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606)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相关作者:唐萌薛玉英张婷巩凡黄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纳米
  • 9篇纳米银
  • 6篇细胞
  • 4篇肝细胞
  • 3篇增殖
  • 3篇增殖抑制
  • 3篇L02细胞
  • 2篇毒理
  • 2篇毒理学
  • 2篇毒理学研究
  • 2篇毒性
  • 2篇增殖作用
  • 2篇正常肝细胞
  • 2篇体外
  • 2篇注射
  • 2篇尾静脉
  • 2篇尾静脉注射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薛玉英
  • 8篇唐萌
  • 7篇张婷
  • 5篇巩凡
  • 4篇孙晋都
  • 3篇黄艳梅
  • 1篇刘晓闰
  • 1篇张智勇
  • 1篇张姗姗
  • 1篇胡媛媛
  • 1篇张鹏

传媒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被引量:9
2012年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血液中的w(Ag)在染毒1 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其后的24 h内w(Ag)处于平稳状态;纳米银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22.8 h,分布容积为26.8 L/kg;进入体内的纳米银可随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到全身各脏器,6 h后即可在小鼠的多个主要脏器中检测到银的存在,其中脾脏中的w(Ag)约为203μg/g;滞留在体内的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中.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较高的组织亲和力,肝脏和脾脏可能是纳米银的主要蓄积作用靶器官.
张姗姗薛玉英唐萌张婷刘晓闰张鹏张智勇
关键词:纳米银尾静脉注射
大鼠尾静脉注射纳米银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尾静脉注射两种不同粒径纳米银(AgNPs-20,PVP包被,标示银含量25%,20nm;AgNPs-100,无包被,标示银含量99.5%,100nm)溶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材料和方法】纳米银和PVP...
李婷竹张帮勇巩凡孙晋都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尾静脉注射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PBPK模型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纳米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仍然是人们值得考虑的问题。通过构建一系列的细胞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对纳米材料作了相应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将实验数据合理外推至人群,是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
孙晋都薛玉英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毒理学生物安全性评价
文献传递
纳米银诱导不同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体外增殖的影响。【材料...
张帮勇孙晋都李婷竹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增殖抑制A549细胞GES-1细胞
文献传递
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显示,纳米颗粒具有穿透各种生物膜屏障从而进入机体不同组织的能力,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威胁。然而由于纳米材料的多样性及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不同研究的实验数据难以互相比较...
薛玉英张婷唐萌
纳米银对人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人正常肝(L02)细胞株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向HepG2细胞和L02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对照)-640μg/ml纳米银溶液染毒24、48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24、48h后纳米银暴露组HepG2细胞和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而凋亡率均较高;且随着纳米银暴露剂量的升高,HepG2细胞和L02细胞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与染毒48h组比较,染毒24h后纳米银暴露组HepG2细胞和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而凋亡率均较低。与相同染毒时间HepG2细胞比较,染毒24、48h后纳米银暴露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而凋亡率均较低。结论纳米银对L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其对HepG2细胞的毒性更强。
黄艳梅巩凡张婷胡媛媛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HEPG2细胞L02细胞增殖抑制
纳米银在HepG2和L02细胞中的生物分布及凋亡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在人肝癌(Hep G2)细胞株及人正常肝(L02)细胞株内的生物分布及引起凋亡作用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20、40、80、160μg/ml含纳米银的细胞培养液中24、48 h。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颗粒分布;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和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毒24 h时,HepG2和L02细胞的细胞膜受损,在膜周围可见黑色颗粒;染毒48 h时,在HepG2细胞的线粒体及L02细胞的溶酶体和内吞小泡中发现黑色颗粒。与对照组相比,20-160μg/ml纳米银暴露Hep G2细胞24、48 h以及40、80、160μg/ml纳米银暴露L02细胞24 h及80、160μg/ml纳米银暴露L02细胞48 h时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纳米银暴露浓度的升高暴露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和L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0-160μg/ml纳米银暴露HepG2细胞24、48 h的ROS水平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纳米银暴露浓度的升高暴露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ROS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剂量纳米银暴露L02细胞中ROS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纳米银在HepG2和L02细胞中的生物分布不同对这两种细胞的凋亡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巩凡张帮勇黄艳梅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人肝癌细胞人正常肝细胞
纳米银对肝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人正常肝(L02)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纳米银(20-640μg/ml)染毒24、48 h对Hep G2细胞及L02细胞两株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以纳米银释放的银离子作为平行对照,以相同银含量的硝酸银溶液及相同包被含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溶液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采用LDH法测定纳米银(20-160μg/ml)染毒24、48 h对两株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纳米银暴露24 h后,HepG2细胞各剂量组和L02细胞160μg/ml以上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暴露48 h后,两株细胞各剂量组(除L02细胞染毒20μg/ml以外)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相同浓度暴露24 h组(P〈0.05或P〈0.01)。纳米银溶液经超速离心法获得的银离子对两株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应剂量硝酸银溶液的细胞毒性远高于纳米银。两株细胞各剂量组细胞外液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在相同条件下,HepG2细胞外液LDH活性明显高于L02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纳米银对HepG2和L02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其作用主要由纳米银单体引起,且对HepG2细胞影响更明显。
张帮勇巩凡黄艳梅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HEPG2细胞L02细胞增殖抑制
纳米银诱导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伴随纳米银的广泛应用,人体和环境暴露于其的机会迅速增加,其安全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表明,纳米银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器,进而影响细胞活性,诱导DNA损伤和细胞凋亡。作者就目前纳米银诱导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从纳米银特性和细胞类型角度讨论对纳米银毒效应的影响。
张帮勇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细胞毒性遗传毒性
不同大小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尺寸纳米银(20 nm和100 nm)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并计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为纳米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两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银材料AgNP-20(20 nm,标示银含量25%,PVP包被...
薛玉英巩凡张帮勇孙晋都李婷竹张婷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SD大鼠体内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