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869)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初松吕海曹纬张朋杨刘柱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椎椎间孔内口区韧带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一种因胸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或)胸神经根,产生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正在逐年增加,该病保守治疗效果差,目前针对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
- 张伟聪
- 关键词:脑脊液漏
- 文献传递
- 髓核去细胞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髓核去细胞基质支架(NPAMS)复合体(rBMSCs-NPAMS)构建组织工程髓核。方法制备若干NPAMS,接种BMSCs至NPAMS体外培养分为NPAMS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髓核)。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复合体形态变化,并行扫描电镜(SEM)、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qRT-PCR)、支架的生物力学等检测。结果肉眼下rBMSCs-NPAMS形态接近正常髓核;SEM显示细胞在支架表面大量黏附、并向深部迁移,表面细胞密度比横截面细胞密度大;HE染色表明随时间延长,rBMSCs-NPAMS内细胞量递增,分布更广泛;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外基质2型胶原(CollagenⅡ)分泌量随时间递增,且实验组CollagenⅡ表达量大于NPAMS组,小于正常对照组;qRT-PCR结果:NPAMS组未提取到mRNA,实验组Collagen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mRNA相对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递增,但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支架与正常髓核在相同位移下的压缩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核体外NPAMS复合rBMSCs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 谭伟吕海曹纬张朋杨刘柱周初松
- 关键词:髓核去细胞
- 吲哚丙烯酸调控肠道菌群和AhR激活阻抑强直性脊柱炎小鼠疾病进展的研究
- 目的: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关节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慨儒关节和周围关节,严重者可导致患者脊柱及四肢关节强直的终身畸形。然而,目前AS的致病机理仍不明确,...
- 郑筠炽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肠道菌群芳香烃受体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骨肉瘤相关的异常甲基化基因及其功能
-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和化疗的联合治疗,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提高至大约70%,然而手术治疗对肢体的功能有严重的影响,化疗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了...
- 王廷轩
- 关键词:骨肉瘤发病机制生物标记物生物信息学
- 文献传递
- 脱细胞兔髓核支架的形态学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运用去污剂及核酸酶法制备兔脱细胞髓核支架,体外评价该支架的形态学及细胞毒性改变,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髓核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髓核组织50枚,随机分为新鲜对照组(n=25)和脱细胞组(n=25),后者用0.3%TritonX-100+0.5%脱氧胆酸钠联合核酸酶进行脱细胞处理24 h,通过肉眼观、病理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髓核形态改变、细胞脱除和细胞外基质变化情况,并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象,运用CCK-8法及死活细胞染色法在体外评价该支架的细胞毒性。结果:髓核脱细胞支架形态保持良好,细胞清除彻底,细胞外胶原基质结构破坏较小,与正常髓核相比,支架组织及其浸提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TritonX-100与脱氧胆酸钠联合核酸酶可有效脱除髓核细胞成分,较好地保留细胞外基质结构,且该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作为髓核组织工程研究的理想材料。
- 曹纬吕海周初松
- 关键词:髓核脱细胞形态学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