要包括:1坚决贯彻实施退耕还林政策;2加强保护天然林;3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对策;4加速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
- 王姮李明诗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气候变化
-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森林健康保护的需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物联网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成为研究热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利用物联网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原理,并结合物联网在果树和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物联网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如何构建森林病虫害监测物联网,同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指出目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应用的展望,以期通过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来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顾晓丽潘洁张衡廖振峰王胜
- 关键词:物联网森林病虫害监测
- 广东省森林碳储量与动态变化被引量:21
- 2016年
- 以广东省1979—201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广东省当地分树种生物量扩展因子方程,对广东省近30 a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东省森林碳储量从1979年的2.766 47×10~7t增加到2012年的1.673 778×10~8t,年均增加4.366×10~6t,年变化率5.45%;平均碳密度从7.57 t/hm^2增加到23.01 t/hm^2。乔木林对森林碳储量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阔叶林贡献比较突出,且增长较快;在林龄结构上,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和碳储量都占有较大比例。
- 王璟睿仵宏基孙昕李明诗魏安世
- 关键词:森林资源碳储量碳密度
- 人工林与天然林破碎化过程差异对比——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森林损失和破碎化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Forman景观变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收缩和消失5种空间过程的理论,利用ArcGIS Modeler建立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用以明确描述森林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和生态进程。基于NLCD2001、2006、2011 3期数据,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研究区,利用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将森林损失斑块分为4种破碎化过程(分割类型因其线状特征被归入破碎化类型),对比分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破碎化过程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天然林破碎化斑块多分布于城市/森林、耕地/森林、以及灌木/森林的交界处,而人工林破碎化斑块分布格局较为零散;天然林中破碎化斑块和收缩斑块大多发生在上阶段收缩、破碎化以及穿孔斑块的边缘,而人工林中4种空间过程的承接关系不像天然林那么明显,但两者整体上都呈现相似的"收缩-消失-穿孔/破碎化"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收缩类型占主导然后慢慢消退,穿孔和破碎化逐渐增多占据新的主导。
- 任芯雨吕莹莹巫颖伟李明诗李卫正
- 关键词:天然林人工林
- 基于Landsat图像的南京城市绿地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以10期(1986至2011年)TM/E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遵从V-I-S(Vegeta-tion-Imperviousness-Soil)模型,采用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度,并利用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和IKONOS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动态模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中等分辨率的TM/ETM+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地的丰度信息提取是有效且可靠的。从时间角度看,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度逐年递减,其中主要变化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区域向低植被覆盖度区域转化;空间上,低植被覆盖区域由中心城区向四周不断扩大,而城郊结合部由于快速城市化致使植被覆盖区逐渐被非植被区取代。在南京,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快速城市化进程、变动的绿化政策与措施以及其它自然因素。
- 李明诗孙力常瑞雪
- 关键词:LANDSATTMETM+植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