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655)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夏维奇李松仲夏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电报
  • 1篇地方历史
  • 1篇地方历史文化
  • 1篇地方历史文化...
  • 1篇中国近现代史
  • 1篇中国近现代史...
  • 1篇中国近现代史...
  • 1篇社会
  • 1篇史纲
  • 1篇晚清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资源
  • 1篇现代史
  • 1篇历史文化资源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教育
  • 1篇近代化
  • 1篇近代教育
  • 1篇近现代史

机构

  • 5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夏维奇
  • 1篇仲夏
  • 1篇李松

传媒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利用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要遵循适度、典型和多样性原则,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导人、讲授和小结等环节的吸纳,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基地、观看影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社会历史调查,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夏维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文化资源教学改革
“邻厚君薄”:近代中国电报创建中的日本因素
2014年
面对滚滚东来的电报洪流,国人就中国要不要自建电报的问题,趋新与守旧两种认知日渐分化,乃至演进为严重的对抗。此间,先是趋新人士利用日本侵台事件,在守旧氛围十分厚重的情势下,获得清廷一定程度的支持,开始在台湾地区拟建电报;继之,趋新人士再以日本电报业的发展景况及球案为立言基础,终在这场论争中占据上风,中国内陆地区开始引入电报,近代中国大规模建设电报活动由此发轫。
夏维奇仲夏
近代福州电报学堂探略被引量:3
2013年
清朝政府在引入电报时,曾创建了一系列电报学堂,其中以福州电报学堂为滥觞。该学堂在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中所具有的示范意义不容忽视。从办学动机看,福州电报学堂是清朝疆臣"权自我操"理念之产物,透视出的是近代国人的强烈主权意识。从教学运行看,该学堂属临时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抑或教学手段,皆具有较强的近代性,与中国传统教育大有区别。从教学效果看,该学堂培养出的中国首批电报技术人员,为日后中国电报建设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电报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成功移植西式近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先驱之一。
夏维奇
关键词:近代教育
民国时期淮南城市近代化的动力及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民国时期煤炭资源的开发是淮南城市近代化的原动力,铁路营建加速了淮南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而日军的侵略使淮南城市近代化偏离了正常轨道。淮南城市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呈现水平低、速度慢,过度依赖煤矿经济,缺乏统一的行政系统支持,城市化和近代化同步进行的特点。
李松夏维奇
关键词:近代化
中国首建电报线路再考辨被引量:3
2011年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中国于19世纪70年代将之引入。遗憾的是,迄今学术界关于中国自建首条电报线之认定却莫衷一是,有海衙线说、台南线说、津沽线说、津沪线说等四种观点。本文以为,这些观点皆不正确。海衙线说的错误在于该线并不存在,新近出版的《李鸿章全集》为此提供了重要证据。后三线说的错误一方面在于持者皆未注意到,前此李鸿章已在天津建成津衙线,另一方面亦缘于当事人与当时人的一些模糊表述,从而造成"历史的误会"。故,比所谓的海衙线稍晚、而较后三线更早建成的津衙线才是中国自建的首条电报线。上述情状提示,史学研究者在对待史料的问题上需十分审慎,方为科学的态度。
夏维奇
关键词:晚清
拒请与申入:近代中国与万国电报公会被引量:4
2012年
近代中国与万国电报公会之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拒请到申入的嬗变过程。19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西国的多次请入,清政府皆予拒绝;20世纪初年,清政府再受西国敦请时,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虽仍未加入,但已作入会打算;入民国后,交通部则积极谋划,终使中国于1921年初加入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上述情况既是近代中国电报事业逐步发展之结果,同时亦是近代国人"世界"观念渐次演进之产物,由此提示出"过渡时代"中国社会的众多面相。
夏维奇
共1页<1>
聚类工具0