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信龙张弢付鑫杜长岭马剑雄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三维可视化术前计划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术前计划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3—6月利用Mimics软件对1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前的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程度,测量钉道参数,确定螺钉置入点并预估骨缺损大小。导入螺钉模型,模拟螺钉置入过程并观察螺钉位置。术中根据术前计划选取并置入合适的螺钉。术后行CT扫描观察骨折椎体复位及椎弓根螺钉置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1~1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中共置入48枚螺钉,术后CT示除2个螺钉紧贴椎弓根外侧皮质外,其余螺钉均完全位于椎弓根内部。术前骨缺损平均为(2.63±0.69)cm3,术中实际填充平均为(2.57±0.65)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2,P=0.343),填充率达97.8%。术后(89.45%±9.77%)和末次随访时(88.03%±9.37%)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比值明显高于术前(68.25%±1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比值较术后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4例不全瘫患者三维均有ASIA分级1级以上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均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术前计划的可视化有助于充分了解骨折情况,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可以提高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 徐桂军马信龙张晓林马剑雄张弢付鑫杜长岭卢晋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术前计划可视化
- 高吻合度股胫关节面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磨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假体股胫关节面高吻合度对假体运动和衬垫磨损的影响。方法设计和制作一款冠状面高吻合度膝关节假体,并用体外磨损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假体衬垫的磨损。结果体外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所得的衬垫质量磨损率分别为(14.29±3.19)mg/MC和14.67 mg/MC(million cycle,MC,百万次循环)。5 MC后,体外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衬垫磨损区域大致吻合,在中部区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结论有限元模拟与体外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股胫关节面冠状面高吻合度假体的磨损率较低。研究结果对高吻合度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磨损评估及临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 丁文宇马淑芹周星辰杨玉婧孙艳赵峰赵峰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有限元分析
- 生物力学因素在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尚不完全明确。股骨近端以其特有的悬臂梁结构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承受数倍于体质量的负荷,在传递外部载荷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股骨头坏死相关生物力学理论有骨重塑理论(股骨头内小梁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随外部载荷可逐渐改建。若股骨颈骨折时复位不良,可导致松质骨力学强度逐渐下降进而坏死)和Frost力学调控假说(股骨头内小梁结构在外部载荷下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若变形过大可导致微骨折增多、力学强度下降,进而进一步增大小梁变形程度而发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因素在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已通过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数字化骨科方式得到验证。
- 汪松张弢马信龙张弸羽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
- 利用有限元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近端力学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中内固定术解剖复位的重要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基于三维重建软件和CAD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s角为7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前倾角为0°、5°、10°、15°、20°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有模型施加人体缓慢行走时的载荷和约束,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近端结构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当前倾角未改变时(10°模型),股骨所受应力、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最小,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值为1.7 MPa,产生的位移为1.1 mm。随着前倾角的增大或减小,股骨近端所承受的有效应力及产生位移呈逐渐增大趋势。当前倾角为20°时,股骨近端及螺钉所受应力最大;当前倾角为0°时,股骨近端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值最大。股骨近端应力集中的部位由股骨距区域转移至头颈交界处的外上方。3枚空心螺钉承受的应力较周围骨组织高,最下方螺钉承受的应力较上方两枚螺钉明显增高。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恢复前倾角达到解剖复位至关重要;股骨颈骨折术后生物力学因素的改变可能在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起一定作用。
- 杜长岭马信龙马剑雄张弢付鑫卢晋赵峰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前倾角有限元分析
- 骨外固定治疗小儿骨折中的生物力学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骨外固定是经皮肤等软组织在骨上穿放钢针,并与在体外的连杆等装置组装成某种牢稳固定的力学构型,从而达到骨科矫治的目的。50年代以来,由于复杂创伤增多的治疗需要,以及骨外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和骨外固定器的力学设计与测评的长足发展,使得骨外固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 赵峰
- 关键词:外固定技术小儿骨折生物力学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正>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空心钉内固定凭借其优势已成为年轻和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空心钉内固定术成功的前提是良好的解剖复位,然而股骨颈前倾角在普...
- 杜长岭马信龙马剑雄付鑫
- 文献传递
- 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常规短节段固定的力学性能比较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构建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及常规短节段固定模型,研究经伤椎单节段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论证其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青壮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脊柱T10~L2正常模型、T12骨折模型以及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模型;分析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轴向旋转下各个节段的最大位移差及内固定物的应力情况。结果 骨折模型T10~11、T11~12、T12~L1的最大位移差较正常模型在大多数加载情况时明显增大,经短节段或者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后,该值明显减小,两种固定方式无显著差异。内固定物应力方面:在轴向压缩及前屈时,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模型中螺钉应力明显低于短节段固定;而在后伸、侧屈及轴向旋转时,螺钉应力无明显差异。对于固定棒,轴向压缩及前屈时,两种固定方式无差异;后伸及侧屈时经伤椎节段固定应力高于短节段固定,而旋转时则恰恰相反。结论 对于胸腰段单节段不完全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可以提供与常规短节段固定相近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不完全骨折的一种良好的选择。
- 徐桂军马信龙张弢马剑雄付鑫杜长岭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