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1086)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素华张哲刘建亭郭彩虹董慧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家系
  • 2篇内障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晶状体
  • 2篇基因
  • 2篇家系致病
  • 2篇白内障
  • 2篇常染色体
  • 1篇蛋白
  • 1篇遗传性
  • 1篇致病基因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染色体显性遗...
  • 1篇染色体隐性遗...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机构

  • 3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张哲
  • 3篇张素华
  • 2篇董慧
  • 2篇郭彩虹
  • 2篇刘建亭
  • 1篇刘杰为
  • 1篇张晓慧
  • 1篇高宇端
  • 1篇曹伟芳
  • 1篇江琳
  • 1篇李晓艳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中国家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后极性白内障CRYAB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 约50%的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因素有关,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迄今为止,已证实AD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相关的候选基因位点39个及相关基因26个,确定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是治疗的前提.目的 对1个3代AD性后极性白内障中国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病的遗传学基础.方法 于2009年6-12月由山西省眼科医院收集1个中国汉族ADCC家系,家系的19名成员中共8例后极性白内障,11名表型正常.在获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临床检查,采集家系所有成员外周静脉血各8 ml并提取DNA.对微卫星标志物进行PCR扩增及其等位基因的检测,并在染色体1 q21-25、1p22.3、2q33-36、11 q22.1-23.21、7q11-12、21q22.3、22q11.2-12.1的区段内分别选取2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志物进行连锁分析,计算对数优势(LOD)值;对可能致病的候选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验证突变基因;对新发现的突变用PolyPhen2软件进行突变致病性预测,预测范围值按渐增的风险程度定为0~1.结果 该家系3代中各代均有后极性白内障患者,共8例,各代患者中男女发病机会均等,符合AD发病特征.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微卫星标志物D11S3178处最大LOD值为4.06(θ=0).单体型分析表明,该致病基因位于D11S4176 ~ D11S908区域内.对编码区的测序结果表明,CRYAB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有1个错义突变(c.209T>C),导致其编码的晶状体蛋白第70位的亮氨酸被脯氨酸替代(p.Leu 70 Pro).PolyPhen2软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新突变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预测分值为0.996.结论 CRYAB基因为该家系中遗传性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
张素华高宇端张哲
关键词:家系DNA突变分析
一个常显先天性结晶样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不仅使视网膜成像模糊,而且阻止视通路的发育.是目前儿童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病因。发病率约为o.5%,占儿童致盲性眼病的第2位。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中有1/3与遗传相关,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3种类型.
张哲张素华刘建亭曹伟芳董慧郭彩虹李晓艳
关键词:产前诊断基因鉴定结晶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晶状体混浊
一特殊表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致病基因的筛查是研究先天性白内障发病分子机制的重要步骤。目的明确一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内障(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山西省榆社县一个四代先天性结晶样混浊白内障家系22名成员,其中患者10例。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该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常规眼科临床检查确定表型。采集其中17例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5ml并提取DNA,ADCC的17个已知致病基因周围选取22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通过对微卫星标志物的扩增和基因型分析对该家系进行基因两点连锁分析,并计算对数优势评分(LOD)值。对筛选的候选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该家系患者晶状体混浊表型非常类似,家系分析表明为四代垂直遗传,符合单基因ADCC的特点。基因连锁分析提示,该家系与微卫星D2S325位点和D2S2358位点连锁,最大LOD值分别为1.20(0=0)和0.22(0=0),位于此区域内的CRYGD基因测序后发现一个已经报道的错义突变c.C70A(p.P23T)。结论CRYGD基因P23T突变是该家系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致病原因。
张素华张晓慧张哲刘杰为江琳刘建亭董慧郭彩虹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微卫星标记基因测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